分享

有历史有故事,小而美丽

 客家书院 2016-08-22

——广东客都律师事务所成长手记2016

 

题记:草根创业,虽然没有青史留名,一定会有历史留痕......

 

19966月嘉应大学首届政法系毕业生。实习期得到一位曾为律师的老乡帮助进入梅州市律师事务所实习,实习期间见我对律师职业有厚兴趣,经她推荐投求职简历到梅州市司法局,然后按组织程序分配到梅州市律师事务所。1996820168月,我从事律师职业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叹青春不再

 

1996822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所有组织手续办完,我正式上班,开始了职场人生。梅州市律师事务所当时的体制是国办所,即全民所有制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隶属于梅州市司法局,人财物均由司法局管理,就像司法局的一个科室。律所律师编制和工资标准全部参照司法局干部职工,就是现在体制上所说的参公管理单位。办公地址在梅州市百花洲水产大楼四楼(现在的新华书店南侧)。

 

1992年,我国迎来下海高潮,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也有许多搞活经济的措施,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承包经营。律师事务所符合承包经营的条件,在原负责人带领下,我们全所有正式编制人员7人,在19971月份开始向司法局提出承包制经营。所以,我实际领到手政府财政工资的岁月只有三个月。

 

1999年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国资律师事务所脱钩改制要求,梅州市律师事务所被动改制。我选择和所里另四名律师辞去公职,成立了合作制广东展鸿律师事务所,合作律师共同出资购置办公场所和设备,办公地址梅州市梅江二路69号电子大楼202室(百花洲影剧院对面),后来又迁至梅州市彬芳大道艺都新村B13楼(现梅州市中级法院南对面)。其他未辞去公职的律师,转由司法局另行安排。

 

新修订的《律师法》自200861日起施行,因该法取消了合作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合作所应当依法终止。广东展鸿律师事务所于2009722日注销,我又和其他二名律师再次转制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在广东展鸿律师事务所注销之前,另二名创始律师先行离职,另行创办律师事务所。

 

20097月我在北京参加清华大学EMBA研修期间,参观了北京一些业务专攻型的律师事务所和同行交流,反思自己职业理念和职业状态之后,决心独立创办一个具有自文化价值观的律师事务所。

 

于是开始了反复的思考,在梅城这样的区域性四线小城,既要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又要有持续赢利的能力,要成立一个怎样商业模式的律所才能生存和发展?受制于自身经济条件和暂未有志同道合伙伴的情况下,我确立了小而专以定向客户服务的发展模式,律所定型为个人所,规模不超过五人。

 

律所虽小,但从成立之初就要营造好自己的律所文化,要有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因此我定位做有文化价值观的律师,做能提供法律设计的律师,做能提供高端法律服务的律师,致力于打造为商务人士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团队。

 

我们要做不打官司的律师,把诉讼消灭在未争之前。我们律师的能力不仅表现在承办具体案件上,更重要的是整合资源能力,让律师成为整合资源的链主,让每个环节融合相处,形成和谐共赢的社会状态。律师不是挑词唆诉,而是解纠止争,谋求共赢

 

我们要带给客户一种感受和体验,客户请律师不是只为了解决某项法律事务,更是一种品牌的消费,是一项有文化价值的法律服务体验。我希望中的律所,不是要如何做强做大,而是要做长,小而美丽!

 

只要带着思想前行,人生路上一定不孤单。我的想法和大学同学凌传平一拍即合,他立即从事务所辞职,一同创办我们的律师事务所。20103月份,我因转制合伙律师事务所不满一年,不能辞职,就以凌传平的名义申办个人所。办公地址选在梅州市中环路华怡综合楼(市人防办对面)

 

当时报批五个预选所名中,排第一是“广东客商律师事务所”,我们的筹备工作也一直围绕着“客商”来展开,包括设计注册商标、对客商群体经营定位、律师网站建设等排第三是“广东客都律师事务所”。 2010723日经司法部名称核准“广东客都律师事务所”!因此,我们为拥有“客都”所名而意外,也因拥有“客都”所名而欣喜。

 

    梅州因客都而扬名于世界,客都是梅州的一张名片,梅州人用客都这张名片向世人传递着客家人勤劳、朴实、勇敢、开拓、进取的自豪,对外人介绍梅州时总会以人杰地灵一一列举出宋湘、黄遵宪、曾宪梓、田家炳等历史名人、当代名家、现代客商,彰显梅州客都从中原迁演的历史、沉淀的文化厚重的人文。

 

“客都”二字承载着梅州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丰富情感,而成为公认的梅州名片,而我们将在这张名片上走过足迹,去实现我们的律师职业梦想。我们要不负客都之名,不负客都之人!

 

走到今天,广东客都律师事务所已过了6周年,有胡继宏、凌传平、张志群、罗绿琴、杨正茂、温素琴等专职律师、专职助理凌联锋、财务温露清和行政叶惠娟等名固定团队成员的律师事务所。我们的团队非常有意思,骨干律师是清一色嘉应大学毕业生,这也是加入我们团队的重要条件。期间虽不断有新人加入,考上公务员后又离开,无不是同门师弟师妹。

 

不断给我们学术和技术支持的,也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授们,或许是首届法律毕业生缘故,不论我们走了多久,走了多远,老师仍然像对孩子一样关心着我们!还有我们的师兄弟姐妹,他们一路相伴。

 

6年来,团队成员素质不断提升,胡继宏律师攻读完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学博士;凌传平律师、专职行政叶惠娟取得了投资项目分析师资格,以及北京大学MBA总裁研修班深造。其他团队成员,有多个学历者,有获会计师、审计师资质,有不断参加主题或专项培训......正你追我赶而来。

 

业务量不断提升。因为我们规模小,只能选择走专业化精细化的业务模式。我们为政府部门、金融银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房地产企业等顾问单位和特定客户,提供招商引资、资产处置、改制并购、资产重组和公司治理等专项或一体化法律解决方案(详见客都律师网站内容)。

 

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提升。纵向整合同行法律资源,与京、穗、梅三地合作的律师同行进行互动,加强业务联合;横向整合派生服务资源,与京、穗、梅三地合作的投资/基金公司、会计/评估事务所、拍卖行进行业务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宽泛的服务平台。

 

在创办律师之初,我就着手创建自己的网站,作为自己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载体。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自己设计网站版面,充分展现客都律师的风格。把传递我们价值观的愿景和定位放在首页当头位置,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网站的生命在于更新和维护,我们自己撰写文章和上传资讯,自己动手维护,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客都律师网:www.kslaw.com.cn也走过了6周岁的生日!

 

更加可喜的是,依托律所和网站平台,在20139月创办了客都律师书院,并不定期开设律师论坛。爱因斯坦还在伯尔尼做税务员的时候,他每周组织几个人进行论坛式的讨论,互相进行思想的碰撞,他把这种讨论形式称之为“奥林比亚科学院”。他在《相对论》结语时写道:“没有奥林比亚科学院,就没有相对论。”客都律师书院开设的论坛,由客都律师作为召集人,以学院教授、专业人员和商务人士等组成交流团队,进行国学文化和企业管理等内容的主题交流与讲演,形成多位一体的交流平台。

 

文化价值观的指引,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客都律师学到更多,看得更远,提升更快,服务更优。我们要以专业知识、服务经验、社会支持和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资源,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品牌、有核心价值观的律师事务所。

 
 

结语

我们才六周岁,就像家长牵着手呵护着马路上学的小孩,需要客户、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

 

虽然我们才六周岁,但是我们有历史,也有故事。今天,我们小而美丽;明天,我们更自豪——曾经小也美丽!

                         二0一六年月二十日于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