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处暑: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

 冰峰石清 2016-08-22



▼处暑(8月23日0时38分)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处暑

太阳黄经150 °,七月中


暑气渐止,天地始肃。此时节,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秋风,秋蝉,秋月,秋云,此时的天高而云轻,最宜赏星。在北方,若下雨仿佛一叶知秋,若晴朗也无复暑气。泡一碗浓茶,剥一剥菱角,向着院子一坐,开始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处暑三候

处暑节气一到,头顶便是薄絮秋云。天水秋云薄,日醉秋云光,山梨结小红。暑退人体轻,雨余天色改,此后夜凉枕簟滑,树冠会一天天褪去浓绿,闭门就少光釆了。暑退才恋夏之美。待菱风香散漫后,白露节气,风露发晶英,就该桂露光参差,桂香落人衣了。


一候,鹰乃祭鸟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丨“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三候,禾乃登丨 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处暑·诗词|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习俗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处暑节气到,民间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处暑吃鸭:无病各家

处暑节气,民间有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叫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其中一项民俗是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开渔节:千舸竞发,捕获海鲜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




出游迎秋:七月八月看巧云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养生

处暑前后,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END-


“处暑”的正确读音是?


「晚安啦」





读来读往

如果你有自己的作品或者欣赏的文章适合“夜读”,欢迎分享给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