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男孩饮红酒,男人饮波特,英豪必饮白兰地。”尽管干邑白兰地来自法兰西,但这句名言却来自不列颠诗人塞缪尔·约翰逊。 一如英法两国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干邑和威士忌其实也颇有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相较其他烈酒,这二位在蒸馏和桶陈上极为相似,而本刊作为一本专业烈酒杂志,将为你娓娓道来。 干邑和单一麦芽威士忌都必须使用壶式蒸馏器,基本上都会采用两次蒸馏,而蒸馏后得到的原酒酒精度都在70%左右(而略矫情的法国人更是把这个数字精确到不能超过72.4%) 两者都必须进橡木桶陈酿,干邑至少要睡满两年,而单麦则是三年 原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但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干邑只能使用白玉霓为主的六种葡萄,而单麦更是只能使用大麦麦芽 所以说白了干邑和威士忌就是英法两国在蒸馏技术发明之后把各自看家的低度酒拿 去蒸馏之后得到的玩意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饮用低度酒方面,英法两国人民都对各自的啤酒和葡萄酒忠心耿耿 所以你能看到《美好的一年》中玛丽昂·歌迪亚饮罢葡萄酒后情不自禁与罗素·克罗拥吻 也能看到《世界尽头》里西蒙·佩格率领潮爷等一干衰仔狂灌啤酒 但在蒸馏酒领域恰好相反,干邑全年只有3%是在本土消耗掉的,法国人最爱的烈酒可是威士忌,而干邑早在十八世纪便被英国上流社会所追捧,所以便有了开篇塞缪尔·约翰逊那段开场白,甚至于法兰西干邑三大家族其实统统来自于不列颠,当然这是后话。然而我们今天并非要把干邑和威士忌进行比较,有关干邑的故事才刚要开始而已……
公元3世纪 罗马皇帝普罗布斯Marcus Aurelius Probus 罗马皇帝普罗布斯首次立法允许高卢人进行葡萄种植并酿造葡萄酒,而在之前这些都是被禁止的 公元12世纪 葡萄种植被引入普瓦图-夏朗德大区Poitou-Charente 干邑区Cognac就位于大区内的夏朗德省Charente,而横穿整个普瓦图-夏朗德大区最后汇入大西洋的则是著名的夏朗德河Charente River。 公元13世纪 荷兰人,英国人来此进行葡萄酒贸易 由于夏朗德河的缘故,水路运输十分便捷,于是吸引了荷兰人和英国人来此进行盐货买卖,并把当地的葡萄酒贩回本国,因此整个大区的葡萄酒生意逐渐形成规模。 公元14世纪 干邑雏形:蒸馏酒eau-de-vie生命之水首次出现 Eau-de-vie在法语中意为生命之水(一如苏格兰盖尔语中的uisge beatha,即后来的whisky),当时是指所有水果经过发酵和蒸馏之后得到的烈酒,包括葡萄。但如今则是指葡萄之外的水果蒸馏酒。有关eau-de-vie的出现有许多种说法,以下这种或许可供参考。
公元15,16世纪 不是法国人,是荷兰人率先蒸出了白兰地Brandy! 众所周知荷兰人除了航海,玩蒸馏也是一把好手,比如金酒就是荷兰人发明的。但你可能还不知道,白兰地也是他们蒸出来的。16世纪荷兰人在夏朗德等地进行葡萄酒贸易的时候,运输途中酒经常会变质,于是精明的荷兰人想到祭出eau-de-vie大法,把葡萄酒先蒸馏,运回荷兰之后再兑水卖,如此一来即节省运输成本(蒸馏之后酒液被浓缩),酒又不容易坏,可谓一举两得。他们把这种由葡萄酒蒸馏而来的烈酒称作Brandwijn,意为烧煮过的葡萄酒burnt wine,于是乎因为荷兰人的无商不奸,白兰地Brandy应运而生。 公元17世纪 白兰地传至干邑区,干邑白兰地Cognac闪亮登场 蒸馏白兰地的技术传入了干邑区,而此处气候较为寒冷,因此种植的葡萄含糖量较低,酸度较高,发酵完成之后往往只有9%左右的酒精度,作为葡萄酒来说质量很差,但拿来蒸馏白兰地却是不二之选,因此干邑区越来越多的葡萄酒被拿来蒸馏白兰地。之后当地人改进了蒸馏器,并采用二次蒸馏方法,这种源自于干邑区,有着细长天鹅颈的蒸馏器就被称作夏朗德蒸馏器。 公元18,19世纪 干邑开始风靡全世界,三大家族入驻干邑区 随着大量产自干邑区的白兰地被贩至伦敦乃至全世界,Cognac Brandy的名号也渐渐打响,并屡见报端,甚至连当时最主流的媒体《伦敦宪报》都予以了报道,这也吸引了一些英国人前往干邑区进行发展。 首当其冲的是1715年来到干邑区的让·马爹利Jean Martell,虽然听上去是个法国名字,但他实际却是来自于当时不列颠所辖的泽西岛Jersey。(明年恰值马爹利300周年,本刊也就于下周对马爹利限量版干邑以及马爹利品牌大使予以跟着报道和访问) 1724年,雷米马丁Paul-Emilie Rémy Martin也来到干邑区 1765年,随着爱尔兰人Richard Hennessy的到来,三巨头集齐 以马爹利为代表的三大家族也把干邑推向了全世界,在18,19世纪,干邑白兰地成为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烈酒,风头一时无两。时至今日,干邑区70%以上的产量仍被这三家所把持 肯定有人会问,那干邑进入中国是哪一年呢? 答案是1838年! 中国还是亚洲第一个进口干邑的国家,马爹利在当时被译作麦退而~~~~ 公元1872年 葡萄根瘤蚜病重创干邑产区,干邑地位被威士忌取代 1870年,葡萄根瘤蚜席卷整个欧洲,两年之后,干邑区亦未能幸免,大批葡萄园被摧毁,从1872年到1890年,整个干邑区的葡萄种植面积从30000公顷降到只有46000公顷,苏格兰威士忌乘虚而入,取代了白兰地,成为在欧洲烈酒霸主。 公元20世纪 从北美引入葡萄进行嫁接,干邑全面复苏 20世纪初,干邑区从美国引入更为强壮的葡萄品种白玉霓Uni Blanc进行嫁接,取代了之前颇为娇柔的葡萄品种鸽笼白和白福儿,如今干邑区98%种植的都是白玉霓 1909年,干邑区还被法定划分为六个产区,分别是大香槟区(Grande Champagne),小香槟区(Petite Champagne),边林区(Borderies),优质林区(Fins Bois),良林区(Bons Bois),普通林区(Bois Ordinaires) 对于干邑的等级也进行了划分 而根据法国干邑管理局给出的最新标准,从2016年4月1日起,XO的酒龄必需达到10年以上 而干邑搭配干姜水的喝法在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开始风靡,并引领了一股干邑鸡尾酒热潮 这款鸡尾酒叫做马颈horse's neck 而到二十世纪末,干邑区的葡萄种植面积差不多已经恢复到了将近100公顷 公元21世纪 干邑风靡亚洲,中国成为第一大消费国 无需多言,数据说明一切。 “THE FUTURE IS CHINA,”一如许多大厂牌对于中国的希冀,威士忌杂志也愿与各位读者共勉之,理性饮酒,共创盛世。 撰文,编辑:Josh Wang 读到,喝到,想到(Reading,Tasting, Thinking)! 公共账号:威士忌杂志或whiskychina。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标明出处,提前告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