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R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惟知行度易德 2016-08-23

HR四角色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HR你得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而完成这个角色扮演的前提是,你要不断地反问自己如下一个问题。

所有的商业行为最终都要跟业务目标的达成挂钩,不然都是空中楼阁。清晰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HR接下来就要迎接以下五大挑战,也只有跨越这五大挑战,才能真正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这个坑我相信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历史上有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它——纸上谈兵。而我们知道,战略的形成过程并非无足轻重,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梳理,比如下面这个战略研讨时的普遍流程。

最后输出来的是战略解码图也好,或是经营责任状也罢,对于HR,我们必须学会在战略讨论的时候,就参与其中,并将相关组织议题纳入其中。

第二个挑战就是平衡计分卡啦,四个维度全面思考整个战略的设计过程,它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容忽略的,那么HR如何利用好平衡计分卡(BSC)呢?

简单来说,就是HR必须横向兼顾,但纵向专注,不可顾此失彼,就想我们过去几年,员工满意度指标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如果只关注该项指标显然就过于狭隘了。当然,现在的敬业度指标,其实多多少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单项指标很难兼顾全局。

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第三个挑战,就是HR规划跟业务规划之间的关系,是单独做呢?还是根据业务部门的要求,进行事后补充?当然,尤里奇先生提倡的是要全盘参与,人作为完成业务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规划的前期,就应该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考量。

这种整体性的考量对于企业做大自身时,所采用的惯用手法——兼并收购就显得额外重要了,因此,兼并收购绝对不仅仅是财务问题,关于人的问题更应该慎重考虑,可惜的是,HR往往都是收购工作完成后被最后告知的那一个......


去做什么呢?被收购方有些人事问题需要处理,HR要协助处理好,比如部分员工的解聘、档案的管理、社保等方面人事政策的统一等等,大多数都是事务性工作,战略方面的,基本不做相应考虑。

挑战四在现在有个专有名词——管理时尚主义,什么意思呢?那个新就要那个,比如去年非常火的OKR、无边界组织、联盟......还有一直备受推崇的标杆学习,那么请问,这里面的坑HR都知道嘛?

标杆学习不是不好,而是我们要学什么我们应该很清楚。比如像近年来,有些公司的管理团队,甚至于有些大咖,喜欢到硅谷去朝圣,美其名曰:到硅谷取经学习,用的也是公司的公款,但最后的产出成果是什么?Google园区的美食,与Google漂亮办公室的合影,去参观斯坦福校园......一大堆用美图做出来的照片充斥着朋友圈,具体学到解决企业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方法了吗?不得而知,更多的看起来像是一次旅游......


当然啦,认真想一想,到此一游,不就是我们很多“考察团”的终极目标嘛!按照这样来看的话,其实他们也是达成自身设立的目标的。

在一项新的管理理论出来时,我们可以拿着这十大特点来过一遍,看看我们是不是掉在坑里面!


挑战五就是硬通货打造了,如何形成组织能力,以帮助实现业务目标?

跨越挑战,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就变得唾手可得了,不过easier said than done!整体的目标达成,需要HR整个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具有整合的能力。让我们来学一学惠普20年前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