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现场作文指导——写橘子

 江山携手 2016-08-24

               课堂现场作文指导——写橘子

                                               北大    田玉

近日,有幸聆听了北大博士田玉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受益匪浅。田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总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让人感受其“导”的魅力。

一、游戏激趣

师:今天,田老师从北京来到你们姜堰,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

(生个个伸长脖子看着老师手里鼓鼓的黑色袋子,当看到老师抓出一把小橘子时,又失望了)

师:我们来做个传橘子的游戏,把这些礼品送到每个人手中。(生兴趣盎然,人人坐.直身子,跃跃欲试)我们这儿有八个小组,每组六个人。现在分给每个小组六个橘子,传橘子时每人要留一个橘子给自己,其余的橘子向后传,咱们比比哪个组传得快,取胜的小组可以先尝。

评析:玩,是孩子的天性。做游戏符合孩子们的特点。这样轻松的氛围,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试写初评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橘子,然后写一写,给你们5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好。开始!

(生边观察边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写作中)

师:时间到。请第一个写好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发表意见。

生:橘子小小的,圆圆的,还没有我的拳头大呢!它的皮黄澄澄的,很粗糙,上面布满了小孔,真像一张漂亮的脸蛋上长满了小豆豆。

师:写得太棒了!棒在哪儿呢?

生:他写了橘子的大小、形状、颜色。

生:写橘子外皮时,运用的比喻很形象。

师:他这段话里哪个词用得不够准确?

生:“小孔”是小洞的意思。橘子皮上没有小洞,用“小疙瘩”更准确些。

评析:教者注重让学生学会评价,既要善于发现别人写得精彩的地方,也要指出别人写得不够好的语言

师:其实,光观察橘子的外皮途不够,果肉也同样值得一看,因为里面的世界更精彩!有谁写了果肉的,请站起来读一读。

生:剥开橘皮,就露出细嫩的橘瓣,它们像亲兄弟一样紧偎在一起。

师:你是怎样剥开的?橘瓣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它们怎样紧偎在一起?大家剥开看一看。

评析:教者有机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抓住契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生:迫不及待地剥开。

生:小心翼翼地剥开。

生:橘瓣儿是月牙形的。

生:他们肩并肩、手拉手,像亲兄弟一样紧偎在一起。

师:说得多好啊!其实把文章写具体并不难,你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行了。还有写果肉的吗?

生:看到黄澄澄的橘瓣儿叫人直流口水,我情不自禁地掰一个放-进嘴里,酸溜溜、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师:你的味觉真不错,品尝到了橘子的酸甜味儿。除了写橘子外形、I颜色、味道,还有写其他方面的吗?

(生面面相觑,没人举手)

三、具体指导

师:现在大家把橘子拿起来放到耳边听一听,听到了什么?

生:我什么也没有听到。

师:再仔细听听。

(大家又认真地听起来)

生:我听见橘子说:“小朋友,请不要吃我,那会疼死我的。”

师:你能感觉到橘子的疼痛,说明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生:我仿佛听见橘瓣儿在说:“小朋友,我在里面闷死了,快给我开门,让我出去透透气,看看外面美丽的风景。”

师:你真是一个爱美的孩子。你的思维已属于中度思维了。

生:我好像听见橘子说:“我们有这样漂亮的外形,甜美的果肉,这都要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农民伯伯。”

师:很不简单。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思维已属于深度思维了。(生纷纷举手,争相发言)

评析:教者创设听橘子说话的情境,培养了学生快乐的写作情感,加上老师的夸奖,以及学生对橘子的喜欢,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真是情动而辞发。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摸摸橘子,说说手感怎样。

生:橘子既不像苹果那样光滑,又不像草莓那样粗糙。

生:橘子摸上去像爷爷那粗糙的手,又像松树的皮。

师:手感不错,再向深度思考。

生:摸着橘子坑坑洼洼的外皮,我感觉到了橘子的坚强。

师:给他掌声,这是深度思维。你怎么感觉到橘子的坚强?

生:橘子外皮的坑坑洼洼,是它和风雨、烈日顽强斗争时留下来的:痕迹。

生:摸一摸橘子,我感到无比温暖,我们一家就像橘瓣儿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和睦相处。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中国人民:也像橘瓣儿一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努力进取。

评析:教者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亲和力的笑容为课堂营造了一种精神振奋的基调,学生受其感染,始终洋溢着热熟而饱满的情绪。学生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形成了一种活泼向上的课堂氛圈,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习作过程充满了生命活力。

师:我们来闻闻,能闻到什么味道吗?

生:我闻到了一股酸甜味儿。

生:好香啊!我闻到了一股清香。

生:我闻到了田老师手拿过橘子的味道。

生:我闻到了农民伯伯辛劳的汗水昧儿。

生:啊,一股清香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了。

评析:田老师充分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资源服务于教学,用幽殷谈谐的语言把即时生成转化为教学的“新亮点”。

四、再写互评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应该怎样观察事物吗?

生:观察事物时不仅要认真看,还要仔细听、摸、闻、尝。

师:对,要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观察。现在,同学们再来写橘子,肯定会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具体了。写时注意分小节,开始吧。给你们15分钟时间。

总评:一节课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在这节课上.老师始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课堂教学,从鼓励、赞扬学生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于是,学生内在的生活储备被激活,表达的欲望被唤起,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自然而然地流尚出来。

这节课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1、作文往深处想,老题材也能写出新意来。

橘子是很平常的写作素材,学生无非从橘子的形状、大小、颇色、滋味几个方面去写,平平淡淡,没有新意。但是,经过田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抓住橘子的特点、本质,深入、彻底地观察,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了,学生听见了橘子丰富多彩的语言,摸出了橘子给人带来的多种感觉,闻到了橘子各种各样的味道。学生快速捕捉到了习作的灵感,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了有新意的习作。

2、把作文知识传授贯穿在教学情境中。

田老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尽量把作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训练演示成为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教学情境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在指导写果肉时,田老师一边让学生剥橘皮观察,一边指导学生如何把事物写具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问题法”—写具体的绝招。看橘子、听橘子、摸橘子、闻橘子、尝橘子的观察方法也在不经意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摘自《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年第12期。作者单位:江苏姜堪市三水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