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作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宝妞 2022-06-19 发布于河南

DREAMS COME TRUE

图片
图片

从这个春天开始

做出改变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习作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小学阶段,学习最怕的就是习作。每次到了习作课,学生都是灰头苦脸,毫无生气。习作兴趣的缺失,是制约小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习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其实,习作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感到习作课堂是好玩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喜欢上一件事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好玩有意思。然而,大部分的习作课堂过于机械、生硬,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课堂是习作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可以适当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单元主题习作,这些习作内容往往主题限定,很大程度上限定了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课程规定性的内容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尝试着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但是,除去课程规定性的内容外,我们还可以开发丰富有趣的习作课程。对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将游戏引入习作课堂中绝对是一种绝妙的方式。

纵观大部分的游戏习作教学课例,我们会发现很多课例设计的理念是基于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即是说,这样的游戏作文课例的开发,都是为了给学生扩充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然而,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习作并不缺乏生活素材,只是缺少发现。因此,我并不主张借助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我更主张借助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习作的方法。进行游戏习作教学时,所选取的游戏活动一定是适合全班同学参与的,非常容易操作的,并且有助于学生在边游戏中边习得习作技巧,可以说任何一个老师拿到课件都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如前几年明星杨超越大火,进而引出了“锦鲤”一词,于是我就开发设计了《我是小锦鲤》的游戏作文,游戏环节中每个学生都会获得一张小卡片,但是其中会有三个同学会荣得“幸运锦鲤”。发卡片、看卡片、猜卡片、颁奖等环节,我都设计了心理描写技巧训练。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收获满满。学生在习作中不仅较好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技巧,还对习作课充满了期待。类似这样的游戏作文课,我在三四年级不同班级进行过多次尝试,学生们都非常期待,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了习作方法,提升了习作能力。

除了将游戏引入课堂,我们还可以在习作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习作课堂中很多时候都是采取的“设置交际语境——出示习作方法——学生动笔练习——师生互动评改”的教学模式,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方法确实比较合宜。但是,对于三四年级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而言,则显得有些死气沉沉。学生在习作课堂中缺少参与感与体验感,习作就成为了被动应付的苦差事。因此,要在习作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活动。如一次习作的主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习作,学生第一次写对一个事物进行具体的观察,往往不知道如何动笔。即使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了大量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学生依旧学不会。为了引导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观察方法,课堂上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橘子,去超市挑选橘子的时候,我还特意地选择带有绿叶的。当我把橘子发到学生手上的时候,各个欣喜若狂,学生拿着橘子,眼看手摸鼻闻嘴尝,观察得特别细致。学生不但在课堂中学会了观察方法,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回家还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这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橘子。

如教学《我的奇思妙想》这一习作时,我将习作主题改为“未来产品推介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头脑风暴,小组成员将自己想象的未来事物简图描画出来。在推介环节,小组成员要合理地运用不同说明方法,分别从事物的外形特点、功能和价格方面进行介绍,推销自己的产品。无论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小组推介环节,还是产品评选环节,学生们各个都兴趣高涨,写出来的作文也都让人赏心悦目。再如教学《我做了一次小实验》这次习作时,我在网上收集了许多有意思的小实验,先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家长帮忙拍照或录像,并分享在班级群。接着到课堂中观看学生们动手做实验时的图片和视频,再邀请学生分享实验过程,最后学生动笔习作。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兴趣十足,一气呵成。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其次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小学生都会觉得习作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说学生没有习得好的习作方法,懂得基本的习作技巧,对于学生而言习作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中,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字数不达标。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平时习作还是考场习作,总会有那么一些学生,习作写完了赶紧数一数自己写了多少字,有的学生还会非常可爱地在作文末尾处标注字数。难道这是学生的错吗?不是的。毕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把作文的字数写长,只是他们不懂得习作技巧而已。难道这是老师的错吗?不是的。毕竟每个语文老师都希望能够让每个学生学会习作,只是有的老师还没有找到适合快速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而已。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环境下无师自通,最终成为写作高手,甚至今后成为了作家。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直通作文教学的本质,全面提升班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我个人而言,我真正意识到写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出现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了高考前的一个月,第二个阶段出现在自己成为了语文教师,从事作文教学后。高考前一个月,非常有幸的是遇到了一位连续参加了三年高考作文阅卷的语文老师,当时他给我们全校高三学生开设高考作文课,整个课程一共大概有十讲。刚开始前三讲,我都没有去听,年少轻狂总觉得语文课听与不听都差不多。结果到了第四节课他讲议论文的时候,我才去听了一回。结果让我大受震撼,越听越感兴趣。听完那位老师一个小时的讲课后,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在考试时写议论文永远突破不了五十分。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考场作文是这么简单,对高考写作也充满了信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迅速转变写作风格,最终高考语文取得了较高的成绩。

第二阶段是我自己成为了语文教师,真正懂得如何教学生习作后。没有成为语文老师之前,我也有写作的习惯。曾经我梦想着自己成为一名作家,高中阶段写了无数的诗歌,基本上是每天一首。到了大学阶段,写了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最终都无疾而终。平时的时候,也会写一写生活中的随想。但是,等我真正成为了语文教师,慢慢懂得了习作技巧的重要性后,我才从根本上意识到为什么我写的网络小说难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任何动人的故事,既少不了曲折的情节,也少不了细腻的描写。曲折的情节,更多的文章内容的构思;细腻的描写,则是写作技巧的熟练运用。二者缺其一,都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我写的网络小说,不是缺乏曲折的情节,而是缺少打动人心的细腻描写,任何情感都始终融入在语言文字中。高明的作家,善于将众多的习作技巧悄无声息地融入细腻的表达中。当我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自我日常的习作中,我会开始慢慢使用这些习作技巧。

可惜的是,反观我们现在很多习作指导课,缺少对习作技巧的指导。很多的习作课,给与学生更多的只是概念。“写人写事要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很多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疯狂地给学生灌输概念,却很少指导学生怎么把语言、动作、心理写具体。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觉得习作愈来愈难,对习作的兴趣逐渐丧失。当学生在习作课堂中无所得的时候,我们的习作课堂是无效的,这样的习作课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依旧处于没有人指导习作的境界。当我们在习作课堂中给与学生一个个方法技巧指导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越来越会习作了,习作能力越来越强了,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我们会惊喜地发现,班级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每次动笔习作的时候,一发不可收拾,每次都能写出七八百字,甚至一千字以上的文章。所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重要的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提升习作的内在动机。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最后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感,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习作技巧,从而学会写作;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习作发表的意识。如果学生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出来,对于学生而言将是莫大的荣幸,学生的习作兴趣也会得到较大的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说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文章就叫发表,其实班级作文周报、公众号都是合宜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学习过管建刚老师办起班级作文周报。每当新一期的作文周报出来的时候,学生们都争相阅读。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学生第一次语文考试考了八分,一看到他的分数我就怒火中烧。后来一次辅导他作文时,我才明白了其中原因,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会写会认的字仅仅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为了激发他的学习动机,提升他的考试成绩,我选择了先从作文入手。刚开始,每次习作不动笔,每一句话只会写两三个字。我尝试着让他说,我帮他记录的方式,经过努力后给他在班级周报里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给与了他莫大的鼓舞。之后,我慢慢地教他认读拼音,从最简单的字认写,让优秀学生做小老师一对一帮他。后来到了六年级,每次听写他都得满分,每次作文也都能写满,每次考试也能考六十多分。一次的聊天中,他突然对我说道:“老师,你知道吗,我挺恨我一二年级的老师的。”我感到很奇怪,追问之下才得知是因为他一二年级老师觉得他很调皮,总是让他坐了班级最后一个角落,对他不管不顾。列举这个学生的事例,或许有些牵强,其实只是为了说明一点,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都有所差异,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基于学生的习作能力,发现他们习作能力的生长点。为学生创设习作发表平台,更重要的是激发每个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不是为了展示优秀学生习作。

由于事物的增多,慢慢停止了班级周报,逐渐转移到了公众号上。相对于班级周报,公众号的受众面更多,阅读量更大。有利于教师、同学、家长在朋友圈及家庭群、班级群中分享,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更有意义。当然,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激励作用的是自己的文章能够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我认识不少教师,通过不同的期刊杂志平台,指导班级学生发表了很多作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近年来,我也在努力扩宽学生作文发表的渠道,积极地将学生作文进行修改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后,无比的激动与自豪。每次在班级进行主题征稿,当学生听说自己的习作有可能发表的时候,各个兴趣高涨,踊跃参加。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一条比较曲折的路。这条路上,始终会有学生迷路,需要我们去找寻。这条路上,始终会有学生坚守,需要我们去守候。当我们在正确路上前行的时候,总有一群学生,会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