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儿童的艺术鉴赏力,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感受……

 启程的男孩 2016-08-25



多人一提到艺术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学习画画,那究竟艺术教育应该从什么开始?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儿童的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比如,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儿童艺术鉴赏分哪几个阶段呢?我们如何去培养儿童的艺术鉴赏力?


文 | Abby老师

微信公众号:奶与蜜


首先,请大家想一想谁一出生就会对艺术家的作品自发地感到兴奋呢?我认为出现这种机率的人还是少的,但也不缺乏有些人有极强的天赋与恩赐。我们都知道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会对色彩非常感兴趣,刚刚出生的孩子对明暗特别有兴趣,慢慢地TA就会对比较鲜明的颜色比较感兴趣,例如红色、亮黄色等等,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步入到了可以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了,因为TA已经对色彩感兴趣了,这也说明家长们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培养TA的艺术鉴赏能力了。在我还怀着我的孩子的时候我就亲手给她做了很多黑白图片,也找来了很多的杂志上特别漂亮的图片剪下来,然后过塑,等到她出生后就拿给她看,所以,Gracie的艺术鉴赏能力我是从她一出生就开始培养的。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其实,它就跟我们之前所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样都是需要后天培养才能够形成的,经过培训的孩子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孩子对艺术的敏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再来谈谈现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艺术教育的特征,现今艺术教育的大环境其实是不尽人意的。很多教育者想起来艺术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学习画画,其实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去看、用心去感受艺术的魅力,真正地吸收到心灵里。就好比我经常说的,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英文,却不提供给TA这样的环境让TA吸收,那TA肯定是说不出来的,艺术创作也是一样。

有两位理论家分别是科尔伯特和陶顿在1992年提出了说,优质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包括四个部分,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与艺术讨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我愿意把艺术鉴赏和艺术讨论放在最前面,还是我说的人不管你做任何事在要有输出之前一定要有输入。如果你与孩子一起参与过艺术鉴赏课的培训时,你会发现你们在一起讨论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输出他们的艺术鉴赏,孩子们也许会通过语言向你传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有些孩子也许会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那其实也说明这个作品在TA内心里也有了吸收,等到某一天TA的语言能力能够支持TA表达了,TA就能表达出来了。我们再来说说艺术创作,孩子长大了点之后就会某一种风格特别感兴趣,TA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会自然倾向于这种风格。



在这几方面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如果我理解得不够全面的话,我就片面地来跟大家聊一聊,我觉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才是我们学习艺术的真正目的。一个人学习画画的目的不是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展览为自己贴金或者为父母贴金的,而是TA如何把对待艺术的态度融入到TA的日常生活当中,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人会不会穿衣服,会不会搭配,我们肯定见过太多的人随便都可以拿起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我自己是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的,我是那种出门必须把自己收拾利索的人。日常生活中有审美意识的是会去改变TA内心认为生活中不和谐的画面或者其他,例如,不管是我买房子还是租房子住我都会把房子装修一下,我是没办法接受毫无艺术感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才是塑造一个艺术性人的最高标准。

很多的培训课程中都没有艺术鉴赏课,原因是因为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小时候都是很少或者说没有这方面培训,我们对欣赏艺术、批判艺术缺乏信心,所以,我们就会以为孩子也理解不了,一幅世界名画放在TA面前,TA能理解什么呢?但是,很多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结果都是,儿童的艺术鉴赏能力非常高,高到能让我们瞠目结舌,这在我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我们再来从发展心理学的方面来谈谈孩子审美的几个发展阶段,有一位理论家是帕森斯,他提出儿童审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但我觉得不仅仅是儿童的,有可能要拉扯到18岁以上了。


第一个阶段表现出的特征就是,偏好色彩,对用图表现事物感兴趣,好奇于主题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特别喜欢画画,第一个阶段是属于对审美要求的还是比较具体的;


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作是美和现实主义,表现出的特征是,观察者会因为一幅画漂亮且反映现实而喜欢它;

第三个阶段就上升到了情感这个层面,特征是观察者注意到艺术作品使人产生的感情,忽视主题是否美丽或写实;

第四个阶段就是观察者会意识到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TA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一幅画;

第五个阶段特征就是,观察者看到一个艺术作品时会跟别人讨论它、评价它,当别人有不一样的观点时TA也会理解和接纳。

可想而知,这个阶段就属于孩子年龄比较大了才会有所表现。

现在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我觉得最好的一种方式是给孩子讲故事,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如果你能将一幅画的创作背景故事,还有画中的景物或者其他的故事给孩子讲出来的话,那TA就会带着故事去看这幅画,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TA在看这幅画的同时肯定会带着TA的想象真正走进这幅画,将自己的情感加在里面,那这幅画对于TA来说就活了。


在今天为大家播放的视频里你们也会看到一位老师带着一幅莫奈亲手画的作品来到了学校,所有的孩子说出的词都是“Amazing”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老师在指导他们如何来欣赏莫奈的画。说起这个,肯定要说的是,每个画家的作品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呈现技巧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喜欢表达的主题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生平,不去了解他的风格的话,我们是很难走进他的艺术作品鉴赏当中的。


对于莫奈这样的画家来说,他的作品你不能近看,你近看就会觉得这完全是在瞎画、非常混乱,只是用颜色点几下而已,他的画都是要让你远看的,你远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在另外一个视频中,我也专门找到了《莫奈的花园》的实录,大家可以看到莫奈的生活场景,还有会讲述莫奈的生平,现在他的花园是什么样的。


其实带孩子走进艺术鉴赏并不难,这也是我们成人自我修养的一个过程,让我们有机会能够走进这些大师们的生活中,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情愫也会慢慢地成为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心灵一部分,今天也是专门拿莫奈来给大家举了个例子,另外再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一个是How Artists See,这套书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出发帮助孩子理解每一个主题,每一种画法,所有的画都讲述了作者是运用哪些元素来表达想要呈现的内容的,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艺术鉴赏的课程书,而且语言非常简单,目前国内还没有中文版,想要的家长可以去网站上买英文原版的来看。另外一套是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有一个白皮书还有一个黄皮书,这两本书呈现的都是不成系统的艺术作品,而且用的都是儿童比较懂的语言来讲述每个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


 


我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能够明白了,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画的画非常好,首先是TA要去学习别人的画是怎么话画成的,其实艺术鉴赏并不高大上,也不是遥不可及,深入到经典作品当中找到它的故事,然后带着这个故事来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样你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就会变得非常饱满,而不仅仅是focus在它里面,更重要的是多个空间感来理解它。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后给大家放上幼儿艺术鉴赏的发展过程,供大家参考。


整体审美发展

幼儿时期的偏好不受种族或者性别的影响。

年龄与成熟在儿童感知与反应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儿童总是很难说清自己选择的具体原因。当他们确实开始说时,则集中在内容(创作题材)而非风格上。

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作品,儿童发现其中的形状、色彩和形象后就创编关于这些元素的故事。


色彩与图案
儿童十分喜欢明亮、高饱和、强烈、对比鲜明的色彩。
儿童相对不喜欢暗哑深沉的色调。
与暗色调的写实注意作品相比,儿童对有图案的、色彩明亮的抽象作品的反应更积极。
八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理解图形里的形状或图案的轮廓。


内容(创作题材)
幼年时期的儿童对描绘他们喜爱或熟悉的题材的作品反映积极。
幼儿不会是种如一地偏好抽象画或写实画,他们的偏好似乎取决于所感觉到的主题。不过,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对写实主义的喜爱会日渐增长。
儿童在抽象和写实作品中都能认出其中的内容,并且会根据周围的世界来讨论那些内容。
八岁以下的儿童更喜欢表现人群或肖像的静物画以及较少具体物象的低程度的写实主义作品。


简单性--复杂性
幼儿喜欢的艺术作品构图简单,空间关系也很清楚。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喜欢作品中的复杂之处与细节。
低幼儿童很难把一幅复杂的画中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他们关注作品中的一部分,很少关注整个作品。
当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形状从整个背景中分离出来之后,儿童能够感知到这个形状更多的细节。


艺术风格
幼儿对绘画风格的注意是有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个人艺术分个股、媒介用途和艺术原则越来越敏感。
即使被要求按照风格或者作家来排列艺术作品,儿童还是倾向于根据创作题材来排列。
影响儿童偏好的是所画的内容,而非描绘的方式。
幼儿不能区分照片和复印件。随着年龄增长,他们能区分不同表现形式。










  来吧,超级作文“暑假图文日志大接龙”


     2016,暑假如此开心,可是,可是,可是—……“余额”不多了。

     这些日子,你在做什么呢?在南方,在北国,还是在海外异域?在爬山,在踏浪,还是在访古;在读书,在游学,还是在寻找风景与美食......

 你可能在“朋友圈”发过一些图片和文字,可以,很快又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再也看不见他它。

 现在,我们不是想再给你一个“朋友圈”,而是一个叫超级作文的平台。

将你的暑假图文日志随手发在这里吧。看看谁的最有个性,最有味道?

我们来为你颁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