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兽头势”考及技法--- 罗永平

 小功架 2016-08-26

    太极拳中的“兽头势”拳势,似陈式太极拳独有。

  考:“兽头势”来源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第十八式:“兽头势如牌挨进,凭快脚遇我慌忙,低惊高取他难防,接短披红冲上。”(图1)

   

                     
 

    陈式两仪堂本“长拳谱”第七式为“兽头势如牌挨进”,“炮捶架子”第十七式为“兽头势”。太极拳十三势五套拳中,都没有“兽头势”拳势。

  考:以下几本代表性著作,均在“翻身二起脚”势后接“兽头势”

  陈鑫《太极拳图说》第三十势“兽头势”(图2)。

  顾留馨、沈家桢《陈式太极拳》一路第三十九式“兽头势”(图3)。

   

                   
 

    陈小旺《世传陈式太极拳》一路第三十五式“护心拳”(图4)。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一路第三十五式“护心拳”(图5)。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第三十七式“护心拳”(图6)。

  马虹《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一路第三十九式“护心捶”(图7)。

   

              
 

    如上所知,几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书籍一路(不论老架、新架),都没有“兽头势”的拳势,都 是在“翻身二起脚”后直接“护心捶”拳势。只有1963年顾留馨、沈家桢的《陈式太极拳》一路第三十九式是“兽头势”名称,但括弧说明说“又名护心捶或打虎式”,其实,从文字和拳架看还是“护心拳”。在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中,“裹鞭炮”拳势后都接“兽头势”拳势,唯洪均生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在“裹鞭炮”后的第三十一式称其为“手肘式”。

    拳势的命名不外乎三种,象形的、说明动作的、说明作用的。“护心拳”是说明作用的,顾名思义是保护心胸的,所以洪均生大师说:“此式手法都是围绕胸部反复运动的,可以看出主要是保护胸肋,名为保护,十分恰当。”杨式、吴式太极拳将此拳势动作分开,称作左、右打虎式了。

  陈式一路拳为何没有“兽头势”?或者“兽头势”即是“护心拳”?而且,陈鑫书中有“兽头势”,为何没有“护心拳”?从拳架上看,此“兽头势”又非“护心拳”架势。于此,究竟是一个拳势,还是两个拳势?不得其解。

  不过,笔者以为,陈鑫保留了古拳谱“兽头势”拳势,这在以陈昭奎一系为拳架原型的顾留馨、沈家桢《陈式太极拳》一书中还有痕迹,这是其一。其二,“兽头势”非“护心拳”,这不仅因为师父传与我的就是两个独立拳势,更因为“兽头势”有其独立含义。

  首先,就“兽头势”拳势名称而言,实为象形。如陈鑫说,“其形凶如房上兽头,故名。”所谓“房上兽头”指的是龙的第三子“嘲风”。其形如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所以将它放在楼阁殿堂屋脊翘檐上,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作用。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楼阁殿堂屋脊翘檐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它们的排列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图8)。太极拳的“兽头势”则取其形状而名之。

              “兽头势”考及技法图片4

    其次,就“兽头势”练法而言,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炮捶)的练法与技法大同小异,但一路的练法,笔者所练与社会上以及书中讲解的有较大区别;一是笔者所练的“兽头势”下接“护心捶”,是两个拳势;二是笔者所练“兽头势”非常象形,宛如“嘲风”走兽。因此实际上人们将“兽头势”与“护心捶”混为一势,没有了象形“兽头”的状态,只有“护心捶”这样的形象动作了(图9、图10)。

                

  

    虽然如此,但在练法和技法上多年来不得要领,近日偶然触发,有顿悟之感,试劲下来,颇有心得,觉得应该如此,现诠释如下,求教方家。

  原势:接“翻身二起脚”后,双手握拳右旋向斜下捋收至腹部,同时右脚收于左脚边;身左旋双拳逆缠至胸部向前上方击出(图11—1~图11—4)。

                         

  
 
 

    技法:我双拳下捋对方右拳,后回劲击打对方胸颈部。但多年试劲,总觉得不顺,效果不好。

  现势:接翻身二起脚后,双手握拳顺缠、对开劲,同时身右旋,右脚虚步,

  重心移至左脚;后双拳逆缠里裹向前上击出,同时身左旋,右脚蹬地(图12—1~图12—4)。

                                 

       
 
 

    技法:在推手或散放中,当对方抓住或按住我的双臂时,我双拳在对方两臂内顺缠,右拳沿对方左臂右旋滚动,亦可下压,同时左拳贴对方右臂滚动,身向右旋,将对方撕开,后突然以裹劲左旋双拳逆缠,击打对方头部,同时右脚蹬地。试劲后觉得很顺畅、威力大、感觉好。当然,双拳在外圈同样可运用这一技法,只是应在双拳逆缠向对方手腕处施加裹劲后,再向其胸部击发(图13—1~图13—5)。

     

   
 
  
 
  
 
     笔者认为,这种练法和技法的“兽头势”,由形寓意,由意见形,形意相彰,浑然一体,不仅动作与名称相符,也体现了拳势和技法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