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不知道的关于阅读的奥秘【建议收藏反复阅读】

 长沙7喜 2016-08-28

网课、下资料小学满分题库


关于阅读的奥秘

~人类大脑如何阅读以及人们对此认识的误区~


本期内容简介:

一、汉字的阅读有多难

二、我们的大脑是如何阅读的

三、看得懂文字要靠心理词典

四、大家关于阅读的误解



下面进入阅读,本节阅读需要3~4分钟



一、汉字的阅读有多难


学习阅读汉语比学习意大利语实际上难得多,大家知道汉字是既表音又表义的文字,小学阶段学习的80%的汉字都是形声字,也就是既有形旁,又有声旁。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里这样呈现:学习形声字,有个小秘密,形旁多表音,声旁多表义。在众多的形声字当中,我们除了可以识别这个字的形旁(跟该汉字的意思相关的部分),又可以从这个汉字的声旁(跟汉字发音相关的部分)来读出这个字的读音,当然有一大部分能借助声旁读出的字并不一定跟那个声旁完全同音。例如“奶——乃”“仑——抡”是同音的,但“资”的声旁是“次”,而这两字的读音就相差多了。


学习汉语时,必须学会上千个符号,而学习其他语言只要几十个就够了。因此,汉语与意大利语分踞在书写及易读性这一维度的两个极端,而英语和法语则分别占据了中间的某个位置。


绝大多数汉语单词只有1——2个音节,因为总共只有1239种音节(如果不算声调的话只有410种),每个音节都有无数种不同的意义。


汉语中成千上万个汉字几乎都可以组成单词或者词素,词素就是表达意义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汉语的书写系统同时也依赖于几百个语音标号,来进一步说明一个特定的字根如何发音,以便读者跟容易推断出它所表示的单词是什么。例如:“妈”这个字,意思是“母亲”,发音为ma,由一个词素“女”(表示女人)加上一个音素符号“马”组成。


这里有一个小例子给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如何读得懂?阅读了之后,我想大家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汉语是最难阅读的一种语言了。




这里稍微休息一下,读读下面的文字试试看(需要3分钟左右)

 

石室诗士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拭室。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是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发音相同意义不同的字,就像英语中的“won”和“one”一样。上文中,你看到的整个中文小故事,只用到了“shi”这个读音,却能够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说出来。如果不能读懂文字的意义,那么这个故事在儿童的口中就是一串“shi shi  shi   shi……”了。



上文译成现代汉语,原文的意思就是:

从前,有个爱作诗的石姓文人,住在石头屋子里。他喜欢吃狮肉,发誓要吃掉十头狮子。某日十点,恰好有十头狮子到市场上来了,这时,碰巧姓施的也来到市场,他注视着这十头狮子。十支箭飞了出去,十头狮子都被射死了。他拖着十头狮子的尸体回到石屋。石屋里很潮湿,他叫仆人把石屋揩干,然后欲饱尝这十头狮子的肉。吃时,才发现这十头狮子其实是石头做的。现在请你试着将这件事情解释一下。



原文短短92字,却能用一个“shi”音的四声,把施姓书呆子吃狮子的乌龙事描绘得淋漓尽致。有人说略识文言文的人都看得懂原文,但如果听旁人读它,则一头雾水。呵呵,有意思吧。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话说50年代初期,有人提议汉字全部拼音,以解除小学生识数千汉字的痛苦。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老先生大不以为然,戏写一文施氏食狮史。全文共92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 shi。这篇文言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但当用拼音朗读本作品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缘故。赵元任希望通过篇文字,引证中文拉丁化所带来的荒谬。这正是赵元任创作此文的用意,以表明汉语同音字过多,以字母化取代决不可行。后人都称此文为最难的绕口令。许多人尝试效仿,都难登大雅之堂。


结论:汉字因为造字原理及发音规则以及表意符号等固有的客观特征因素,造成了语音识别和语意理解的困难,因此,汉语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难阅读的文字。



下面进入重点内容,大概需3~5分钟,重点哦!


二、我们的大脑是如何阅读的


人们是通过视觉来识别汉字的,人类眼镜的视网膜上有一个叫“中央凹”的地方,有足够的分辨率来识别文字,但人们阅读时,目光必须不断地扫视。如果目光停下来,只能认出1~2个单词。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类大脑的运转速度太快了,如果眼跳太慢或者目光移动的速度太慢,会造成困倦或者对阅读目标失去兴趣的倦怠感受。每个单词背视网膜上的神经元分割成无数的片段,也就是人们看到的文字投射到神经元上就变成一堆光影混杂的影像碎片。只有这些碎片或者叫片段重新被大脑内的某个部位整合起来才能真正被认出来。换言之,就是如果在注视阅读材料时,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不够专注,让投射到视网膜中央凹位置的文字发生偏离,那么接收的光影混杂或者片段就会减少。而假使阅读的内容都投射到了视网膜神经元上并被成功分解成碎片或者片段,但因为某些功能没有被唤醒或者被开发出来,那么就无法达到把光影碎片或者片段进行重新整合然后再被识别的目的,也就无法理解字义或者词义了。这样的阅读就是无效阅读。


文字——视网膜——光影的混杂(片段或碎片)——重新编码(整合)——(【1】发音和【2】语意——就是字词意义)

对上面这个过程我做简单解释:就是大脑阅读过程的简单描述。人脑将看到的光影的混杂(片段和碎片)分解后再整合出来的有两个通路,一个是语音通路,就是将字母(词语)转化为语音;另一个是语义通路,然后从心理辞典中提取词义进行理解。

我们人眼阅读时,看到一个词语(字母)只需要20~20毫秒,而真正理解它却需要至少半分钟的时间,这就是从文字——影像碎片——重新编码——触发语音通路和语义通路后,再反映到大脑中该字母(词语)的意义。只有这个通路是完全闭合的状态才能做到读懂文章内容。



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是最玄妙的,耐心看需要3分钟


三、看得懂文字要靠:心理辞典

“心理辞典”是一个虚拟概念,实际上是语言研究学者对这个未知区域的一种推理,但最终在研究深入后,人们发现实际上大脑里天然有一片区域对于人类的阅读具有实际的意义。没有那个区域,也就没有心理辞典,因此,阅读也就是无法闭合的一个通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那片区域,或者那片区域因为疾病(帕金森或者脑中风患者)而无法正常工作的话,任何视力没有问题的人都是无法阅读的。这个区域处在大脑皮层,是一个专门处理文字的区域。被称作“脑中的字母匣子”。这里跟“心理辞典”一样是帮助人们处理被识别的文字的一片特殊的功能区。


可以这样说,当我们的大脑提取了相关信息后,心理辞典就一本本地被翻开了,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一个由数卷参考书组成的参考库,既有拼写指南,又有发音手册还有百科辞典。我们需要不断地在阅读时把相关要素放进心理辞典里,让心里词典充满这些词的特征。

打给比方,比如你的心理词典里从没有装进去“扫一扫”这个词的音和意以及写法,那么你看到“扫一扫”这个词也就不能被唤起语音的朗读和语义的理解以及写法来了。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啥叫“扫一扫”这个概念了。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和使用,”扫一扫“已经成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几岁孩童所驾轻就熟的一个技能了,但如果你的大脑里没有这个心理词典,那么就无法理解这里的”扫一扫“和”扫地、扫雪、打扫“之间的区别了。我记得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说过一句话:要想出口成章,必须先要入口成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读书却不能理解的人,主要原因是在于大脑里没有这若干卷的心理词典啊!


再比如小学生默写,不是常常会有听到的读音无法唤起脑海中对那个词语的概念,听到”沉默/沉没”无法判断是哪个时,就会写错。而有时候默写的词语因为没有上升到理解的程度,于是尽管把词语读音听懂了,但是仍然不能把这个读音的词语同那个词汇相联系起来。因此写错的几率就大了很多。而在家里默写,妈妈要是发现孩子默写不出来,就会给孩子举例子来解释这个词,或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那么孩子就容易产生联想并写得正确了。但是学校老师给孩子报词语时不会报出词语所在句子,也不会因为个别孩子需要把语音同大脑里的那个心理词典建立一个通路后再反映在书写上,这就造成了部分孩子家里的默写和学校里的默写成绩差异较大的结果。而妈妈们往往总是会感觉莫名其妙,看到我的分析,您是不是不会再对孩子的默写成绩感到恼火了呢?!



就快要阅读完了,恭喜您坚持到最后!


四、大家关于“阅读”的误解

1、认为字大了,孩子就容易识别了。

事实上,人类视网膜的传感器并不是匀质的,科学家做实验,发现无论字号大小,字形差异或者是字母大小写,都不会给视网膜的识别总成影响。越大的字号越容易被挤到视网膜边缘,离开了中央凹这里的最好的识别区域,再大的字,再鲜亮的颜色也是模糊的一片,中央凹外面的区域只能识别眼前看到的全部内容的影子,哪里有空白点是能够被识别的,但有效地被中央凹捕捉的字母或者词语只能有十几个字符(汉语由于构字的原因与英语等其他字母语言不同,所以能够被中央凹识别的就不够十几个字符了,也许更少)。影响阅读质量的因素是一次性跳入视网膜的单词的数量。


2、认为眼跳速度慢一点,或者说读得慢一点就会有较好的阅读效果。

这也是误区。人类的眼跳速度是非常快的,这是因为人脑运转速度本身就很快的原因。如果长期定睛观看一片文字久了,很快就会视觉疲劳也会造成大脑缺氧,于是就有了困倦感。常常说,有些人不爱读书,读着读着就困了。那是因为他的眼动速度没有满足大脑的运行需求而造成的结果。人类的每一次眼跳能够辨别出10~12个字母,注视点左侧的3~4个,右侧的7~8个,在这个区域外,我们基本上识别不出单词,只能感觉到空格或者颜色。视觉信息获得时间1/20秒就能够完成,但真正识别并理解就需要大约半秒钟(含加工的过程)。阅读时,我们的眼跳必须满足每0.2秒~0.3秒就跳跃一次,才能够对整个书页进行扫描。


基于这一特点,有专家提出加快阅读速度可以提升阅读效果的一种训练方式:手指字阅读,就是“三、二、一法则”阅读法。看一段文字,第一遍用3分钟阅读,到了3分钟时间就停止,然后在停止的位置做个记号;同样数量的文字第二遍再看用2分钟看完;第三遍再看就要训练自己1分钟内看完同样数量的字。这种“三、二、一法则”阅读法,训练出最优秀阅读者,他们能在每分钟内读400~500个单词。这样de数量在阅读障碍患者看来简直是惊人的!


3、出声地朗读比默读更好。

我们小学老师都知道,低年级孩子的阅读需要手眼脑并用,实际上还需要调动听觉和触觉,就是要用手指着字,眼睛看着字,嘴里读着,耳朵听着,心里想着。做到以上这几点,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的文本上。很多阅读障碍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班或者最晚在幼儿园大班时就该被充分训练的这一个能力,没有被训练或者训练了没有掌握,到了小学一年级,由于学习任务比幼儿园阶段大了好几倍而无暇顾及这个训练,或者被父母忽略这个训练,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无法做到默读。


小学低年级阶段要求从出声读到不用手指着字只动唇读,最后再到完全默读,这一些列要求的逐步提升,要到3年级才正式结束。也就是说,在三年级前,孩子们的阅读允许用手指着字读,也提倡读出声音,但这种阅读方法并不是最好的阅读方法。最好的阅读方法是默读,也就是默不作声,也不用手指着字来阅读。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哪怕嘴不出声,而心里却有一个无形的声音在帮助我们阅读,在研究者看来,这样嘴不出声而心里却有一个声音的阅读也不是阅读的最高品质,最高品质是不用手也没有声(连心里的那个不出声的声音都不能有),才是最好的阅读。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训练。因为尽管大脑内有一片区域是用于识别文字的,但阅读这件事情仍然是需要后天训练的。米兰有一位主教,他的名字是Ambros在阅读拉丁文时,居然可以做到静默地阅读,这在当时的阅读拉丁文(没有空格也没有标点的一种文字呈现形式)的人群当中显得卓然不群,因为无论是孩童还是成年人在阅读那样的拉丁文时都需要出声地读才能读懂意思。而这位主教居然能够做到静默地阅读,这让众多研究阅读科学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感到很难以理解。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让我们了解:普通人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阅读高手的水准的,而阅读障碍的人也可以通过训练改善原本不那么令人满意的阅读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