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软组织病学探讨

 xyf4345 2016-08-28

来源:世界中联针刀专业委员会2015国际针刀医学高峰论坛

痛经是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依据原发性痛经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临床查体相关软组织病理改变,根据针刀医学软组织病理学分析,利用针刀软组织闭合性松解术进行治疗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来自门诊,均为月经初潮后痛经及27岁以前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1427岁。143例,157例,1618例,1713例,197例,209例,2111例,228例,235例,254例,272例。平均18.91岁,均为未生育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x2检验差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诊断标准:①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时期常见,躲在初潮后612个月发病;②疼痛多在月经来潮后出现,最早出现在经前12h,行经第1d 疼痛最剧,持续23d 缓解,疼痛程度不一,重者呈痉挛性,疼痛部位均位于耻骨联合上下,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有时痛经伴及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④妇科检测无阳性表现。

痛经的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经期,经前后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安:1分;面色苍白:1分;休克:1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要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药物不能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药物可以缓解0.5分;伴腰部疼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0.5分;痛经在1d 0.5分;痛经增加1d 0.5分。

0分为正常。轻度:5耀6.5分;中度:7耀12.5分;重度:13分或以上。

1.3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积分评分为0分,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停止治疗后周期腹痛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积分50%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它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物可以坚持工作学习;有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积分的50%或者3/4。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服用止痛药可以工作学习;无效:治疗前后积分无改变。

痛经期间的软组织检查,此类患者经妇科检查无异常后,均要求在患者腰骶部肌群,腹直肌,凌锥肌,大腿内收肌群,耻骨上下支及耻骨联合附着处反复细致触诊寻找敏感压痛点,屈髋屈膝试验引出双大腿根部疼痛,腰骶部活动疼痛伴固定压痛点。

1.4 方法 治疗组在痛经就诊期间行详细软组织检查,在相应软组织明显的压痛点用甲紫标记定点,根据压痛点不同部位,采取相应体位,严格无菌消毒后,铺无菌孔巾,利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利用汉章牌40.8一次性针刀,严格按照“四步进针法”进针刀,找到相应病变点,行纵疏横剥后出针,用无菌纱布压迫针孔治疗后常规消毒,无菌创口贴敷贴覆盖,术后相应部位行手法松解治疗,术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至疼痛消失,以月经来潮第1d 开始治疗,1/月,3次为1疗程。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服用至经期结束,连用3个周期。

2 结果

见表1

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45 32 7 6 0 100%

对比组 42 7 13 5 17 59.5%


注:P <0.01>说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3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19岁,高中生。2012115日初诊。16岁初潮,每次来月经时小腹及骶骨水平疼痛难忍,坐卧不安,冷汗淋漓,需要卧床休息,并伴轻度恶心呕吐,不能正常工作学习,服用止痛药和肌注止痛药物稍缓解,但很快又发,需要反复使用药物并卧床休息至月经结束前12d 得缓解。月经量中,少量血块,月经规律正常。此次月经来潮第3d,就诊时有家属搀扶,给予妇科常规体查后,未发现明显生殖系统疾病,行相关软组织检查,在腹直肌脐下37.5px 处发现明显压痛扳机点,拇指垂直按压可诱发症状加重。痛经评分13.5分,属重度。同患者详细沟通后,在腹直肌行小针刀松解术,施术过程中患者感酸胀痛,并向下腹部放散,出针后,患者即感腹部有暖流感,疼痛即可缓解,休息留观30min 后即可自行行走。并嘱下次月经来潮前3d 复诊。2012121日复诊,患者自述,上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恶心呕吐数小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感觉不明显,卧床休息疼痛感可消失。复诊痛经评分8分。再次详细体查后发现腹直肌扳机点处深压痛,但较前缓解,无明显放射痛,再次行腹直肌小针刀松解术,嘱咐下月复诊。201313日复诊,患者独自就诊,自诉经上次月经前小针刀治疗后,经期稍感疼痛,能忍受,口服1d 布洛芬缓释胶囊即可停用,无需卧床休息,恶心呕吐症状消失,不影响工作学习。再次复诊痛经评分5分。体查腹直肌扳机点,稍压痛。再次行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本次仅用针刀轻轻点刺扳机点,既出针,患者未述不适。10d 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述治疗后,月经来临毫无不适征兆,患者对疗效满意,正常参与工作学习。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2:患者,女,25岁,自由职业者。201337日初诊。15岁月经来潮,未婚未育,有同房史,无流产病史,无手术史,无特殊妇科疾病史。自月经初潮至今月经平素规律,月经量适中,少许血块,小腹疼痛,并向双大腿内侧放射,口服止痛药腹痛稍缓解,大腿内侧疼痛需屈膝屈髋并卧床休息稍缓解。1年前腰部扭伤后,经休息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后腰痛症状一度消失,此后每次经期除了腹部及双大腿内侧疼痛外,并伴随腰部胀痛,经期行走需弯腰并屈髋,疼痛伴随经期全程,严重影响工作学习。行常规妇科检查,并拍摄腰部X片排除腰椎疾患后行相关软组织体查发现腰骶部竖脊肌,凌锥肌,双内收肌耻骨附着处明显压痛。痛经评分12.5 分。与患者详细沟通后行相关软组织压痛点小针刀松解术,术毕患者感施术部位胀痛外,腰腹部及大腿内侧疼痛当即缓解,嘱咐下次月经来临前3d 复诊。201342日复诊,患者自述,经小针刀治疗后,头3d 针刀施术部位略感胀痛,但是腰腹部及大腿疼痛明显缓解,月经量较前稍多,4d 以后行走无需弯腰屈髋,可直立行走。再次行软组织压痛点检查,凌锥肌压痛点消失,腰骶部及大腿内收肌压痛减轻,再次于压痛点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再次嘱咐1 个月后复诊。2013429日复诊,自述上次治疗后,月经期间疼痛等不适感大为减轻,可以正常行走,腰骶部稍感酸胀,口服止痛药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体查发现腰骶部深压稍感酸胀,余压痛点消失。复诊痛经评分6分。嘱咐患者腰部热敷,无需针刀治疗。1个月后随访患者各项指标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

4 讨论

我们临床治疗体查研究总结发现,临床就诊诊断为痛经的发现绝大部分的患者在经期可以在相应区域发现软组织明显的压痛点,而且与其临床症状区域相吻合,其中87个患者中有81例有相应区域的压痛点,见表2

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

腰骶部压痛 腹直肌 耻骨联合 凌锥肌 大腿内收肌

治疗组 21 13 9 17 31

对比组 15 8 11 7 17

许多临床就诊患者有单一与合并多发相关软组织压痛点,93.1%合并相关软组织压痛,建议相关临床医生,除了相关妇科检查以外详细对痛经就诊患者做相关软组织的压痛检查,有利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针刀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的相应的软组织出现粘连,挛缩,疤痕,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人体电生理线路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疼痛症状出现。而电生理功能异常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损伤的影响及挤压和牵拉的影响。临床工作中约有50%的妇女有痛经病史,约有10%痛经严重,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PG)有关。PG 越高,痛经也越严重,但是无法解释为何痛经会引起子宫周围软组织内脏功能的疼痛及功能障碍。针刀医学认为人体的软组织受到内在或外在慢性损伤后,导致相关软组织的病理变化,即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最终导致功能障碍。同时功能障碍又反馈影响内在与外在的动态平衡失调,导致内分泌及运动功能失调,从而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引发局部软组织及相关区域疼痛的出现。

1959 John.Nicholsamstuant .Adoms。合成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布洛芬,布洛芬的药理作用是阻断COX 酶,然而COX 酶失活即不能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PGHz。由于痛经与子宫内膜释放的PG 有关,分泌期子宫内膜PG 浓度较增生期为高,月经期溶媒分泌不稳定,释放酶而摧毁胞膜,致子宫内膜细胞溶解,并释放PGE2,而引起疼痛。故布洛芬对痛经的症状有缓解的功效,但不是解决痛经的根本原因,使子宫内膜释放释放的PG 长期降低。

针刀松解局部有阳性病变压痛的软组织后,相关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得以修复,无菌性炎症得以清除,电生理线路恢复畅通,使内外动态平衡恢复。痛经的症状自然消失。正如Stanley Lief 所创立的神经肌肉技术,Lief 发现通过治疗肌肉病变,还能通过神经通路反射性治疗其他疾病,不但可以有效治疗扳机点,Chapnum 反射区及其他反射点,还可以作用于结缔组织,刺激局部微循环,因而改善局部代谢,可治疗局部病变,也可以治疗其他相关全身病变,故通过临床实践证明针刀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149.

[2]Philipp Richter/Eric Hebgen,肌肉链与扳机点,2012.p89,117175.

[3]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J].颈腰痛杂志,2009:311-410.

[4]李义凯. 软组织痛的诊治现状[J]. 中医正骨,2012,10:3-4.

[5]朱汉章.针刀医学发展前景之我见[A];第四届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6.

[6]乐杰.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