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教育心理学博士告诉你怎么办

 tnj660630 2016-08-29
写在前面 |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而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由于注意,人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将因为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冯夏婷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如何识别和应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 容易分心: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常有始无终;

  • 学习困难:上课不专心听讲,易走神,学习成绩不稳定,健忘、厌学,作业、考试中经常因马虎大意而出错;

  • 活动过多: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手脚不停或不断插嘴、干扰大人的活动,平时走路急匆匆,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不听劝阻;

  • 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易变化,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结论,行为不顾忌后果;

  • 自控力差:不遵守规章制度,不听老师、家长的指示,做事乱无章法,随随便便,一切听之任之,不能与别人很好地合作,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注意在人的各项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有注意的参与才能顺利进行。活动中有的幼儿善于集中注意力,也有的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还有的幼儿很难把注意力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在幼儿期,幼儿的注意力是可以通过兴趣、游戏等来培养的。

因兴趣缺乏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

案    例

立立是个文静的小男孩,4周岁了,上幼儿园小班, 他性格较内向,不爱与小朋友交往,即使有小朋友主动与他说话,也找不到相同的兴趣,所以往往不欢而散。老师经常反映立立在上课时东张西望,不听老师讲课,以至于老师提问的时候不会回答。另外,老师反映立立在受到批评之后会觉得非常委屈,即使是一般的批评,他都会委屈得直哭。

在家中,立立做事情也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玩玩具只是两分钟的热乎劲,唯独喜爱风扇、大风车、排气扇之类会旋转的东西,永远玩不腻。家长给他讲故事时,他表现得很不耐烦,也不愿意动脑子去思考问题,动手能力较差,玩拼图之类的游戏是从来进行不下去的。

分  析∣ 在上面的案例中,4岁的立立是个内向安静的小男孩。照理说,他做事情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可事实上却让父母和老师有些伤脑筋。在幼儿园和家里,他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只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少数东西,如旋转的物体,能够集中注意力很久,永远玩不腻。这就说明,立立可以集中注意力,对于有兴趣的事情,他就能集中注意力。

 
  错 误 应 对

(1)盲目地批评。在幼儿园或家中,老师或者父母严厉地批评或责骂孩子,尤其是当着别的小朋友或亲戚朋友的面,这样做容易让孩子感到委屈和难过,特别是那些内向敏感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强烈的打击。

(2)盲目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希望以其他孩子的积极榜样,鼓励自己的孩子迎头赶上。事实上,家长经常进行孩子之间的比较,不仅不能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反而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爸爸妈妈一定是喜欢别人不喜欢自己,因此感到挫败和沮丧。

(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统一。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爸爸认为是正确的妈妈却坚决反对,这样孩子就会左右为难,不知怎么做才是对的,严重的可能引起孩子的认知冲突。

 
   正 确 应 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事物会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例如,上面案例中的立立对风车感兴趣,家长可以通过帮助他研究风车,来发展他对其他事物的好奇心。

(2)家长陪伴玩耍能稳定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有家长的陪伴更能让孩子专心地、有安全感地、放心地去玩,这样不仅能达到培养孩子注意力的目的,而且还能加深亲子关系。

(3)环境相对安静,避免一些无关刺激对孩子的干扰。家长不要以关心之名总去打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会儿削只苹果送过去,一会儿又送杯开水或饮料;一会儿关照要保持书与眼睛的距离、注意保护眼睛,一会儿又提醒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当心感冒;一会儿批评孩子哪哪做得不对,一会儿又表扬孩子哪哪表现不错。如此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烦意乱,哪里还能专心。

(4)发展孩子的耐心要一步一步来,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拼图游戏,让孩子从简单的图形拼起,在完成任务或速度提高时及时表扬,增强孩子的信心,有时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当孩子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可以允许其多看会儿动画片或允诺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但家长一定要做到,不要随便开“空头支票” )。

(5)和孩子多沟通,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多认识小朋友。家长不能只顾忙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要多点和孩子相处、交流、沟通的时间,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样孩子自然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欢迎。

(6)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家长要关掉电视机;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放音乐。

因注意力控制能力不足
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

案    例

兰兰是一个做事情不专心的孩子,下午放学回家,刚一进屋,兰兰就喊,太累了,太热了。妈妈拿了冰淇淋给她,然后告诉兰兰吃完写作业,自己买菜去了。可妈妈买菜回来时,兰兰还在搅拌盒子里最后一点点冰淇淋。看见妈妈回来了,兰兰赶快拿出作业开始写。在写作业的半个小时里,兰兰去了两次厕所,到饮水机旁接了三次水,倒水经过浴缸时还逗留了一会儿。妈妈看在眼里,并没有明说,她知道今天作业不多,所以兰兰心不在焉,故意在拖延时间。

不一会儿,兰兰又来到厨房,看见妈妈在择青菜,就说:“妈妈,我帮你择吧。”“好啊,来,你择这些。”妈妈给兰兰分了一半。“啊,妈妈,你看你弄错了,你把烂菜叶放进盆里,把好的青菜扔进垃圾桶了。”兰兰很快发现了妈妈的错误,很是沾沾自喜。“哦,是啊,看妈妈太不专心了,差点浪费了青菜,差点煮烂菜叶给兰兰吃。”妈妈一边从盆子里往外捡烂菜叶子,一边又说道:“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妈妈择菜不专心会造成浪费还耽误时间,那你做作业不专心,会怎么样呢?”

听了妈妈的话,兰兰的脸刷的红了。“妈妈,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写作业。”说完,兰兰回到书桌旁,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只要专心,兰兰的表现就很好。

分  析∣ 案例中兰兰的妈妈做得特别棒,她没有直接指责孩子做事不专心,而是巧妙地让孩子看到,不专心做事情的后果,从而教导兰兰专心做事的重要性。所谓专心,就是集中注意力,也就是孩子有意控制注意的能力。

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有意注意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种事物或完成某项任务。有意注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注意形态。从生理机制上说,它是和高度发展的皮质抑制机能相联系的,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相联系的。

有意注意的发展,对于儿童课堂学习很重要,同时也是提高孩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无意注意也就是不随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没有既定意图的、不需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状态。学前儿童,皮质抑制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还不够发展,因而有意注意还不能成为主要的注意形态。 所以,对孩子来说,注意力需要父母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错 误 应 对

(1)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案例中的兰兰是个做事不专心的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就想做下一件事,如作业没做完就想帮妈妈择菜,而聪明的妈妈没有制止或拒绝孩子的帮助,因为这样不仅不能使孩子乖乖地去做作业,反而打击了孩子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积极性。

(2)发脾气。如果自己家孩子像兰兰那样做事三心二意、拖拖拉拉,大多数妈妈会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的,可案例中的妈妈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为后来寻找机会教育孩子创造了条件。

(3)严密监督孩子。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练琴、做作业,往往放下自己的一切事情,坐在孩子身边“督工”。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注意,必须靠别人来控制。

 
   正 确 应 对

(1)尽量让孩子在游戏、学习及家务劳动中保持有目的、有意识、有始有终,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经常下棋,并带一点比赛性质,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的精神;让孩子写毛笔字也是一种好办法。

(2)让孩子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只有让孩子明确远大的目标(更有乐趣、有价值、有实现的可能),才能培养其注意力。

(3)科学安排儿童的生活起居时间,做到生活学习有规律、有计划。家长要提醒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其意志力,增强其注意力。

(4)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的游戏。比如玩拼图,先选孩子熟悉、喜欢的形象,如小动物、卡通形象,从最初的几块开始,让孩子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比如找不同,给孩子一幅画有各种彩色动物的图片,长耳朵兔子、短耳朵熊猫……让孩子找出不同类型的动物。

(5)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平时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家长应加以鼓励和称赞。 

(6)孩子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越容易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家长不要整天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习,要鼓励他们从事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及兴趣,并借以培养注意力。

因特殊疾病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

案    例

兴兴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他是个胖乎乎、很可爱的小男孩,可不久前,却被诊断为注意力缺失症(ADD)。兴兴很活泼,懂得很多知识,喜欢看书,特别是那些他感兴趣的书。然而,除此之外,他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心。他上课的时候从不认真听讲,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在下面“忙自己的事”,如画画、玩纸、玩铅笔、打扰别的同学或者走来走去,但这些事他都坚持不了多久,往往玩了几分钟就会厌烦一件事转而做下一件。老师已经对他完全放弃了,除非干扰到别的同学,一般都不会管他。

分  析∣ 案例中的兴兴是个有特殊障碍的儿童,他做事情很难集中注意力或坚持不了多久,在学校,老师已对他完全“放任自流”了。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老师不能因为他是特殊儿童就不管不问,他也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应该想办法,培养兴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适当的纠正总会改善他的情况。

注意力缺失症是儿童注意力缺失多动症(俗称多动症,ADHD)中的一种,也是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控制注意力,即使对于很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也不能坚持完成。就像不停“卡碟”的电影一样,他们一件事做着做着就毫无征兆地跳到另一件事中。

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的孩子,往往智力正常,但是由于无法控制注意力,很难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所以容易厌学,甚至形成焦虑的性格。

 
  错 误 应 对

(1)教养观念错误。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正视现实,不急不躁,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不要责骂、惩罚或放任不管。

(2)对孩子要求太高。家长应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观察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以免造成孩子丧失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

(3)孩子做错事之后严厉批评。对这类特殊孩子,家长要预防在先,在发生不好行为之前提醒孩子,以防发生之后再对其进行批评、惩罚。

 
   正 确 应 对

(1)强化良好行为。当孩子出现良好行为或比以前有进步的行为时,如做作业比以前集中注意力、小动作比以前减少了,家长就要给予表扬、奖励(可以以喜欢、关怀作为表扬,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活动作为表扬,也可用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表扬)。

(2)循序渐进。家长每次要求只提高一点点,并且及时赞许和奖励。给孩子量身打造一套学习方案,充分发挥孩子的优势,尽量将作业分割成较小的段落让孩子完成。

(3)及时就医。家长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是药物治疗必须辅以平时的个别化指导,光用药物,而不制订个别化学习方案,这类孩子仍然会遇到太多困难,遭遇过多挫败,从而影响孩子的进步。

(4)合理转换注意类型。在活动中,只要求孩子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和注意涣散,反之,若只依靠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进行如下尝试,当孩子经过20分钟左右的有意注意控制之后,他们的注意出现了分散的问题,这时家长要及时调整活动方式,适时加入活动游戏,使之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以便更好地开展下面的学习。

(本文选自《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家长篇)》)

— End —


主编:冯夏婷
定价:28.0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