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抓住了战略机会,花多少都是胜利

 昵称535749 2016-08-30

2016-08-28 12:04:45


 《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公司业务管理纲要》

任正非:抓住了战略机会,花多少都是胜利 - 木买蚂蚁 - hfzhangping的博客
 
书籍作者 | 黄卫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运营管理;创业管理;管理政策。
1996年起,受聘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至今,
现为华为公司首席管理科学家,曾作为执笔人参与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

笔记: 笔记侠

华为的生存之本是什么? 
抓住机会和创造机会有何不同?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产业的领导者? 
华为二十几年的成长,大体经历哪三个阶段? 
一把手最重要的工作是? 
公司的运作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全网首发笔记 第一章 更多地强调机会对公司发展的驱动 

 1、机会是企业扩张的动力; 
信息网络的加速庞大,使得所有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能紧紧抓住机会窗短短开启的时间,获得规模效益,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困难。要反周期成长,错开相位发展,在世界竞争格局处在拐点的时候要敢于超车。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要有战略性。 抓住机会与创造机会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它决定了企业与国家的发展道路。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是后进者的名言。

创造机会,引导消费,是先驱者的座右铭。已经走到前面的世界著名公司,是靠研发创造出机会,引导消费的。他们在短时间席卷了机会窗的利润,又投入创造更大的机会,这是他们比我们发展更快的原因。 

西方公司以资源驱动企业发展,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机会对公司发展的驱动。当公司出现机会和成本冲突时,我们是要机会还是要成本?首先要机会。抓住了战略机会,花多少钱都是胜利;抓不住战略机会,不花钱也是死亡。节约是节约不出华为公司的。 

2、抓住战略机会扩张,敢于胜利才能善于胜利; 
抢占战略制高地,我们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地盘,插进一只脚去。战略机会永远都会出现,技术在进步,时代在进步,客户在变化,不是要完全颠覆已有的优势才可以获得战略机会。
(来源:任正非在销售项目经理资源池第一期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 

3、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机会大于成本,用机会牵引资源分配; 
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落后者的名言是抓住机会,而发达国家是创造机会,引导消费。

机会是由人去实现的,人实现机会必须有个工具,这就是技术,技术创造出产品就打开了市场,这又重新创造了机会。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4、基于优势选择大市场; 
我们在市场中,要逐步学会抢占战略高地,采取从上向下辐射的市场策略。当然,我们得有相当“高”的产品及服务,才有高地之说。
(来源:《要培养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2013) 

5、集中优势资源撕开市场的突破口;
 一定要把战略力量,在关键的突破口上集中在主航道上和主战场上。
(来源:《力出一孔,要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在主航道上,敢于去争取更大的机会与拉开更大的差距》,2011) 

6、抓住产业调整期奠定长期市场格局; 
错开相位发展,加大对机会的投入。研发与市场要相差2年左右的时间,现在如果不加大投入,等到春天来了我们种什么?不加大投入怎么能生产机会?

研发体系要和市场体系错开相位发展,在市场落滑时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才有可能在市场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候有所发展。为了迎接这种到来,我们在研发体系投入问题上是不能动摇的。
(来源:产品线管理办公室工作汇报会议纪要,2000) 

7、不放弃低端市场。 
没有质量好、成本低的中低端产品,包围占领山脚,就行不成规模利润。
(来源:《要培养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2013) 

第二章 聚焦主航道,坚持“压强原则”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产业的领导者,必须在主潮流、主航道上取得胜利。为此,一定要加强战略集中度,一定要在主航道、主战场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占领高地。

战略,战略,只有略了,才会有战略集中度,才会聚焦,才会有竞争力只有懂得放弃,才有明确的战略。
只有无所为,才能有所为。在选择新技术时,也要搭大船,跟着主潮流走。 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力出一孔”,加强向主航道的投入,在主航道上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使用针尖战略,纵向进攻,抢占“无人区”,加大领先性。 “战略竞争力量不应该消耗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要在局部竞争点上消耗战略力量,要聚焦一切战略力量攻破进入大市场的门槛。

要把战略能力中心,放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去。大公司要敢于用密集投资,缩短追赶时间和延长机会窗开启的时间。 

技术日益趋同,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只有靠平台的支撑,才能更快速的满足新形势下的客户需求。

产品间的竞争从长期来看,归根结底在于基础平台的竞争。 我们一定要在平台建设上有更多的前瞻性,以构筑长期的胜利。 

1、聚焦主航道、主战场
 继续聚焦主航道前进,要纵深发展,不要盲目横向扩张。横向扩张容易踩到别人的脚,且会诱发离职创业,导致人才流失和队伍不稳定,结果得不偿失。尤其是企业业务不要把战线扩得太大,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要从研发投资的角度来牵引销售聚焦。(来源:董事会常委会纪要[2015]023号) 

2、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都是管理成熟的开始。公司有实力实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购买大量软件工具,提高研究水平,以缩短从立项到商品化的周期
(来源:《自强不息,荣辱与共,促进管理的进步》,1997) 

3、坚持“压强原则”,力出一孔 
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来源:《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 搭大船过大海,坚持在大平台上持久地大规模投入。

战略竞争力量不应消耗在非战略机会点上。 

第三章 开放、竞争、合作,构建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 

 华为二十几年的成长,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创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关键是要突破核心技术,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打开市场的突破口。 
第二个阶段:快速成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研发的投入、人员规模、市场领域大规模扩张,使得管理成为最大的短板。华为通过系统的引进西方大公司的先进管理体系,使企业在快速扩张中保持了有序和高效的运作。 
第三个阶段:进入世界领先企业行列的阶段。 
如何完成从一个追随者到一个产业领导者的转身?如何做世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如何建设好商业生态环境?就提上了企业的重要议事议程。 华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开放方针。一个不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努力地吸取别人的优点,逐渐就会被边缘化,是没有出路的。

一个不开放的组织,不能大量吸纳外部的优秀人才和资源,迟早会变成一潭死水。 将来的竞争已经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的整体强健,就是华为的生存之本。

企业管理关键是面向市场做要素整合,只要强化与产业优质资源的战略合作,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获胜。 要重视商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有战略性的思维。

商业生态环境建设,本质上是供应商、合作者和客户之间如何分配利益的问题。不舍得拿出地盘来的人不是战略家。

以土地换和平,牺牲的是眼前的利益,换来的是长远的发展。
 1、坚持开放的道路不动摇; 我们为什么强调开放?因为这个世界太大了,太平洋这个管道太粗了,未来没有一家能垄断这个世界,不开放就是死路一条。(来源:任正非在惠州运营商网络BG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及主要讨论发言,2012) 

2、建立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商业生态环境;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变化,我们的商业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也要有很多化解商业困难的措施。我们虽然已经强大,但内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要学会“持强示弱,内刚外柔。”别得意便张狂,要学会处理好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表面的强大,不是强大。
(来源:《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2011) 

第四章 业务管理的指导原则 

 华为在战略选择上要坚定不移,我们强调聚焦主航道、主战场,这就是战略方向,在方向问题上不能摇摆。领导者在战略方向上摇摆,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别人就不知道你到底要干啥,跟着你就没有信心。

同时,在战略战术上不能过分教条,战略队形和组织架构要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变化。 一把手最重要的是必须有清晰的工作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工作就是要找准方向,而方向是前进的目标,所以能否抓住主要矛盾,关键在于是否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在扩张过程中,一定要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那会很危险,还不如不扩张。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机会,快速发展;不建立新的平衡,就会给公司组织运作造成长期的不确定性,削弱责任建立的基础。

公司的运作应该是一种耗散结构,应该让公司在稳定与不稳定、平衡与不平衡间交替进行,这样公司才能保持活力。 公司强调精细化管理,公司是会萎缩的。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扩张不陷入混乱,而并非紧关城门。

我们讲精细化管理,不等于不要扩张,面对竞争,我们还是要敢于竞争,敢于胜利。只有敢于胜利,才会善于胜利。 

 1、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要想赢,要么在剑法上高于人,要么在盾牌上坚于人。如果剑不如人,就要避免比剑,不要与人华山论剑

我们能否做到盾比你坚,矛比你长,刀比你快,锤比你重?避其之长,击其至短。所谓“生生之谓易”,易是指变化,强弱之间、胜败之间、优劣之间是随时随地随机变化的。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也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要敢于胜利,也要善于多变,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来源:EMT纪要[2006]01号)

 2、乱中求治,治中求乱。 公司的运作应该是一种耗散结构,应该让公司在稳定与不稳定、平衡与不平衡间交替进行,这样公司才能保持活力。
(来源:任正非在“2001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动员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纪要) 

3、扩张的同时必须能控制得住。 饼摊得越大漏洞越多,在把饼摊大的过程中,完备的监管体系和强大的监控能力必须同步跟上。在不具备监控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对公司是危险的
(来源:EMT纪要[2007]025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