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考早知道】招教教育学-考点记忆

 怀素而静 2016-08-30

点滴积累


1


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第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是与教师是平等的。

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第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蝺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2


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3


第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 是从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代表人物)

第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第四、根据课程的制订者,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4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5


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他认为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因此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为“目标模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