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最大蒙古族聚居地 草原来的“出”家人

 胡宝勒德 2016-08-30

出”姓,在中国百家姓里找不到的奇特姓氏。


在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群山之间,数百年来,却有一支叫作“燕山出”的蒙古族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姓“出”,他们的先人却有500多年没出过深山。


从古至今,蒙古人一直被称为“草原雄鹰”、“马背上的民族”。当年翱翔世界的“草原雄鹰”为何隐居在滨海的闽南深山之中?草原遗风是否仍存?


家庙对联,写尽离奇身世


小坝村四面临山,溪水长流,林海如织,风景怡人。在村中长者带领下,我们来到出氏家庙。出氏家庙为二进木石结构建筑,据说始建于明代,在族人维护下,原貌如初。推开家庙那扇古朴的大门时,从里面迎面吹来一股温润的风,厅堂并不算大,但是清幽肃穆,里面摆着燕山出氏历代宗亲的神位。堂之上还保有“解元”、“进士”、“忠节”、“文魁”等横匾,昭示着出姓代有人才出,以播流芳。家庙构造布置整体上看来与当地其他家庙大致相似。


出氏家庙门口挂着一副对联:“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宗”,以及沿途各民居前都保留着“燕山衍派”标志,让人感觉到“燕山出”一族身份特殊。


在出氏族人、现任泉港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出学渊的引荐下,我们见到了关系“出”姓来源的《燕山出氏族谱》。这本族谱较为清晰地记载了出氏一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也包罗了这一族人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衍化的过程。


据载,“燕山出”是蒙元勋臣、太师木华黎之后裔。“燕山出”尊木华黎之世孙、元末太尉纳哈出为一世祖。明初,纳哈出长子察罕因“蓝玉案”被诛,其次子佛家奴弃官隐居泉州。佛家奴担心被株连九族,便单取父亲名字纳哈出最后一字“出”字作为姓氏。出氏族人最初隐居于现在的后龙镇上西村,后又迁至涂岭先厝乡,1462年出氏第五世祖出光育再迁至现在的小坝村洪厝坑,隐姓埋名,低调行事,默默地生息繁衍。他们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蒙古族;尊纳哈出为“不归公”,又不忘本族宗祖纳哈出。同样为不忘先祖,他们把小坝村烟墩山改称为“燕山”,以表明族群的来源。


出学渊说,出氏家族脉络的传承起初只是通过口耳转述,不敢修族谱,直到明朝被清朝取代,隐居深山的出姓族人才逐渐出来。《燕山出氏族谱》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首修族谱。“文革”间,族谱成为除“四旧”活动的对象,但在族人精心保护下,《燕山出氏族谱》得于幸存,并在改革开放后重新与众族人见面。


1985年,惠安县政府组成县、乡、村三级联合调查组(当时,小坝村为惠安县辖区),深入出姓聚居地小坝村进行实地调查,对出姓族谱、家谱、宗祠府第、墓地墓志


作了详尽考察,并根据国家民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出《关于恢复涂岭乡小坝村出姓群众为蒙古族的决定》,使隐居山林500多年的出姓群众恢复为本来民族。


出氏繁衍至今,村中已有人丁2000多人。目前,小坝村是福建最大的蒙古族聚居地,蒙古族村民占福建省蒙古族总人口数的90%以上。除聚居洪厝坑及周围的自然村外,还有部分散居在仙游、厦门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在修缮出氏家庙的芳名录里,惊讶地看到有个台湾地区族亲专栏。一打听,原来清道光十三年至十六年(公元1833年—1836年),出氏多人到台湾的圭笼头等地谋生定居。现今出氏族人主要居住在台湾新竹、高雄等地。


翰林风骨,书香经久不绝


说起燕山出,不得不说起一个人——出科联。


出氏族人依溪流小水坝之地建居后,默默地勤耕苦读,繁衍子孙。至第十二世孙出科联,在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并官授翰林院检讨。


出科联字乾甫,号淑渠。他从小勤奋好学,文采斐然,18岁便中了秀才,并以制义、诗文闻名于世,在当时颇有诗名,也是颇有名望的书法家。据传,正是因为这位名士,才使得出氏源流能大白于天下:出科联在朝当官时,乾隆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趁机奏明出氏一姓的来龙去脉,乾隆帝听后亦赞叹“好个奇姓”!


我们拜访了出科联位于小坝村内的宅第——翰林第。这座三进五开间的“翰林第”老宅,静静地、安详地矗立在阳光下,屋瓦堆叠,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压砖让老宅看起来坚固如初。屋脊灰暗低调,并不张扬,舒缓地伸展于上方,两边微微翘起,鸱尾以饰。走进老宅,可见木石构砌之象。木门上端镶嵌着木质镂雕,精巧玲


珑,生动地展现了人物花草等图案。除了青石红砖,房子内部色彩之施用极为朴实,不似明清建筑之雕栋彩绘。


以翰林出科联为标志,出氏一门重焕世家门楣,书香经久不绝。出科联胞弟出梦鲤,曾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先任德化县教谕,后迁四川南部县知县。侄出调元,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


出氏族人学风鼎盛,历来把子女教育放在第一位。由于地处深山,小坝学童长期要到外村就读。提午饭上学,也成为村中上年龄的人共有回忆。为让学生能就近入学,上世纪90年代,村民持续6年多时间义务投工投劳,挖山添土,整平地,在照船山半山腰开辟出2000多平方米的平地,创建燕山蒙古族小学,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就学。现如今,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


念祖寻宗,拟建特色村寨


数百年悠长的岁月冲淡了原始的痕迹,“燕山出”居住在闽南数百年,与汉族人通婚,一起生活,他们早已习惯了用汉人的方式生活,讲起了闽南话。光从衣着打扮、耕作读书的情况来看,他们已与当地居民别无二致。民俗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是出氏族人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几个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农历七月初七、农历十月廿九等,也是出氏族人的喜庆节日。


然而,在“燕山出”聚居的地方,仍隐隐透着与周围村落不同的味道。出氏族人所有农具仍然书写“燕山出记”。而村里那些肃穆的古建筑中,总有一些细节与众不同,或留有草原遗风。在人们经常光顾的出科联翰林第边上,另有一处老宅院与之并肩矗立,就在这宅院的墙壁上,四面墙角的红砖上,均镌刻着类似一幅“满弓射箭”的图画,让人马上联想到“弯弓射大雕”的草原涉猎图景。而一些建筑上雕刻的让人难以理解的图案更令人倍感神秘,这些图案比


任何语言都更加鲜活,似乎在开口诉说着这支蒙古族后裔族群的与众不同。


村中老者介绍,“燕山出”在大年除夕没有与汉族一样,举行跨火盆的民俗活动。据介绍,这是因为点火盆是元末汉族人相约抗元的一种暗号,“燕山出”的祖先是元朝重臣,族落自然不会参与这种习俗。同样地,出氏族人在元宵节也不庆祝,因为“元宵”与“元消”谐音,含有元朝覆灭之意。


值得提及的是,洪厝坑的出氏后人不乏“返祖”现象,有些人隆生蒜头鼻,前额低而宽,颧骨突出,颜脸乌红,豪饮且性格直爽,具备典型的北方蒙古族人的形貌性格特征。


近年来,内蒙古有族群代表与小坝的出姓蒙古族后裔信息往来密切,经常组织代表前来探访,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还帮小坝村全面规划具有蒙古风情的民族特色村寨。去出氏家庙的村道沿途有些黄土裸露的护坡。村里计划将这些护坡将打造成蒙古元素的壁画,用来完整介绍这一全省最大蒙古族聚集地的由来、历史人物及传说。


今年6月,“燕山出”的族人派代表团前去内蒙古,希望通过挖掘“马背上民族”的遗风和特色,最大限度展示这支蒙古族后裔族群的草原文化,既是为了溯源认宗,也为福建丰厚的民族文化宝库再添一份珍宝。

2016-08-23 福建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