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事儿】东浮桥菜市,旧时天津最大蔬菜批发地

 汐钰文艺范 2016-08-30

 

曾经有位作家说:“了解一个地方风土人情最深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逛逛菜市场。”清晨或休息日,拎上菜篮,到菜市场溜达一圈,跟熟悉的菜摊老板聊上几句,买一篮蔬菜瓜果,回家亲自下厨做几道好菜……这或许是对老百姓而言最踏实、舒服的生活场景。生活味、人情味十足的菜市场,不仅是很多人过日子的一个重要去处,也成为不少地方充满吸引力的一道风景。然而,如今随着超市、电商的发展,传统菜市场已经受到挑战,这个最具城市味道的场所,前路并不可知,但它们的过往却清晰地记录在城市的记忆中。


如今的天津,有无数菜市场散落于居民集中的区域,但在旧时天津,有这样一处菜市场,它集中了众多菜农商贩,几乎全城百姓每日的蔬菜供应都是从这里购买,这个被天津文史学者一致认为的“起源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菜市场,就是东浮桥菜市。它是旧时天津的蔬菜贩卖地,也是那时的天津最有生活味道的地方。


 

 

“天津开埠后,社会繁荣发展,有西郊的翟姓农民约集该村一些菜农,夜间打着灯笼到东浮桥一带宽敞的地方进行蔬菜交易。后来,近郊一些地方的菜农也都来此销售蔬菜,并形成蔬菜市场。东浮桥一带因邻近旧城,水陆交通发达,使其逐渐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蔬菜批发市场”



旧时天津卫的一天,是从东浮桥菜市开始的。晨曦微露之时,运河畔刚刚卸船的“露水菜”水嫩新鲜,菜农或菜商将其搬至东浮桥一带进行售卖。此时,天色渐亮,从城市四面八方会聚来的菜贩在这里批发蔬菜,而后推车或挑担至城里售卖,也有早起的老城居民,趁遛早之际来此,在品种繁多、价格便宜的蔬菜中,挑几样还带着露水的菜,回到家里,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这是上世纪前50年里东浮桥菜市的生活场景。


所谓的东浮桥,就是如今的金汤桥。因为那时金汤桥尚未兴建,东浮桥是用木船和木板搭成的一座浮桥。《天津通志·民俗志》里这样介绍东浮桥菜市:“天津开埠后,社会繁荣发展,有西郊的翟姓农民约集该村一些菜农,夜间打着灯笼到东浮桥一带宽敞的地方进行蔬菜交易。后来,近郊一些地方的菜农也都来此销售蔬菜,并形成蔬菜市场。东浮桥一带因邻近旧城,水陆交通发达,使其逐渐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蔬菜批发市场。”


据文史学者徐凤文考证,东浮桥菜市形成的年代还要早些。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江萱所绘的《潞河督运图》上,就有东浮桥“大车小车络绎行”的场景。在《潞河督运图》中,东浮桥上即有十几处在浮桥上摆摊的小贩及往来的行人,除了靠近河北(当时叫河东)一侧正在过船开启的两艘大木船,还有11艘大木船,这与东浮桥由13艘大木船联缀而成的文献记载完全一致。


据徐凤文记述,最早,菜市经营者都是自产自销的菜农,这些菜农在家里把菜整理好,才拿到菜市交易。当时韭菜论“捆”,一捆5斤到10斤不等;御河白菜论“泡”,一泡10斤、15斤或20斤不等。这样一来,计量方便,秤都不用带了。



旧日的蔬菜市场杂乱无章,不管是西郊、东郊还是外县的菜农,来到天津卫的东浮桥菜市,首先要“闯三关”,到了民国年间,东浮桥菜市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天津第一批蔬菜中间商随之出现



早年的东浮桥菜市都是“野摊子”。据《天津通志》记载,旧日的蔬菜市场杂乱无章,肮脏龌龊,经营尔虞我诈,一些菜商时常将损失转嫁给菜农,为求得高额利润而施展种种手段欺骗农民、买主,还使用空心秤、大秤小砣、踩筐绳等花招。


徐凤文记述:早年间,不管是西郊、东郊还是外县的菜农,来到天津卫的东浮桥菜市,首先要闯三关。第一关是脚行,只要有乡下来的运菜船、菜挑子靠岸,照例每一挑子先给脚行交“例钱”,即使是自己卸货也得给脚行交钱。如若不给,立时便有横灾,轻者把青菜给“祸祸”了,重者人被打一顿,永远不得在此交易。不仅脚行混混们随便拿用,后来小孩见了菜挑子也不放过,随手抽几根大葱、抓几棵白菜。第二关是代理户,不论你花费多寡、成本高低,代理户全不管,一律“货到街头死”——听代理户的定价。第三关是赶羊户,天津人管没事由儿还满世界乱转悠的叫“打油飞”,这些“赶羊户”多是“打油飞”的“耍儿”,也有不少是由肩挑卖菜或卖鲜货的小贩转化而来。


到了民国年间,东浮桥菜市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据文史研究者高伟介绍,那时的东浮桥菜市开始有了“坐商”,河边上开始搭建各色临建小屋,开设专门经营蔬菜的店铺,收购夜间到岸的新鲜蔬菜。此举极大地方便了近郊的菜农,也造就了天津第一批蔬菜中间商。


较早的批发蔬菜店铺有双春和、魁发顺、玉发号、万和成等,至“七七事变”前,蔬菜瓜果批发业务已扩大到河北、东北各地,其经营品种也十分丰富,菠菜、韭菜,茄子、黄瓜、辣椒、土豆等应有尽有。后来又增加一些“洋菜”,如西红柿、卷心菜等也有批发。天津租界内的英国菜市、法国菜市、意国菜市、奥国菜市、日本菜市等,也都到这里采购蔬菜。


有些蔬菜还在这里创出了品牌,如被称为年菜四珍之一的韭黄、小刘庄的青萝卜、静海的菠菜、葛沽的黄芽白菜、霸县的北瓜等。据《天津通志》记载,大概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这里已有“坐商”百余户,菜市也延伸至张自忠路、荣吉街口等处。


那时的东浮桥菜市,已是天津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因为蔬菜批发的生意,东浮桥一带相继盖起了土坯房和板房,蔬菜批发商也纷纷租房开起了大菜行。据文史研究者李长平介绍,旧时一些大菜行都有清政府发的“牙帖”,即营业许可证。过去的菜行既垄断着蔬菜的市场价格,还控制着菜农与菜贩买卖双方的交易权,即俗称的“手托两家”。


城外的菜农把蔬菜运到菜市后,必须交给菜行来定出价格,菜农同意后,由菜行“掌秤的”称分量。货款是由菜贩先将钱交给菜行,菜行扣除佣金后才给菜农,卖家和买家中间不见面。菜行之间价格不公开,在买卖双方议定价格时,采用“手势”来确定。“手势”又称“袖里吞金”,交易双方在衣服袖口里用拉手指做出不同姿势,来比划价格多少。讲“市语”,是以特殊的暗码代替数字,外人即便在跟前,也看不清楚、听不明白实际价格是多少。当时,菜行都是做批发生意的,并不零售。



与东浮桥菜市关系紧密的另一群人是卖菜的小贩,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会到菜行去批发蔬菜。小贩买进菜后,就走街串巷,沿路叫卖,那一声声卖菜的吆喝,也成了很多天津人儿时的记忆



《天津通志·民俗志》里记载,老天津卫菜贩子的叫卖声颇具乐感,光喊萝卜、白菜、茄子等菜名枯燥乏味,经过“谱曲”的菜名似乎形成一种唱卖,合辙押韵,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叫卖者还用大量的形容词、比喻词修饰菜名,如“萝卜赛梨”“水灵灵”“鲜嫩”或“顶花带刺的黄瓜”之类。卖菜人的吆喝颇具穿透力,就像售卖的青菜一样,要的是个鲜活劲儿。


东浮桥菜市于上世纪5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1954年,原废弃的北运河河道被掩埋成道,市政府把医院路至天纬路的一段旧河道辟为‘金钟路蔬菜批发市场’,把东浮桥菜市迁到金钟路蔬菜批发市场。在金钢桥的东侧修建了新的蔬菜码头,在市场口修建了大型的地磅房,天津蔬菜公司的调度室就设置在市场里,实现了现场调度、全市集散的新型管理模式。至此,东浮桥菜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高伟介绍说。


如今,昔日的东浮桥成为现在的金汤桥,而那时每日上演着城市百态的菜市场,如今则是城市中心的一处景观地,周围高楼林立,日日呈现大都市的现代与繁华,旧时那些买卖众生相,都已湮没在一座桥的百年年轮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