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兵法(2):好领导需有四种智慧:专业、识人、指挥、应变

 永续智慧馆藏 2016-09-01

今天接着讲《管理兵法》。将有五德,首推其智。智,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专业之智;第二,识人之智;第三,指挥之智,第四,应变之智。下面分别说一下:

专业之智:

在企业里面,在团队中,一个人胜任领导,不一定是其“全部的”智力超群,但必然是要有一定的“专业之智”,也就是说你得先懂专业,然后下面的人才能服你,你才能取得下属的信(智是信的基础)。领导的专业智力不行,往往会把下属带偏,走上失败的道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一个不专业的领导,也很容易被下面的专业人士所蒙骗。比如一个领导要做个项目,手下的员工计算了一下,报了价100万,实际上只需30万能搞定,其中70万就被黑掉。无专业之智的领导,被算计也属于正常。

识人之智:

孙子在《势篇》中说,“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要做到“择人任势”中的“择人”,就得先识人,知道这个人能做什么,最大的能耐是什么,能不能干好这件事。而领导凭什么去判断一个员工能不能胜任某项工作?凭专业之智。领导自己要先懂得,这个事情该怎么做,需要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最佳方式,然后才能通过员工的做事方式来判断其能力大小。识人之智,前提在于专业之智。

指挥之智:

指挥,就是调动下属去做事,简单来说就是分任务,分责任,分利益。不要觉得这个事容易,能把猪肉分公平容易,但能把猪肉分得大家心里都满意不容易。怎样能让下属都满意,就是指导员的能力所在。指挥的最高境界:分配任务就是分配利益!让下属抢着跟你要任务,完成任务就能得到利益,给部下养成这种习惯,形成这种风气。这个就是利益捆绑,在以前的章节里面说过,这个不太熟悉的可以回顾一下。

应变之智:

指挥行动中,肯定有急变之事,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者有应变之智。能应变,还在于专业纯熟,前提还是在于专业之智。应变,不可强求,有些领导是以不变应万变,也行。

智,其实是信的基础。无智的领导,永远不可能取得部下的信任。

诸葛亮对信将的定义,“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赏的时候不拖延,刑罚的时候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这就是信将。做领导的,有奖有罚,但如何有奖如何罚如何评判奖罚标准,都是需要智在底。

杜牧注解《孙子兵法》,说到“信”,就是这几个字:“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西点军校有一条对领导力的要求——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有能力让对方清楚这一点。这几乎就是对“信”的完美表述。下属为什么会服从你的领导?因为你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因为你有能力让下属明白——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只有服从你的领导。服从领导的本质是服从利益,如果你不能代表他们最大的利益,他们就会不信任你。从信任到怀疑,一旦埋下了怀疑的种子,领导力就会下降。所以,直属领导必须要经常跟下属打成一片,经常给下属一点小恩小惠,让下属尝到甜头。

另外一点,这个信是取得部下信任,而并非是取得敌人信任。对自己人要信,对敌人不可能信(不仅不要信,还可能要诡),这个要有区分。

兵哥说:

每天早起半小时分享兵法心得,或可赞赏一二。

看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帮助?

顶多有某些启发,肯定不会有特别大的帮助。

我们不能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改变命运,也不应期望一个启发就能年赚百万。

但每天看一篇好文,每天得一个启发,或许就能。

不经历风雨,不可见彩虹。

一篇文章所能解决的问题有限,真正的成功还需脚踏实地干起来。

那么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探索兵法之奥秘,研习制胜的韬略。

ps:更好的思维,更好的自己。跟着兵哥读兵法,用知识武装大脑,用兵法创富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