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器物 学习篇 [三]

 心享玉德 2016-09-01













玉器图像资料反映的良渚文化时期的信仰系统和宇宙观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主要内涵,良渚文化玉器所反映的当时信仰系统或宇宙观,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李新伟曾归纳地认为“天圆地方”的概念应是宇宙观的产物。他从先秦文献资料出发,阐述了当时流行的宇宙观就是“天圆地方;天有多重,绕天极而转;天地间有维,柱相连”,从凌家滩玉版、良渚琮璧、红山勾云形玉器、龙山牙璧等无一不是这一宇宙观的反映,这是一篇集大成的论著。笔者需要补充的是,除了琮璧所反映的当时宇宙观之外,主宰良洁文化玉器的神人兽面像及其演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宇宙观进步的轨迹。

 

1.凌家滩87M4:30玉版为代表的形式,以八角星纹为中心,以环璧形的重圈为载体,已经具有了“八”和“四”的基本;

 

2.兽面像、神人兽面像与琮开始出现;

 

3.佩戴介字形冠的神人和兽面像的复合图像成为主流;

 

4.作为介字形冠最形象的玉器—冠状器,向台形玉器发展;

 

5.介字形冠的尖突和台形玉器的顶端,伫立的鸟是最高的层次。

 

简而言之,就是三重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凌家滩87M4:30玉版图纹和琮璧、神人兽面像组合为代表;第二层次是介字形冠及其表现—冠状器、台形玉器,以及三叉形器;第三层次即位于介字形冠顶的侧立鸟形象(5-16)


 

如果把〔神人〕兽面像视作良清文化时期冠冕的基本内容,那么这三个层次-“兽面像·介字形冠·鸟”的形式,与大汉口文化晚期所见几乎一致。

 

如尉迟寺T2318:7鸟形“神器”,其鸟立的下部形制就是凌阳河79M 17:1大口缸图符的真实写照,如同介字形冠尖突一样的尖端上部伫立鸟,与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人藏的“鸟立柱形玉饰”完全一致如果再回头看尉迟寺M177:1大口缸的图符,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更为密切了,其中心的介字形冠尖突上方是“日·月”或日·鸟”主题,与良渚文化相比,只是少了兽面像这一层次(图5-17)。


 

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从图像资料所反映的信仰系统上看,似乎有断层,日照两城镇和朱封M202冠饰,以及之后广泛成为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夏纪元时期的戴冠神人,其中的发展细节还不是特别清楚,这是今后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完·


良渚文化自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现以来,已经70多个春秋了。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许许多多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今良渚文化已经闻名于世界,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与良渚古城的发现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采编自  方向明  著《神人兽面的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