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到底怎么量才科学?教你正确量血压

 平淡人生a9 2016-09-03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测量血压是每日的“必备功课”,但大多数朋友在测量时,都会遇到这4大问题,到底怎么量才科学呢?看完您就会自有答案。

坐着量,还是躺着量?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坐着量。

因为卧位血压与坐位血压理论上有一定差值,主要是测量血压时,需要“三点一线”,即心脏、肱动脉和血压计 0 点在同一水平,但是卧位时,由于为了保证“三点一线”,可能会使血压计侧弯导致读数误差。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卧床患者,则统一躺着量为好。如果采用卧位与坐位姿势交替测量,会产生较大误差值。医学研究证实,由于重心的改变和流体力学的关系,90%以上的成人,卧位血压比坐位血压要高8-20mmHg。

用左手,还是用右手?

建议:最好用右手!

由于右肱动脉为主动脉第一分支,左肱动脉为第三分支,因此与左手相比,右手才更接近主动脉侧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因此,临床上目前普遍以右手血压为主。

健康成人左右手血压会有 5~10 mmHg 的差异,约有 20% 的人,左右上臂血压差>10 mmHg,因此建议您在第一次测量时,左右手都测一下。如果差异不大,下次测量时以其中一只手为准就行。如果发现两侧血压存在较大差异,则应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为准,并且在观察血压变化时,以固定的手臂为准。

但若左右手血压差异持续 >20 mmHg 时,有可能是血管病变的表现,此时应及时就诊,请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吃药前,还是吃药后?

不同情况,对策不同。

清晨:服药前测量。高血压患者在起床后0.5-1小时内,在服用降压药物前就应先进行血压测量,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血压在一天中的最高值,从而预测血压是否在全天24小时内均得到平稳控制;同时,也能判断出目前所选择的降压药物,是否能长效覆盖24小时,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的依据。

吃药前后均测量:刚开始药物治疗时,患者并不清楚血压峰值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因此要多次测量血压,得到一个详细的变化曲线。当得知峰值出现时间后,应选择在峰值出现前 2 小时用药,避免出现峰值。 因此,服药前测血压目的是为了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而服药后两个小时左右监测,则是为了观察药物效果。

吃药后测量:已经确诊了高血压,并长期服药者,此时测量血压主要是为评估服药后血压控制情况,以便进一步调整降压药,所以此时应在吃药后测量。

人工测,还是电子测?

家庭测量,建议使用电子血压计。

目前,家庭中常使用的主要有台式水银血压计和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两大类。对于两种血压计的准确性,并没有研究发现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差于台式水银血压计。

台式水银血压计中的水银对人体和环境有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水银泄漏,并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清洗和校准。

而经过国际标准验证的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可以自动提供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测量时间,操作简单,可减少因为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而且它还能帮助我们储存数据,供以后分析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