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大伦:心脏病什么的 分清阴阳就不用怕

 Gerenyinsi 2016-09-03

罗大伦:心脏病什么的 分清阴阳就不用怕

Δ 罗大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一个病例,这个患者是我的亲属,六十多岁,男性,这个病说起来很有些来历,而且,它也让我对我们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在北京的时候,这个患者就来过电话,叙述的病症是心脏不好,胸闷,喘不上来气。有一天从楼下走回家,突然嘴唇变白,胸中无比难受,呼吸困难,于是就叫了120急救车,到医院里住院若干天,但是问题没有最终解决,最后只好回到了家里。

用长途电话给我打了几次,我都觉得不了解病情,无法下手。这次回去,我只有登门看看,到底是什么病,这么严重?一看之下,也是大吃一惊——就是6月份的天气,只见他穿了两件裤子,长袖衣服,双手抱肩,显然是很冷。我给他诊了脉,脉象缓,重按无力,舌质淡白。到这个时候,我就排除了真热假寒的情况,基本可以认定这是个寒证了。

最明显的是这位的手,手指都发青了。我用手一摸,手冰冷,中医说“手青至节”是很严重的情形——大家可能还记得李东垣当时看一个孩子,医生想用承气汤泻下,李东垣判断为阳气虚,马上就煎熬了附子和干姜。

说回这个病人。药还没有煎好,他就开始爪甲变青了。我当时问了他的治疗过程,原来,在我没有回来之前,他患病后先去的是我们那里一个西医医院。入院后检查,说是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于是就开始点滴,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开始使用(我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药)。

没有什么改善,于是出院,去了我们那里一个中医院住院,这个中医院无比的现代化了,进来医生一看,心脏不好?活血化瘀,于是就又开了很多的点滴,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这是现在的中医院的思路,就是中药,用点滴来打。

结果若干天后,不但症状没有好,而且还有加重,具体还出现了不能睡觉,每晚烦躁胸闷,只能睡两个小时,同时没有胃口,每餐只能吃几口饭这样的症状。

当时给我打了电话,我就推荐了该院我认为不错的一个医生,结果患者去了,该医生拒绝开药,说开不出汤药了,去西医医院开点治疗心脏的西药吧(估计当时患者听完都会觉得自己要完了) 。于是又去了西医医院,西医告诉要做冠状动脉照影,还要做好下支架的准备。患者听了,就回家了。

这个时候,我回来了,看到的就是刚才的情景:患者穿了双重的衣服,在屋子里感觉很冷。已经连续三天基本没有睡觉了,基本没有吃什么东西,精神衰乏。

当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在中医里面,是一个很容易诊断的阳虚之证,所有的指征都有了。

前面的西医我们就不说了,人家本来就没有寒热阴阳这个理论,所有的人来了都是那些药。我们管不了人家,可是我们的中医院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这里面甚至包括博士生导师级的专家,当时还问患者“是否入组”(入组就是把患者纳入观察小组,进行临床观察来搞科研),很明显心里还想着搞科研呢,可是为什么不分阴阳,难道对心脏病就只知道一个活血化瘀?这样的入组有意义吗?

我当时看到患者的手指都青了,心里很后怕。如果我不来,这些人继续用点滴打,不知道什么结果呢?

于是告诉患者家属,赶快用一段葱白,然后放入两调羹的白酒,用一杯水熬,开锅后五分钟就喝,这个马上喝。同时,开了吴茱萸汤,这个方子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一个方子,用来治疗阴寒过剩之证的。

开完了方子,因为还有事情,我就告辞了。他们自己喝了药。 第二天早晨,患者告诉我,昨天晚上睡足了八个小时,这些天的觉都补回来了,同时早晨开始吃饭,喝粥吃了一点馒头。

以后这两天,睡眠都很好,胸中烦躁已经消失了,自己已经走出家门去溜达了,我特别问了一下,手已经变暖了,脚还有些凉,我准备着两天再给他开个方子。

这个病例很典型。对于心脏病,我们也要知道,它也是要分阴阳的。无论怎么瘀阻,但是都会有寒热的因素在里面。有纯粹的阴虚的,舌红,口干,心里烦躁,但是也有阳虚的,所以这个病的调理和其他的病一样,证型很多,但是最起码的,我们要分出阴阳。

如果有朋友心脏不好,那么在保养之前,一定要找个中医,分析一下,到底是属于哪个证型,然后再定期地来对证补养,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如果期望有一个包治一切的神药,那就出问题了。

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这个问题,认准一个药,就敢吃下去,这是不对的;也有很多药的厂家,敢说自己的药对所有的心脏病都有效,这也是不对的。

现在中成药最大的问题就是,本来你只能治疗一个证型的病,却把自己说成是能包治该病的神药,这是不符合中医的原则的。

这个病例,让我反思了很久,我不知道现在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如何,如果是把中医都给结合成只会打点滴了,那么这个结合是很失败的。

我现在回想我宣传中医的那一年,尽力了,大家听了我的故事,也都觉得中医不错,可是很多人就此去看中医,却效果不理想。

所以,我在这之后,一边向老百姓普及中医知识,一边要给中医师介绍中医思路,其实我的学问是不高的,我自己也有迷惑的时候。

但是我们中医文献里面的学问可大了,我可以通过介绍古书来推广中医。现在很多人都不读古书了,其实古书里面治疗的思路丰富极了。

我这个医案里面的用到的吴茱萸汤,就是一个很精彩的方子,只要认真的翻翻《伤寒论》,就该会用这个方子,也就不至于对所有的人都打点滴了。

附:肝气不舒引起的失眠泡脚方

因为情绪不佳引发的失眠曾经有位从乌鲁木齐飞来看诊的女士说她半年没有睡觉了,我说不可能,因为人如果不睡觉,几天就该崩溃了。很多失眠患者声称自己几天未睡觉,医学专家对他们进行过仪器检测,发现他们其实都不同程度地睡眠过,只是他们没有任何记忆而已。

这位女士,当时我判断她是情绪不好引起的,我判断这是因为情绪引起的,中医叫肝气不舒,于是建议她用张仲景的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用这个方子泡脚,每天舒理肝气。

几天后,我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那位女士特别开心,用了五天,已经可以每天睡眠五个小时了。后来又过了大约十天,再来电话,说她已经彻底痊愈了,特别强调,是真的痊愈了。

失眠治愈方的奥秘是什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的大致组成: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生姜、大枣。这个方子是小柴胡汤加味而成,专门调理少阳不和,肝胆失调,气火交郁,心神被扰。

原方调理的是:少阳病之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等症。

这方子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龙骨、牡蛎镇惊潜阳,起到收纳心神的作用;桂枝通阳化气,疏解肝郁;茯苓泻三焦之水,补脾安定中焦;大黄泻内结之热。

肝郁的情绪为何用此方?这个方子我主要用来疏解不良情绪导致的肝郁的,也就是说,主要用来调节情志失调的。

为什么用这个方子呢?

当年我看伤寒医案的时候,发现这个方子的很多病例,都是调理神智失调的各种情绪问题的,尤其是情绪失控的。我当时想,现在人岂不是人人如此?于是慢慢探索,最终确立了一个大概的加减思路。

失眠泡脚方的组成(孕妇禁用):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制首乌6克。

失眠泡脚方的使用方法:熬四十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二十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有些严重的身体失调,口服和泡脚结合效果更好,但是如果需要口服,需要请当地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稍作加减,但是口服要加上生姜和大枣,我一般推荐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掰开)。

一般情况,如果确实是肝气不舒引起的失眠,泡脚后会感觉明显,容易睡觉。但是,这个方子确实不是安眠的,它是疏肝安神的,睡眠转好,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舒心养肝血泡脚方

你有情绪郁结吗?测测看!其实,很多人的身体问题,现在看似与情绪无关,但是仔细询问,都可以找到几年前的什么情绪郁结,现在觉得情绪没有事情了,但是身体一直没有调整过来。

这种情况,中医会通过身体的症状来分析,是否是身体仍然有郁结,我觉得基本的症状是: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好、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心烦容易发火、心烦容易生闷气、有恶心反胃的感觉甚至呕吐、胸闷心悸、肋骨两边有胀痛的地方、失眠多梦。这些症状里面,您对上的越多,说明越严重。

此时,舌头的形状往往是尖尖的,正常的舌头伸出来,应该是椭圆形的,这种人舌头一伸出来,往往是一个尖尖的状态,又尖又长。这是我判断的一个主要方向。

如果失眠严重的人,我会建议他晚上除了泡脚,可以加服中药。

失眠泡脚方的组成(孕妇禁用):山萸肉六克、五味子三克,熬水,用此水冲服炒酸枣仁粉三克。每晚服用一次即可。这是养肝血、安心神的思路。

但是,这样的方子,我们不能用一辈子,一般情况就见效一时而已。真正调理我们身体的,是我们良好的心态,是我们与人为善的修行,我们只要处处与人为善,心怀慈悲,就能心态开朗,气血通调。

所以,真正让自己健康的不是草药,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正安聚友会,如有疑问烦请公众号留言。

欢迎关注“国医健康荟”

一键拥有优质养生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