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海湾微课| 刘宪: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刘淑姿 2016-09-04
心海湾
2016-8-22心理讲堂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主讲人:刘宪
刘宪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研究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专业第一批本科生,朱建军教授入室弟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355北京市青少年服务台专业心理志愿者,政府心理健康项目负责人,四叶草心灵成长工作室主创之一,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培训及督导老师。

镜映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持续很久的一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去看待它和理解它。镜映这个词其实最早是客体关系心理学提出来。客体关系是在精神分析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次转型,它完成了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理论的内驱力模型转移到了关系模型,是精神分析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转向。刚开始就如我们所知道的,精神分析讲的是内驱力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从最早的精神分析看来,所有东西都离不开我们内部的一种驱动力,一种本能。不管是生本能也好,死本能也好,还是性本能也好还是利比多的驱动,所有的心理问题或者说一些心理活动,根源都来源于这种本能驱动。这就是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个观点,但是客体关系心理学不这么认为。客体关系心理学最早的先行者有克莱因、温妮科特、费尔巴哈等一些早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他们更多的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或者和弗洛伊德学生同时代的那些人,他们就认为内驱力重要吗?也许很重要,但是,比内驱力更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不仅仅是内驱力的推动,人们更多是想寻求一种关系上的一些认同、一些连接,也就是认为关系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这也是精神分析一次最大的转向。甚至是到后来,客体关系后边,又一次转向,就是从客体关系到自体关系的转向。但是到现在为止客体关系的研究或者客体关系对人的探索依然是方兴未艾,就是它依然处于探索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过时了,并不是一个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理论取向。现在,客体关系的研究依然在往前推进着,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依然在客体关系这个框架下去探索人的心理现实的心理学家。

当然说到这,其实就要提到另外一个基本问题了,也就是说心理理论到底对我的心理成长和对我们的心理现实的探索,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不管是精神分析,不管是行为主义,不管是人本主义,不管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第四思潮、不管什么超个人主义,种种,所有一切就没有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可以完整地描述哪怕某一个人的心理现实。更不用说,有一种心理学理论能够完整的描述所有人的心理现实,或者说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不可能,不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我们其实对心理现实的探索,从某种角度说就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现在也许在物理学上的探索,对宇宙探索可以自由的穿梭太空,可以登陆火星,现在登陆不了火星主要是经费问题,技术上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对心理现实的探索,相比于我们对外在的成就来讲,真的是偏狭隘一些,或者说偏简单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一个心理学的理论,很有可能是在某一个理论假设下,或者在某一种理论视角下,是用它独特的或者它认为能够切入人的心理现实的方式去看待、去研究、去描述,甚至去预测人的心理现实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的。更主要是一个视角的问题,并不是心理现实的本身就是阐述一个真理,这种真理在心理学中目前是不存在的。所以任何一门心理学理论,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比方说在客体关系上看重关系的重要性,比方说镜映就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它描述了这种特殊关系最早开始的起点是什么。
有时候我吹牛说我有可能是意象对话圈里最会讲段子的人,也可能是段子界最能研究心理健康的人,所以今天就起了一个标题党的题目,叫“人生只若初相见”。其实真的是这个样子,镜映在客体关系的角度上看来就是一种人生的初相见,就是最初的相见,这就是镜映。也许这个初相见的东西会影响我们一生。人生就在初相见的那一瞬间,也许就定格了我们一生的一种关系的基调,一种关系的反映模式。很有可能真的是在影响我们,所以镜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或者说也许在潜意识层面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作用的一个心理模式。
再回到客体关系角度来讲,我们用关系的模式这样一个视角去看待心理现实,那么就会发现很多主客体关系,尤其是一些早期的主客体关系有可能是非常久远地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是你说这是心理现实的全部吗?我觉得其实不一定。也许换另一个视角、换另一个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这个心理现实,也许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解读。比方说在自体心理学看来,它就有其他的解读,就不仅仅认为是主客体的关系了,也许就是自体和我的自体表象、我自体臆想出来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了。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讲自体心理学,所以我们就一笔带过了。我们还是在客体关系的话语体系下,看他们怎么研究这个心理现实。

所以说理论更是我们前人探索的地图,如果我们爱打游戏的话,就知道有些游戏有一个探索地图的过程,所以心理学理论特别就是前人探索的心理地图。那么我们有这样的地图在手,也许我可以尝试探索我的心理现实,或者等我成长好了,可以尝试去探索集体无意识,这样的地图就可以有指示作用。有了这样的地图在手,我们就会更少走弯路,或者就知道哪条路我走起来会相对地更符合我心理现实的基本需求。但是地图永远是地图,不能代替我们走,理论再多,知道得再多,其实体验了,成长了,还得是自己在走的这么一个过程。如果自己不走,我拿着地图在手,就知道人的心理现实是什么样子的,就是纸上谈兵。但实际上我自己没去走,一步也没在我心理现实中去体会,我觉得这样其实对自己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你懂得的理论再多又什么用呢?所以大家在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读点理论,或者学理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做自我体验、自我成长,用自我经历的方式去体验理论说得对不对,或者说成长到一定程度,比较费力,也需要理论的指导,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所以我讲的镜映也是一样,它不仅仅是个理论,也有我个人的体会,也许和纯粹的客体心理学家讲的客体关系中的镜映理论不同。我希望大家知道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后可以多去探索,这样对镜映本身的感受会体会得更透彻。
我们都看过《大话西游》,我常常在意象对话初级班和培训当中,经常会拿《大话西游》当中的一些场景或者所表现出来的和意象对话相关的一些镜头,来去解读意象对话的基本方式和基本的一些价值观。比方说在《大话西游》当中最著名的一个桥段,就是至尊宝拿着那个月光宝盒一次一次地回溯,一次一次跳转到白晶晶自杀的时候去看,白晶晶到底为什么自杀?我们知道这其实就是非常简单的意象对话的一个技术,就是回溯或者说倒带子。我们不断的回到当初的意象场景当中,去看最初发生这个问题、发生心理能量固结、发生一些创伤时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到底是什么样子?心理学术语上我们有时候一般把这种回溯的过程叫做退行。

在我学习的时候或者我自己体验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退行的话,让我退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一个头?就是我是需要退到十二岁的时候,青春期刚开始发生的时候?还是说我退到七岁的时候?还是退到我五岁的时候?还是退到三岁的时候?还是什么时候?当然对成长来讲,这个回溯的过程是逐步的,先退到十二岁,然后再退到七岁、再退到五岁、再退到三岁甚至是婴儿期。但是其实在精神分析、在客体关系的话语体系之下,他会认为退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退到最开始、最初的、最基本的那个点上,那才是个头。在他们看来,哪个是最初的那个点呢?克莱因就会认为回到最初的那个点,就是婴儿出生之后,从母体产出之后,跟妈妈之间建立关系,这个就是最初那个点。这个最初的点、最初的这种关系、最初的母婴关系,就会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了婴儿一生的关系模式,和自己的一些性格特点。
镜映,如果我们要是从字面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么就像是像镜子一般去映照某某人的感受。也就是不管咨询师也好,不管是妈妈也好,不管是自己的老公也好,我们说镜映到别人,就是说我能否象镜子一样,完整地不带任何价值观评判的(就是价值中立)、不带任何主观评判的状态,完整地把对方的情绪、情感反映出来,这是它的字面含义,但是这样的状态实际上是很难做到。但在克莱因看来,他就会认为其实最早期的,就是刚刚出生时的婴儿和妈妈之间那个点,那个时候的妈妈也许真的是具有这种先天的、就像是印刻在母亲本能当中的一种能力,她能够完整的、清晰的、不加主观情绪地去镜映她的婴儿。在后期看来,克莱因也许有偏颇之处,但是其实也会认同于他的这个看法。他认为,在生下婴儿之后,在妈妈的心理现实中,那个时候的妈妈其实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就是她不是一个很正常、平常的状态,应该是一种母亲原型和母性的某些本能被激发之后的一种应激状态。那样的情况下,母亲对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的反应真的是能够做到很真实,很直接、没有偏颇,没有主观臆断的状态。但是这个前提是克莱因所说的那个好妈妈,他会把好妈妈和坏妈妈区分两种:好妈妈和坏妈妈,再往前推,他还会把好客体坏客体用更直接的一些术语来表达,就是好乳房和坏乳房。这里只用好妈妈和坏妈妈来表达镜映的关系。
那么现在这个话题分成两部分去体会它,感受它,或者是在克莱因客体关系的理论体系下的两个方面去体会。第一个就是从妈妈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自己去体会。有一个婴儿从她的身体产出了,当她看到这的确是跟她血脉相连,然后是她身上孕育了十个月生产出来的一个、这一生和她血脉直接相连的这个婴儿的时候,母亲会出现一种很原型化的,内心完全被一种情感充满着的状态,克莱因给个术语,母亲会出现一种叫做“全神贯注的爱”的阶段。这个时候,母亲对婴儿的那个状态、那个感觉,在这样的瞬间,她好像没有我了,她会把自己的身心、心理现实完全地对婴儿放开,完全和婴儿的心理现实去共同的跳动去感受,完全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从理论上说,妈妈是一个应激状态,她全神贯注地把自己的心理现实、心理能量投给婴儿,眼中、心中,完全只有那一个婴儿最直接的感觉和最真实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的体会是一种特别的、充满了爱的感觉。这样的感觉男人如果心理成长到这个程度,愿意和原始能量链接的话,也是可以体会的。但先天条件和生理条件所限,的确没法亲自做到。所以一个好妈妈在那个状态中,是最有爱的状态,当然只是局限在她和婴儿之间,就是说这个时候母亲的心理现实、心理现实中的感受,甚至说有时候都不是被她自己的心理感受充满了,她是被婴儿的心理感受所充满的。我们知道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当孩子在母亲子宫内孕育10个月后,涉及一个问题。克莱因有个观点,人类意识的起点或者对人关系的起点是在镜映的时候,也就是婴儿出生的最初时刻,但是后来的客体关系心理学者包括上过朱老师意象对话高级班的知道,意象对话最前端的研究就会发现,包括后现代心理学把它更往前推了,当时克莱因也不否认,只是他把重点放在镜映以后了。就是说我们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妈妈和婴儿的心理链接不是在产出之后才有的,其实婴儿在妈妈肚子里孕育的时候,靠什么来感知外界的东西?婴儿靠什么感觉情绪、情感、听觉、触觉呢等等,他其实只能靠妈妈给他传递这些东西。就是妈妈看到了,也许就是婴儿看到了。为什么说也许?因为我还没有回溯那么久,我还不能看到我当初在子宫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所以我还不大知道婴儿能否通过妈妈的眼睛看到什么。有个东西挺肯定,就是我觉得婴儿在子宫里,他的听觉和触觉是通过妈妈得到的,妈妈听到什么,婴儿也能听到什么;妈妈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婴儿其实也能体会到。这时候,婴儿的感觉是被妈妈的感觉所充满,在母体里,在子宫里,婴儿的某些感觉是被妈妈充满着。那么生产之后,发生了一个置换,妈妈的感觉被婴儿充满了。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现在我们去体会如果我是那个婴儿,当我生到这个世界之后,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认识自己。这里要说一点,我自己对自体的一个理解,我认为,有可能在婴儿产生之后,婴儿有自体的状态,自体是他独有的一个心理结构,但很有可能是有结构、无内容的,也就是说,婴儿生下来有自体的一个基本结构,但在这个自体基本结构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属于他自己的内容所充满。因为他自己是空的,所以他会自发地需要一些内容来填充。那么他们怎么用什么方式填充自己的内容呢?他怎么样认识自己呢?其实如果我们能体验到这,感觉到这,答案是呼之欲出的,也就是说婴儿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是没有办法对自己产生自我认知的,也就是说婴儿只能通过妈妈这个客体来认识自己,妈妈是婴儿认识自己唯一的通道和对象。当他看到妈妈的脸色、看到妈妈的心理状态的时候,体会妈妈的状态的时候,他就认为妈妈的状态这就是我的状态。这个情况下,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好妈妈,什么是坏妈妈。当然这个好妈妈和坏妈妈都是借助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名词。

什么是好妈妈?什么是坏妈妈?一个好妈妈就是最早期的镜映对婴儿做得好的妈妈,婴儿看到妈妈的状态其实是妈妈对婴儿状态一种完整地、不加自己任何的情绪、不加自己任何喜好、不加自己价值观的完全的镜映。在婴儿的自体当中,被填充的内容就是他真实的感受,所以婴儿最初的自体就完成得很好。坏妈妈呢,就是没有办法去完成良好的镜映过程,就是不能如实地、准确地、清晰地、去反映婴儿的状态。坏妈妈有可能把自己的心理感受覆盖了她对婴儿全神贯注的爱。婴儿看到的就不是婴儿自己真实的状态,他看到的是妈妈的状态。这个时候,可悲的是婴儿没有分辨能力,就会把他看到的、体会的状态、妈妈自己的状态当做婴儿自己的真实的状态去填充他自体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就有可能我们最早的内容填充的都不是我自己真实的感受,而是别人的感受,这个别人特指就是妈妈的感受。有可能我一生都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一生最基本的经验、最底层的内容却是被别人的感受和喜好填充了。这个听起来,体会起来,的确是蛮让我们悲哀的事情。
所以从最早期镜映基本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婴儿是否被妈妈如实的看到,把真实的内容反馈给孩子。举个例子,这里都是用成年人的话语去描述一个婴儿的状态,只是方便大家去体会和感受。比如,我现在我是个婴儿,突然之间我觉得我饿了,然后我就会哭,我们知道婴儿的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哭,或者我都不用哭,我只是看了我妈妈一眼。然后,好妈妈是什么状态?如果镜映做得好的话,我看了她一眼,我只是吭哧了一下,我还没好好哭呢,然后这个妈妈就真的非常神奇、非常直接地发现:哦,他饿了。就把奶汁放到孩子嘴边,等孩子吃饱,嘴稍微有点小动作,或者他的手稍微有点小动作,妈妈可能直接感受到:哦,吃饱了,不需要了。把奶头或者奶瓶拿走,过程不需要更多的亲子交流,是母亲的本能,也是母亲和婴儿之间镜映关系的本能。有可能我尿了,我看了妈妈一眼,妈妈也看到了,就给我换尿布了。我发现这种婴儿所表达的东西,这种内心真实的感受完全被妈妈感受到了。体会到了,妈妈也如实的,不加自己的评判,也不加自己的加工,就直接把婴儿的反映反馈到婴儿身上。全部都是他自己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被满足了。

那么我们换一种角度来讲,如果是坏妈妈会怎么样?如果一个坏妈妈生下婴儿之后,觉得讨债鬼来了,孩子来了我就没有好玩的地方了,为了生他我身材变形了,全家人的关爱都到他身上来了。对于这种坏妈妈,克莱因和其他客体心理学的人有很多名词来形容,比如会称她为抑郁型母亲。妈妈可能就会陷入抑郁型状态或者她的一种什么状态中,这时候她就没有办法去真正的镜映那个孩子。孩子想吃奶了或者孩子哭了,妈妈是听不懂的,或者是不愿意听,或者本能地排斥和婴儿的一种镜映的链接。妈妈就有可能回馈得很不到位,或者回馈错误。比方说,她就说你饿了,赶紧给你奶吃,其实人家不饿,是尿床了。但是婴儿早期是没有办法很细致地感受,由于他自己的内容是空的,妈妈把奶瓶送过来,孩子就会说:我饿了,给我奶吃,我就吃了。但其实他一点都没有饿,这镜映最底层的心理当中,就发生了一些冲突和矛盾了,孩子就可能带着一种非真实自我的自体内容了,早期镜映的创伤会携带他一生。
我自己的体验和观察是这个样子:早期镜映没做好的人,可能一生都活在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的状态,我不知道我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我也不敢把我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希望、真实的意愿表达给别人,哪怕这个是我最亲近的人,不论是从情理上,还是法理上,还是感情上最该相信的人。甚至说,我有一天我真的遇到一个我爱的人,对方也很爱我,但是,我依然从心里不敢,不知道如何同他建立最亲近的、最没有隔膜的内心关系上。这都是早期镜映不恰当或者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所以真的是人生只若初相见。

有一个老师和我分享,还可以续一句:大意是人生只若初相见,有可能你一生都是白费的,因为很多东西建立在早期镜映关系之上的。他说的太绝对了,我们成长的目的,都是要去回溯去感受早期的一些内容,一些问题,然后从根本上去体会它、成长它。否则成长还有什么意义?心理学还有什么意义呢?然后一生从开始生下来就固定了,这一辈子也太无趣啊。

从《大话西游》所呈现的一些意象对话的基本方式上很好玩的:我们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那些现实的经历、客观的经历是不可能更改的,客观发生的事情永远不可能更改。小时候我爸打了我一顿,把我腿打折了,你说还能回到几岁的时候,把腿续上了,他不打我了?腿不折?不可能。从客观上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但是凝结在一些任何客观经验、客观事实、现实经历上的心理经验、心理感受,也就是凝聚在回忆当中、历史当中的一些心理感受和心理能量,这个是可以重塑的、可以重新感受、重新整合。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从来不是否认什么,或者是陷入幻想当中,幻想当初没发生这些事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回到那个现实中去面对它、去体会它、去感受它,去更全面地、更换个角度去认识它,从而让我们凝聚在这些事情上的心理经验和那些固结的心理能量,能够有一个整合的地方,重新更好认识它的地方。这样心理经验经过重塑以后,我们整个的心理现实就真的不一样了。
其实我们在了解心理学家的一些理论后,去看他这个人,我们就可以了解他很多的东西了。克莱因就是一个很重视和母亲关系的人。甚至我们去看她的成长史,就是她的童年经历发现,如果没有她的妈妈,她是很难生存下来的。所以她一生都是和妈妈一个关系,所以她一生所有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都是集中和母亲关系的上,镜映就是和母亲的一个关系。

有一个故事,克莱因和某个儿子关系特别差,当克莱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以后,有一次在一个公开场合做一个关于心理学的演讲,下边那个儿子在听演讲,后来爆发了一幕:的儿子当场和争执起来,指着的鼻子说:你研究的所有东西都一文不值。克莱因问:为什么?儿子回答:很简单,你所有的研究中都没有父亲的位置!也就是你只研究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从来不提父亲。所以说儿子说她的理论是胡扯。但如果从客体心理学来说,这的确是克莱因研究的一个诟病。

后续学者研究说父亲也是个重要的客体,是个次重要的客体,仅次于母亲,他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按照理论划分,孩子3岁之前,母亲是最重要的客体。包括早期镜映,包括后来象镜映一样的关系,这对孩子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3岁之后,父亲一些榜样的作用,和母爱完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主要是关于早期镜映的话题,关于父亲的话题就不多说了。

以上,从理论的重要性,包括客体关系的基本转型,到早期镜映的基本方式稍微进行了梳理。希望对大家的体验和感受上有稍微启示的作用,我觉得就非常好了。


补充一句,妈妈是一个独特的客体,她不一定是跟孩子有血缘关系的妈妈,温尼科特研究很多战争后的儿童,他就发现其他的人也可以替代性的完成妈妈全神关注的爱的阶段。比如父亲是可以完成这个过程的,有母亲原型的父亲,他也能像妈妈一样听懂、读懂和感受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如实的反馈给孩子。这时候他生理上是父亲,但心理上其实就是妈妈的角色。有经验的育婴护士,奶奶等也可能完成这个早期镜映,就是难度会比有血缘关系的妈妈大一些。就像之前说的,妈妈当时处在一个应激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在产出的时候被激发的。


时间
9月微课主题
主讲
老师
9月5日
女性身体的心理秘密
何明华
9月12日
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
孙天来
9月20日
爱自己是爱孩子的源头
郭玉丹
9月26日
哀伤辅导
叶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