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14)上

 老刘tdrhg 2016-09-05

 第十四篇章  审 

审势就是详查事理,明辨是非。《礼记·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自然事物,虽然千变万化,却是可以认识的;人间事理,虽然纷繁复杂,也是能够辨识的。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对社会问题的透视,都可分为敏锐。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管子》中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知往。”《淮南子》中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古知今,由表及里,见微知著,从蛮荒时代到现代文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但古人的很多睿智哲思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

      18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处:《老子》的33章

大意: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更明智的人。

  18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出处:《老子》第44章:

大意: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8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老子》第58章

大意:祸难,幸福依倚在其中;幸福,祸难潜伏在其中。

  18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老子》第64章

大意:两只手臂合起来才能抱住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188.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出处:《管子·形势解》

大意:圣人选择可以说的话而说,选择可以做的事而做。

  189.三思而后行。

出处:《论语·公冶长》

大意:凡事要经过再三思考才行动。

  19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出版:《论语·子路》 

大意:如果一味追求速成,反而会达不到目的;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