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曹云金:叫一声师父,是一辈子的事,他清理不了门户,你也了结不了恩情!

 鬼谷道 2022-09-03 发布于江苏

文/鬼谷信,鬼谷道创始人,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前几天看了徐浩峰拍的《师父》,讲的是毁了一个天才,成了一个门派的故事,道出了师徒之间微妙的关系。

如果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拔高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那徐浩峰就是以一己之力开创新武侠时代的人。

关于徐浩峰,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于他写的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讲述了形意拳大师李仲轩回忆民国时代中国武术界的故事,揭示中国曾经真实的武林大家传承的精神。所以你问,曾经真有武林吗?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已经逝去了。

武林中立了规矩,就要遵守,比如:李仲轩34岁自武林退隐,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不收徒的原因是因为与师父的约定:

“尚云祥说,收徒可以,但李仲轩将来不要再收徒弟,否则我这门的年龄与辈分就乱了。”

正是因为这段约定,断了李仲轩开门立宗的念想,否则就是欺师灭祖。我想这正是电影《师父》的灵感源泉。

师徒关系是传统社会里非常微妙的关系,在封建时代,手艺人肯定会有自己的师父。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拜了师,上了茶,从此就算进了师门,自此师父与徒儿就有了契约:

师是传授手艺的,父是教育做人的,师父教徒弟手艺。同样作为徒弟要懂规矩,传承好手艺,不能砸了招牌。

徒儿跟着师父学本事,师父靠徒弟赚钱,徒弟稍不懂规矩就要遭受严苛的责罚。这是一种传承,几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某一年,这段规矩被破了。

不管是学武的、唱戏的、学厨的、学医的、占卜的、补锅的,都有自己的一门的传承。

比如《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段小楼与师父的关系,或许能影射曾经中国师徒关系的真实写照。

“京剧就这八个字: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得好看。比如说……”没等程蝶衣说完,他的徒弟小四腾地站出来:“师傅,我不明白。”

“等你留上三船五车的汗你就明白了。”师傅慢条斯理的一句话激起了徒弟的叛逆,他依旧固执地说:“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古时候的英雄美人上了台那就是京戏,现在劳动人民上了台就不是京戏了。”

听着这两句话,我忍不住要笑出声来,这哪跟哪呀?太奇怪的逻辑了,什么思维啊?只是那时候的思维恐怕是集体混乱了,一屋子人,只是眼瞅着师徒俩,并没有人说什么。气氛有点闷。程蝶衣“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喝道:“你这……说的是两码事,放肆!”

程蝶衣责罚了徒弟小四,跪在小院里,头顶着水盆,就像童年时的他。

某个时代,规矩坏了,怨不得他。

逝去的不仅是戏曲界师徒的关系,还有曾经武林界的规矩。规矩坏了,武林也就不复存在。师徒间正因为有这一层约定规矩,所以手艺才能得到保护和传承。

或许也可以说,有了这一层伦理道德的束缚并不是坏事。这使得很多国粹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阿信是否也拜过师呢?老实说拜过,我家有一门手艺连续传承几代人。民国时代,我祖爷爷逃难时学到的本事,后来就一直作为谋生的手艺,当然他们的徒弟就是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和叔叔辈。

所以早些年的时候,我真拜了师父。

那是个没有手机,我也还没有接触鬼谷子的时代,我因为不好好念书,有一天祈求父亲说,我不念书了,想去学手艺。在幽暗的灯光下,父亲猛吸了一口烟说,行!

我父亲没有得到传承的资格,因为我爷爷把他留在身边给自己养老送终。他一生都想学手艺,做个手艺人,可我爷爷不同意只好作罢。或许我父亲也觉得我学个手艺也不是坏事。

一个月后,我坐上车去了离家不远的县城。那时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手艺,将来成就自己。每一个徒弟都会有这样的梦想。

我拜的师父姓张,曾经是个痞子,而且暴脾气。曾经三进三出,后来年纪大了觉得混下去没什么意思,就跟他大哥学的本事。

请了师父吃了饭,拜见了师兄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活。每天练的就是基本功,其实就是每天在馆子里打杂。记得当年是冬天,江北的天气非常阴冷,但是在馆子里,只要师兄喊一声,就要乖乖去干活,比如把手伸进冰冷的冷水里干活,只需三天手就肿的通红。那时候的娱乐项目就是师兄弟们一起比试做活的手艺和速度。

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深夜2点,没有休息。只有在阴雨天时能得到一丝喘息。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在胖师兄面前耍宝,结果被师兄告诉师父,责罚的事情。

师父经常会摇着头用江北方言说,你这个徒弟啊,没救了,要不是看你叔叔面上,保证天天被我打。

徒弟想学本事就必须要会讨好师父,比如私下里给师父送礼,讨好师父。但我是个沉闷的人,甚至连面目表情也不丰富,所以并不受师父待见。

不要因为你是谁介绍的,就以为能做挡箭牌,那就天真了。我拜师不久,遇到了一个年龄只比我稍长的师父。师父让我称“李爷”。

“李爷”是个没什么架子的人,可是有一次跟我开玩笑,我就很随意的直呼其名,结果“李爷”很生气,找师父让我回家。后来在吃夜宵的时候,我一口气喝了半瓶白酒谢罪,加上师父说了我叔叔的关系,才得到“李爷”悻悻的接受。

他说,我跟你叔叔是一辈的,你小子以后别没大没小。

时间就这么过去。有一天我爷爷找到我父亲说,你儿子是咱家的长子长孙不能就这么荒废了学业呀。

我被接回家的时候,又请了师父吃饭。饭桌上,师父说,这小子不太机灵,确实不适合干这门手艺。

于是我告别了师父、师兄,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离开师父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大,那么温暖的太阳。

我是个沉闷的人,不愿意说话。那么多年过去了,但那段学徒岁月,依然历历在目,仿若昨日。

时至今日,学的手艺倒成了我取悦妻子和孩子的绝活。

每一个师门,每一个师父都有一个规矩。既然是师父立下的规矩,自然会更偏重于师门和师父。所以徒弟们有时候肯定会感觉自己吃亏。当然每一个师父与徒弟的关系都是非常微妙的,比如从获取方面,基本上学徒是没有工资的,零花钱靠师父“看着给”。但如果没有师父,就没有手艺。没有手艺就没有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就好像哪怕程蝶衣和段小楼虽然已经是角儿,但是师父让跪下就是跪下,自己的手艺是师父给的。师父再不是,那也是师父。

正是叫这一声师父,说明你认了这个师门,认这个规矩。

这不是现代大学生们所能理解的,所以经常被解读出来是封建糟粕,师父是在盘剥,敲诈徒弟,其实并不是这样。

比如,曹云金揭露师父郭德纲的血书,说的就是自己学手艺时遇到的不公正、惨无人道的规矩。

这也正是为什么武林没了规矩就会消逝的主要原因。这世上有些事情如果真认真起来,就输了。有时候江湖规矩和社会公平就是矛盾的。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逝去的终将逝去,一边郭德纲要清理门户,另一半曹云金要了结师徒情分,曹云金错了,郭德纲也错了。

师徒关系真的都那么坏吗?

不尽然,比如鬼谷子和他的师徒们。

跟唱戏、说相声、练武的不同,其实纵横家们是没有可以公开耍宝的本领的。比如唱一段京剧、来一段相声、打一趟拳法,这些外人都是能看到的,唯独纵横家不行,而且还要收起自己的本事。

所以鬼谷先生收徒有个标准,悟性高、懂规矩。比如苏秦、张仪二人都是天资聪颖,尊师重教的人。每次他们有一点成绩的时候,别人问道他们时,他们会说:

我这点本事都是师父教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史记》中才会很清晰的说:苏秦是鬼谷子徒弟。

同样作为老师,鬼谷子也是尽了本分,俗话说知徒莫若师,苏秦下山前,鬼谷子喋喋不休的提醒他说,要是遇到了不测,就翻翻《阴符经》。

他一直教徒弟们: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只有相亲相爱,才能一荣俱荣,庞涓没听进去,更没听懂。这哪里像是研究阴谋诡计的?这就是个慈祥的老人而已。

但也有坏了规矩的人,比如庞涓。他不理解为什么学会了手艺,对外还不能说?不是无毒不丈夫吗?为了成功,陷害师兄弟有何不可?

所以当徒弟孙膑遭遇庞涓陷害遭遇不测,鬼谷子不惜亲自下山。这就是耳熟能详的《鬼谷下山》的故事。

鬼谷子告诉庞涓,我能成就你,同样也能毁灭你。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了师门更多的其实是修行,遵守本份而已。

二者其实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徒弟们,谁又知道鬼谷子其人呢?

不管是师父,还是徒弟,要做的都应该遵守规矩,尽了本份才行。

我们纵观那个时代,诸子百家哪一门哪一派的规矩不是如此呢?所以时代过去了,该逝去的终将会逝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