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602期】颠覆传统太极拳修炼程序:最高境界太极拳顿悟修炼法

 健君auvxmsnsvg 2016-09-07

一、颠覆传统修炼程序的顿悟法
太极拳的修炼程序,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明确地指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关键在懂劲,练习太极拳是否入门就看是不是达到懂劲的阶段,说句实在话,练太极拳不懂劲,那不管练了多少年,终究是个门外汉,太极拳充其量不过是高级广播操而已。

那么懂劲是怎么一回事呢?王宗岳《太极拳论》:'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些话太过艰深,不是真正悟到的不容易懂,所谓懂劲,就是领悟太极拳的内家劲力。众所周知,技击就是劲力与技巧的较量,特别是劲力,这是技击的核心,比如目前散打界的鞭腿,还有泰拳的肘膝攻击,以及拳击等,其主要技击要点就是通过有力与快速的重击来摧毁对手,比如李小龙为了训练发力,竟然剑走偏锋,不惜以损害身体的通电刺激的方法来提高劲力。而内家拳也是以劲力为主要制胜手段,只是内家拳的劲力相对于以上的外家路子有其迥异之处,更有殊胜之处,因此修炼太极拳只有领悟这种劲力并由此将这种劲力修炼成功,太极拳才不会成为豆腐拳。

而要领悟这种内家劲力(懂劲),按王宗岳的说法必须着熟以后才可渐渐地领悟这种内家拳的独特劲力,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路子,也就是说必须在练习架式日久以后,才可渐渐地进入懂劲阶段,事实上真正能过懂劲这个坎的少之又少,懂劲后能练出来的更是凤毛麟角。而我今天要说的顿悟修炼法起步就是懂劲,直接步入懂劲阶段,直接领悟太极拳的独特劲力,需要说明的是领悟不等于功完果成,领悟后还有个如何脱落旧有僵劲、如何成就新劲也就是太极内劲的渐修过程,这就是顿悟渐修,而领悟的好处在于不会走弯路,不会入偏,并以最快的速度、最为直线的距离向神明的境界前进。

二、悟劲先悟心
内家拳关键在内劲,没有内劲,所谓的内家拳不过是个摆设,那什么是内家拳的劲力呢?丹田劲、爆发劲、弹抖劲、螺旋劲、寸劲、缠丝劲,或者“气”是内劲?这些结论似是而非、莫衷一是,为什么这样呢?

这好比盲人摸象,由于眼目失明,无法看到全象,所以摸到腿说象如水桶,摸到耳朵说象如棋盘,摸到鼻子说象如游蛇,而人的内心的心眼大多在沉睡,心眼没有打开处于失明状,自然无法真正的全面领悟内家劲,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莫衷一是的乱象。

最为祸害的是在这种“失明”与错误的基础上去修习,就会以外家的刚性思维来理解内家劲,这就导致内家拳修炼走上歧途而无法修至大成,比如缠丝劲、螺旋劲,你没有真正得劲、懂劲,刻意在那里摆弄,看似内家的面貌,实质还是外家的骨子,这就导致内家没有内成,外家又不是外家,最后这种拳术只能看不中用,即使碰到不会武功的滥甩拳也束手无策,碰到蛮力大一点的恐怕只有丢盔卸甲的份了。

所以,要领悟内家劲力,一定要分清内外劲的分别,对于内外劲的分别一般认为肢体上的是外劲,心意识上的是内劲,这还是一种“失明”的、“沉睡中”的结论,内外劲的分别不是以身体内外来划分的,而是以心来分别的,心外的劲就是外劲,心内的劲就是内劲。那如何来分别心内心外呢?这就涉及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什么是心?心在哪里?

禅宗有这样一段典故,慧可乞达摩示安心法,达摩道:“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愣了一下,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道:“与汝安心竟。”慧可大悟。

呵呵,慧可乞师安心,达摩很有意思,说,那你把心拿来,我来帮你安,结果慧可找了半天找不到,而这个找不到的、或者说不需要找的、现现成成的虚空之心才是自己真正的本心。慧可这才领悟到原来平时起心作意的都是杂心、假心,自己流浪到外面去了。

说这个禅宗公案,就是要返本归元认识这个心,只有了悟了这个心,才能正确区分心内心外,才能知道什么是外劲什么是内劲,不悟这个心,不管如何起心作意在那里摆弄螺旋缠丝,在那里抖弹爆发,那都叫鬼窟窿的活计,只会越弄越僵,事实上这个本心是现成的,螺旋劲、缠丝劲也是现成的,丝毫没有遮掩,与其说是修炼内劲,不如说是一种回归与返本,你所要做的不是如何在自己身上做加法去修炼什么东东,而是怎么做减法将自己僵化的内心与僵化的劲力逐步脱卸。

所以第一步要象慧可一样领悟这个心、找到这个心,悟到了这个虚空本心,人才会真正松下来,什么都丢了就什么都有了,这就是真空妙有,也惟有在这松、空当中,真正的内劲就会象雪山消融而山体显露一样,其真面貌将以你意想不到的自动的方式地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不需要一丝的心力,所谓得来全不费功夫,怕就怕欲念太多放不下来。

三、人练拳与拳练人在领悟虚空自心以后,这个时候的太极拳内在质量就不一样了,以起势论,浑然一站,无心无欲,此正无极之象,顷刻间,太虚包容,顿时天上有吸力向上吸提,地上有吸力向下吸附,阴阳一判,立时头颈虚领而底盘扎实,中间胸膛顿然拉空,于是上如虚弓,下如百粘强胶。

王宗岳《拳论》所谓“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就要懂得劲力的根源,这个根源正是天地间阴阳这对矛盾的作用力,正由于这种阴阳矛盾的作用,宇宙间一切事物最本质的运动方式就是螺旋,此刻回光返照,人与物俱已虚化,惟余一金色之中轴,围绕这个中轴的是金黄色的螺旋,这是主螺旋,流布于四骸,则周身上下尽皆螺旋,乃至毫毛空中俱是螺旋,而这种螺旋天造地设,大好现成,不假修饰,但只无心,自然天成,但落有心,即谬千里。曾有某名气极大之太极拳名家传诫云“用意不用力”,此大错特错矣!即此一句已泄其尚在门外,须知但一有意,已着痕迹,心就紧了,心一紧,劲由何生?即使行同缠丝,迹行螺旋,已然落于心外,内家劲力必然不伦不类,恐一般略有拳脚者亦不能当也!(此人据传正为散打技击家万赖声所击败)

所以不仅不能用意,出现的任何境界都不能着心,任其境界万千,有就当没有,一心归虚,金刚不动,愈是不动,静中愈是能动,此刻中轴螺旋腾然而起,双手自然飘浮上行,这里关键切不可起心作意去抬手上行,手的上行是主干螺旋上升的作用,乃不得不行,而这上行中,大地吸力沉然湛然,因此上行当中顿有阻力,于是自然行得慢如抽丝,一方面自然飘升,一方面沉劲吸附,动作自然既轻灵又缓慢,正是举重若轻,由于地上吸力的作用,手虽上行,身自沉坠,一升一坠,犹如拉弓,及至极点,下坠之身自然反弹,上行之手自然沉落,沉落中大地之吸力顿然转为弹力,于是又加强了身形向上弹升之势,刚才张弓之势顿成合势,胸腹之间顿时有如裹球,于是正身站立不住,两腿阴阳一分,侧身抱球而转为“揽雀尾”。

这个运转过程的关键有三点:

1、心要空,身要松,而一切感应都是在空松中自然产生,不需要刻意追求,一切都是大好现成,本来如是。

2、出现感应不可着心,有当没有,万不可加一点心意,愈是空心,感应愈是清晰,起心动念,反成滞着,所以某太极拳名家所谓的“有意不用力”不是技术性错误,是根本性的原则错误。

3、自“起势”以后,依次“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凡此等等,俱是身体的自动运作,与你人无关。起心动念以御拳势,这好比腹有蓝本,描绘图画,所以这是人练拳,不出人常智量,属后天层次,是心外功夫;无我、无欲、无知、无心,但自任运,这好比把自己交给了天地,任由天地自然的糅合与锻造,这是真正的舍己功夫,这就是拳练人,其境界与功效非人常能知,属于先天层次,是心内功夫。

四、听劲功夫
所谓的听劲,并不是指用耳朵听,也不是身体的触觉反应,而是指心的觉照能力。舍己功夫做好了,对手上至发稍下至脚尖,无一不在心光之圆照之下,甚至对方的心念亦能了了明知,如阅图书,而且这种听劲并非非要搭手以后才能够听,因为对于心来说是没有空间距离这种概念的,万事万物,无非一大虚空藏、大光明藏,所谓尽天地无非一只眼,所以即使是远远对峙,心之所至,无所不照,因此也就无所不听。

具有听劲功夫的优越处在于只要对方一动,由于明照秋毫,顷刻间就能在攻防上使自己处于“我顺人背”的地位,另外就是能立刻照知对手的要害。这话怎讲?世间只道听劲只是听对方劲之所来及对方重心所在,实际上如果你的舍己功夫确实做好了,对方任何一个动作,就能立刻照知对方罩门所在,所谓罩门,就是任何一个用力的动作,都会造成身体某个局部部位的憋气与失衡,而这个部位如果此刻遭到打击,哪怕是遭到身无武功的普通人的普通一击,那也是禁受不住的,如果是遭到训练有素者的打击,轻则重伤,重则死亡,所以真正的太极拳不是用来推手让人失去重心或者摔人家一个跟斗的,或者与人斗什么胜负,而是出手即可杀人,根本没什么胜负可言,功夫做到这样,听劲功夫可以算过关,而听劲功夫的修炼关键在于舍己工夫是否到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