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治疗三焦郁热耳鸣

 老玉米棒 2016-09-07


  小柴胡汤治疗三焦郁热耳鸣

  2013-04-12 19:45阅读: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三钱12g,甘草(炙):一钱5g,黄芩:二钱9g,生姜(切):二钱9g,人参:二钱6g,大枣(擘):4枚,半夏(洗):二钱9g。

  【功能与主治】和解少阳。

  邪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里宜下,若在半表半里,则从中治,宜和解之,少阳证的寒热往来,既不是表证,也不是里证;既不能发汗,也不能功下,只宜用小柴胡汤来和解。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而见少阳证者。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于流行性感冒、经期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肺炎、胸膜炎、肺气肿、肺结核、麻疹、咳粘痰、扁桃腺炎、扁桃腺肥大症、淋巴结炎、中耳炎、耳鸣、重听、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黄疸、胃炎、胃酸过多症、胃酸缺乏症、胃溃疡、胃痛、肾炎、肾結石、肾盂炎、膀膀炎、睾丸炎、副睾丸炎;附件炎、产褥热、阴部搔痒症,神经衰弱;神经质、神经性厌食症、精神分裂症、癫痫、口吃、禿头症、头汗症、冻疮、小儿心神不宁等。

  【剂量与用法】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

  

  耳鸣中药方

有效率97.78%处方:柴胡、石菖蒲、法半夏各10克,葛根30克,天麻20克,钩藤15克,全蝎5克,牛膝、白芍各30克。加减:胸闷痰多加枳壳、瓜蒌各9克;睡眠欠佳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5克;双耳鼓膜见钙化斑加丹参20克,桃仁、红花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

  主治:耳鸣肝气郁结、风痰上扰型。患者除耳鸣外,大部分伴有听力下降,头痛心烦,口苦咽干,睡眠欠佳,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等肝气郁结、风痰上扰的表现,检查见鼓膜混浊、增厚、内陷。疗效:治疗45例,治愈11例(耳鸣消失,鼓膜恢复正常);有效33例(耳鸣减轻,鼓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效1例(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97.78%。

  耳鸣如蝉,责之气虚

  2012-6-3初诊

  于某,36岁。耳鸣两个月。耳鸣如蝉,但不影响听力。曾经输液治疗2个疗程,有所好转,但易反复。现耳鸣,耳闷胀,头昏沉而不清晰,疲劳乏力,纳可,多梦,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沉而弱。综合四诊,仍属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脑窍失养。

  生黄芪60g人参20g白术30g云苓30g 当归20g升麻15g柴胡20g

  白芍30g香附15g黄连12g半夏10g黄芩30g厚朴12g槟郎20g

  熟地40g川芎10g丹参40g野葛根30g炒枣仁40g泽泻20g甘草10g

  水煎服,日一剂,7剂。生姜大枣为引。

  2012-6-17复诊

  药进7剂,各种不适明显好转,耳鸣十去七八,偶尔发作,耳胀闷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很少做梦。纳可,二便调。稍有畏寒,舌质红,苔黄厚。脉沉,较前应指。

  上方加桂枝30g,石菖蒲20g。水煎服。煎法同前。

  耳鸣一症,十分多见。中医辨证分型按教科书的讲法,复杂难辨。风邪外袭、肝阳上亢、肾精亏虚、中气不足、肝气郁结、瘀血阻络等都可导致耳鸣。其实从临床实际来看,耳鸣从内伤外感分,一般分为外感耳鸣、内伤耳鸣。外感耳鸣多有新近感冒病史,为感冒后遗症。内伤耳鸣多责之于两端:气血虚与肝火旺。至于肾虚耳鸣,并不多见。很多耳鸣患者自行购买、或者在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六味地黄丸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对于肾虚,我向来不敢苟同。以前的中国许多地主老财妻妾成群、房劳过度伤肾耗精,皇宫大院,妃嫔如云,很多皇帝不知节制,所以常常短命而亡。现在的中国,一夫一妻,何来伤肾?有人讲,现在的富人依然花天酒地、美女环绕,难道不伤肾乎?伤肾也不应该补肾。肾乃先天之本,肾精要靠气血之滋养,气血足才能养精、生精。气血足靠什么?靠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后天养先天。脾胃之气足,健运良好,水谷之精微化生为气血,气血旺盛,肾精才能充足。所以才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本例患者为一青壮年男性,身体素质挺好,每天坚持运动。主要是公司业务繁忙,劳心太过,导致经常感到疲惫乏力。虽然身体健壮,脉之,沉弱无力,难以应指。判为气血不足、耳窍失养。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取效甚速。

  依此疗法治耳鸣,屡屡得手。我住所附近一小型超市老板娘,五十岁左右,患耳鸣半年余,加重两月。面色光白无华,疲劳乏力。经营超市,甚为疲劳,早七点至晚十点,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夫妻二人辛苦打理。耳鸣严重,特别痛苦,在附近社区诊所看医生,吃了二十余副中药,仍不见好转。某日,我去购物,她从别人处得知我通医术,非得求我诊治。考虑其煎药不便,就告诉她买一些补中益气丸,按照说明书加倍量服用。吃上二周试试!后来又去超市购物时,她高兴地告诉我,耳鸣已经好了,非常感激、感谢!她说以前医生曾经让她服用过六味地黄丸,不效,才服用中草药,还是不效。感觉没治了,没想到服用2周补中益气丸,耳鸣消失了。

  因此,耳鸣如蝉多为虚,虚又多为气血虚。补气养血升清气,效果优于补肾气。

  用黄元御的地魄汤治好了耳鸣

  作者:小杰克

  【原贴地址】http:///forum/forum-viewthread-tid-107925-fromuid-109696.html

  以下全是我个人的医病记录,以时间线记录。为了治疗已经有将近一年的耳鸣,颇费周折,最后用黄元御的地魄汤治好了,实在让我太高兴了,特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悦~

  1.2010/3/11

  症状:右耳耳鸣,头痛,时有眩晕,下嘴唇红,下牙床绛红,舌尖红点,舌中舌根黄苔,眼圈黑,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体胖

  去同仁堂某主任医师处挂号,诊断为肝肾阴虚。

  处方:熟地20g,山药20g,薄枣(山茱萸)15g,云苓(茯苓)20g,丹皮10g,枸杞子20g,炒知母10g,黄柏10g,柴胡10g,郁金15g,当归15g,川芎10g,五味子10g,酸枣仁20g,莲子心5g,白大乳(大飞扬草)20g,甘草10g,白芍20g,枳壳15g,车前子15g

  7付

  效果:头痛好转,舌根黄苔减少,但耳鸣和眩晕依旧。

  2.2010/3/21

  其他症状如上所述,外加晚上11点时盗汗,脉弦。

  同仁堂某主任医师,诊断为肝肾阴虚。

  处方:龙胆草10g,柴胡10g,炒知母10g,黄芩15g,当归20g,枳壳15g,车前子10g,丹皮10g,黄芪40g,白术30g,防风10g,郁金15g,香附15g,五味子10g,熟地黄20g,山茱萸15g,龙骨30g,牡蛎30g,酸枣仁20g,莲子肉20g,茯神30g

  6付

  效果:盗汗痊愈。但耳鸣、眩晕依旧。

  3.两盒龙胆泻肝丸

  (由于之前的方药太贵,所以按照处方的思路购买龙胆泻肝丸成药。)

  每次两丸,服用一盒半,舌根黄苔转为淡白色,舌中淡黄苔不变,舌尖红点不变。

  4.六味地黄丸+逍遥丸

  (由舌根苔转为白色,判断下焦虚火以驱除,此时应养血滋阴)

  服用一瓶+一盒,无太大效果,头晕有时好转有时继续,耳鸣依旧。

  早上起床后舌根苔为淡黄,下午转为淡白。舌中淡白黄苔不变。

  5.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

  (补阴无效果,由于舌苔腻,胖大,有齿痕,于是准备从健脾祛湿下手)

  各服用一瓶。期间有几天时间耳鸣好转,但之后又继续。眩晕依旧。

  舌苔依旧。

  6.一贯煎

  (一日摸左手关脉,浮取有力,按之虚弱似无,怀疑肝阴严重不足,于是参考选取一贯煎)

  北沙参9g,麦冬9g,当归9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

  3付

  效果:耳鸣继续,眩晕有时好转有时继续。有一天后背右侧膀胱经突感刺疼,按后疼痛加剧,停药后消失。

  舌苔依旧。

  7.地魄汤

  甘草6g,半夏9g,麦冬9g,芍药9g,五味子3g,元参9g,牡蛎9g

  3付

  效果:第2付喝完后耳鸣声明显减小,第3付喝完后耳鸣基本消失。眩晕消失。

  但断药后第1天晚上又有些许耳鸣之声,怀疑服药的药量不足,于是再开3付。

  舌苔依旧。

  8.地魄汤

  3付

  效果:耳鸣明显缓解,时有发生。

  舌苔依旧。

  选择地魄汤的依据:

  根据病症和医生的诊断,基本确定是阴虚无疑。但是前期用了滋阴降火的方子却一直无明显效果。而由于一直是右耳耳鸣,左耳没事,于是想到了黄元御的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理论。上个月刚刚买了《四圣心源》,所以马上翻开劳伤解的阴虚一段,综合《四圣心源》天人解和劳伤解的以下论述,选择了地魄汤。

  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 → 耳鸣

  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 → 舌尖红点,眩晕,下嘴唇红。

  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服用直接补阴的药物无效;舌尖红点,眩晕,耳鸣,下嘴唇红。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9.姜苓半夏汤

  茯苓9g,泽泻9g,甘草6g,半夏9g,橘皮9g,生姜9g

  3付

  地魄汤服用后效果明显,于是分析各味药,认为应是其中半夏的燥湿化痰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常见耳鸣的原因中也有一条是痰火郁结。一开始滋阴的路线错误,所以无效。

  于是翻开《四圣心源》的痰饮根原,阅读其文,发现的确很适合我的症状,于是选取其方姜苓半夏汤原方服用。

  效果:无明显效果,耳鸣继续保持原来不变。

  10.地魄汤

  7付

  由于先前服用地魄汤的效果很明显,所以再次服用7付。

  效果:耳鸣基本消失,偶尔会轻微有一点。

  现在遗留问题:下嘴唇红和舌尖红点依旧,舌根舌中厚苔依旧。但无其他外在症状。

  由于平日饮食较为油腻、量大,怀疑脾胃有食积,所以准备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试试。

  关于耳鸣--浮沙沉戟问丹溪

  才看的一个文,里面有对耳鸣进行了一些讲述,拷来分享:

  这是对一位耳鸣的同学的病理解释,大家看一下。应该对大多数人有用的。

  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肾气不足,就会耳鸣,心本来是开窍于舌,可是舌无窍,所以心就接窍于肾,也从耳朵出入,人睡觉,一则养阴,也就是养人体元阴之肾水,而是养身,也就是养心神,睡眠不好,心肾都呈现不足的迹象,所以耳鸣,肾气是从左上升,心火也是在左,所以耳鸣时,大多时候会在左边,除非是右面气机下降的情况严重,那么就会造成右耳耳鸣,或者两耳齐鸣。

  另外这个和肝脾也有关系,肝气、脾气也是左升。心肾出现问题,肝脾上升也会受阻。

  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泡脚,加些活血化瘀,升阳举陷的药物。这样可以帮助体内阳气上升。心肾交通,耳鸣的情况就会得到回复。

  (来自网络,作者:浮沙沉戟问丹溪)

  附:网友的分享:

  菩提子:

  耳鸣还有好办法,邪必有出处,拍打心包经,拍打百会,然后五行养生锤狂怕耳朵,和脚底,一日内复聪。

  关于耳鸣耳聋的快速简单治疗经验:耳鸣的原因:一般有2种,就是脑供血不足和肾虚导致的,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子:去医院买2元钱的冰片,用手捻少许放进耳内,往里吹几口气,一般的耳鸣就会好了,因为冰片有芳香开窍的作用。耳聋:只要大声说话还能听见的,多吹几次也可以好,只是时间长一点,一天吹一次就可以,不需要吹多;治疗耳聋一般我需要一个月时间,此方没有副作用;不要担心耳内会吹满了,冰片属于可以气化的物质,好多年我都是这样为患者治疗的,今日公开造福患者,贡献一份薄力。'献方人:许老师(山东) 电话:18905491765

  温胆汤为笔者临证常用方。早期对温胆汤的认识,拘于治胆、治心、治胃。运用日久,体会到温胆汤的使用范围应该超越上述认识,但一时未能找到相应的理论阐释。

  读《温热论》,叶天士指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症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反复品读这段文字,如把小柴胡汤作为“和解表里之半”的代表方,则叶天士把小柴胡汤与温胆汤作类比,小柴胡汤治疗伤寒邪入少阳,温胆汤治疗温病邪留三焦。进一步思考,如把三仁汤作为“杏、朴、苓等类”的代表方,那么,小柴胡汤、三仁汤、温胆汤可以做类比。

  三方的类同点何在?

  三方同治三焦,三方同治气。小柴胡汤治疗气滞兼热(可有兼虚),三仁汤治疗气滞兼湿,温胆汤治疗气滞兼痰。

  同为调畅三焦气机之方,只是有治热、治湿、治痰的不同。

  如此认识,温胆汤可作为治疗三焦之方。小柴胡汤也可作为治疗三焦郁热之方。

  而临证时,气滞、湿郁、痰阻极易化热,故笔者常用小柴胡汤与三仁汤合方,或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合方。

  案例:鲁某,男,42岁。2011年8月16日初诊。

  右耳耳鸣1月余,呈持续性,声如蝉鸣,影响睡眠。伴见周身困乏不畅,余无明显不适。体壮,纳好。舌质暗红,舌苔白,脉弦滑。

  证属痰气内郁,三焦失和。治以化痰解郁,和畅三焦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

  处方:柴胡9克,黄芩12克,姜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枳实9克,竹茹9克,蔓荆子9克,炒莱菔子12克,全瓜蒌15克,生甘草3克。7剂水煎服。

  上方服后耳鸣即止,周身舒畅,患者自行停药。之后,耳鸣又有反复出现,患者自行配服上方,每次皆效。

  本案辨证,四诊所得资料有限,似不足以辨出小柴胡汤证和温胆汤证。笔者辨证时,着眼于体壮、纳好,考虑实证;周身困乏不畅,考虑三焦郁滞;体壮,舌暗红,脉弦,考虑郁热;脉滑、苔白,考虑痰郁。综合分析,证属三焦痰气郁热。治疗取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痰、治气、治热、治三焦。药后邪散郁解,三焦和畅,诸症自解。(小柴胡汤治疗三焦郁热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耳鸣

  【病例】病人吉措姆,女,39岁,藏族,因“间断上腹部疼痛伴反酸烧心10余年,加重半月”为主诉收入我科。既往史:近2月来感右侧耳鸣,听力下降,曾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治疗后未见好转。

  【刻诊】病人耳鸣,右耳为主,听力稍有下降,无头痛头晕,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舌苔薄黄,脉弦细,给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

  【处方】柴胡24 黄芩12 半夏12 党参15 大枣15 郁金15 石菖蒲15 磁石20 香附子15 丹参20 甘草6给予服药3副,以观疗效。

  【复诊】病人服药后耳鸣症状稍有缓解,舌苔薄黄,脉弦,继续给予上方,并加用葛根24克,嘱服用5副。2012年6月4日,病人服药后未再耳鸣,上腹部疼痛也未再发作,并给予出院,出院时给予带药5副,以资巩固。

  【说明】耳鸣或如蝉噪,或如水激,或如钟鼓之声,此为自觉症状,《内经》云:“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陈鼎三先生在《医学探源》中说:“少阳经脉绕耳。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者,宜加味小柴胡汤,或《医林改错》方。经云:“耳中宗脉之所聚,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流,脉有所结,故耳鸣,宜保元汤加升麻。”此案舌苔黄,脉弦细,此为肝胆火气上逆所致,笔者取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郁金、香附子疏肝解郁,石菖蒲、丹参、葛根、磁石,聪耳明目,为治耳鸣、耳聋之要药。诸药合用,辩证无误,故取效颇佳。此案患者胃痛,笔者考虑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故有胃痛、泛酸、烧心等症,而小柴胡汤也不失为正治之法。

  耳鸣、失眠、晕厥,感冒发烧、白内障、嗜睡、夜磨牙: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由7味药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前两位是主要的。

  柴胡入胆经,疏通肝郁。柴胡还可以清热,发散作用很强,能升提阳气。

  黄芩清胆热和肺热效果好。

  后5味药入脾胃。

  失眠这是情志方面的疾病,这和人体的气机非常有关。小柴胡汤的主要功能就是疏通人的气机,使你的阴阳疏通。郁滞的有情志因素的失眠用小柴胡汤比较好。中医认为人要睡觉,阳气必须入阴,下午六点开始入阴,从涌泉穴入阴。所以揉脚心对失眠有帮助。

  失眠的食疗方:可以吃一些柏子仁,松子仁,这些都是养心安神的;还可以喝粥,身体体质凉一点喝龙眼粥,身体体质热一点喝百合粥。竹笋汤也帮助睡眠,竹子一身都是宝,中间的竹茹是治失眠的一个好药;竹叶清心火,心藏神,心底无火,无私,清心寡欲,肯定能睡到自然醒。竹笋包含了竹茹,竹叶所有的功能,所以喝竹笋汤就可以。

  小柴胡汤治身体两边的病(如偏头痛,耳朵一边一个)较好。因为两个少阳经都是走两侧,所以身体两侧的病和少阳经有密切的关系。耳鸣很难治,但是有一种属于肝胆热的,胆有热,热沿着经络往上走,热性就膨胀,就出现耳鸣,耳聋,听力下降。这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因为它是清热败毒的。

  白内障是与肝胆有关,所以是属少阳症。小柴胡汤加木贼草和蝉衣治疗效果好,木贼草擦眼锈,可以消退白内障。

  感冒发烧实际上用中药快,高烧好治,低烧难治,发烧就是邪气进来了,用发汗的药发散出去。如合并肺炎加麻杏甘石汤。

  感冒发烧后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都是机体免疫系统抗病毒的结果。小柴胡汤效果好。淋巴结也是两侧的,属少阳经,再加些软坚散结的药物就更好了。

  还有一种病是定时发作的。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发作,如晕厥,半夜磨牙。病症特点:子时午时,定时发作。

  这个病的根源是什么?黄帝内经说这和阴阳的升降消长理论有关。自然界阴阳有年节律和日节律。冬至时阳开始往上涨,到夏至最盛,这时阴气开始上涨到冬至最盛,这就叫年节律。一天中也有阴阳消长的不同,子时阴气最盛,恰在此时阳气也产生了,这是转折点。一天之内这四个点最重要,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6点,半夜0点,这四个点是阴阳消长的转折点,最重要的就是子午时,是阴阳消长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时阴阳交接。

  如果人生活不规律,会出现阴阳紊乱,紊乱最容易在阴阳交接时出现。在中医里由少阳经掌控阴阳出入。

  凡是在这时出现病就由和解少阳经开始。用小柴胡汤,加一些昌蒲、远志(开窍醒神的),包括一些嗜睡症都可用小柴胡汤。少阳病症为:感冒发烧、偏头痛、耳鸣耳聋耳堵、白内障、飞蚊症、鼻渊、失眠等头面部疾病。

  口苦:现在口苦的人太多了,这是胆汁上返于口,是有胆热,也是用小柴胡汤。寒热往来,就是一会儿热,一会儿冷,也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功能主治及内容 发布时间:2008-10-31 来源:net 作者:华夏中医药网整理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所谓“往来”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

  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甘草配黄芩以清热,黄芩所主为“烦热”,如三物黄芩汤主“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又如《伤寒论》333条“而反与黄芩彻其热”;配半夏生姜以止呕。配人参以助正驱邪;配姜枣以调理消化功能,即“和胃”。

  小柴胡汤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张处方,其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就有20条的记载。据不完全统计,现代医家用小柴胡汤治疗的病种就有7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就必须对小柴胡汤进行相应的化裁。化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另一种是与其他方子合方使用。加减方面张仲景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但临证不能局限于此。我的加减经验是:病毒性感冒高烧,患者面色通红,出汗而体温持续,微微恶风,或咳嗽,或咽痛者,加连翘40克;类风湿性关节炎见关节肿痛,晨僵,加连翘20克、生地20克、黄柏10克、白芍12克且甘草的量应适当增加;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异位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其发病具有休作有时的特点,此外,患者大多对风冷过敏,属往来寒热的范畴,可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加荆芥10克、防风10克、石膏30克、连翘15;支气管炎、迁延性咳嗽服用抗菌素无效者,加五味子、干姜;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瘤,出现有胸胁苦满者,可用小柴胡汤加牡蛎、知母等。本人曾治疗一位甲亢患者,因服用他巴唑等,导致药源性肝损害,并全身消瘦,两眼外突,手抖心慌。服用小柴胡汤加白芍2月后,不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而且突眼症也明显好转;突发性耳聋、中耳炎、鼓膜炎等,用小柴胡汤加连翘、山栀等;甘草大剂量使用时,要加泽泻、茯苓以防出现水肿。小柴胡汤合方使用的经验是:精神症状明显见情绪低落或伴有梅核气时,与半夏厚朴汤合用,此即是柴朴汤;肿瘤手术或化疗后,病人体质虚弱见汗出恶风者,与桂枝汤合用,此即是柴胡桂枝汤;肺炎见咳嗽痰多而粘黄,心下有压痛者,与小陷胸汤合用,名柴陷汤;伴有水肿或腹泻水样便者,与五苓散合用,谓之柴苓汤;伴有舌苔白厚,不欲饮食者,与平胃散合用,称为柴平煎;泌尿系肿瘤如前列腺癌见小便不利及血尿者,与猪苓汤合用。

  小柴胡汤的剂量、剂型及用药品种也同样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常用的剂量是:柴胡10~30克、黄芩10~20克、党参5~10克、半夏6~15克、甘草6~10克、生姜6~10克、大枣6-15枚。如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则柴胡的用量一定要大,成人至少要20克以上。小柴胡汤有振汗作用,随着通身的汗出,病人发热也随之而退,身痛也随之减轻。对此,本方有类似于西药激素样作用,可以看作天然的激素。如果用于作为免疫调节剂而长期服用治疗慢性肝炎和肿瘤病时,则要小剂量使用,柴胡用6~10克、黄芩用6克。需要指出,小柴胡汤是不能作为散剂来使用的。宋代名医朱肱曾治疗当时太守盛次仲疾,诊断为小柴胡汤证,但仆人给以小柴胡散,不仅病不愈,反而有胸满,后朱肱亲自煎煮,进二服,是夕遂安。方中柴胡,我用的是北柴胡,人参用的是党参而不用红参。有人认为张仲景所用的人参就是今天的党参。传统观念认为党参健补脾气多用于消化道功能低下,本方证的“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即是属于消化道功能低下,因此用党参。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用党参效果也同样满意。

  上述的“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和“默默不欲饮食”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我把它叫做“小柴胡综合征”。这是由中国古代先贤发现的综合征。它的产生既有外部的因素,更有内在的体质特异性。我把这种很容易出现“小柴胡综合征”的体质称为“柴胡体质”。其特点是: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另外,临床发现较多患者眼裂小,多为细眯眼(柴胡眼)。患者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在日本,小柴胡汤和小建中汤也常常作为改善体质的药物来使用。看来小柴胡汤的使用着眼于“证”,而非“病”;在“病”和“人”之间,更注重于特定体质的“人”。柴胡体质对于正确地使用小柴胡汤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小柴胡汤在很多人眼中仅仅是作为感冒发热药和肝炎药来使用的,就连成药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也是这样写的。他们的着眼点都是抗病毒。这种认识无疑限制了小柴胡汤的使用范围。小柴胡汤能够直接杀死病毒么?我想更多的还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抗病毒吧!日本学者发现爱滋病人服用小柴胡汤三个月以后,T淋巴细胞开始增加,说明小柴胡汤预防爱滋病有效。药理试验也证明小柴胡汤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实,病毒侵犯人体之所以对人造成伤害,大部分还是通过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诸如曾经肆虐全球的“SARS”,就是侵犯了免疫系统。其病变在肺,表现为高热、呼吸窘迫等,与本方证的发热、胸胁苦满的表现很相似,想必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化裁。另外,“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小柴胡汤也同样可以治疗此类疾病。如《苏沈良方》记载:“元祐二年(1087),时行无少长皆咳,本方(即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干姜各半两,服此皆愈”。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小柴胡汤就是天然的干扰素,加猪苓茯苓就是中药的“猪苓多糖”;而对于象胃癌、淋巴瘤等肿瘤来说,小柴胡汤就是中药的胸腺肽和白细胞介素Ⅱ。当我们把小柴胡汤作为免疫调节剂来看待,那么这张千古良方在今天的临床运用中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甘草炙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进行,胸胁苦满为胸胁满而苦,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呕后觉舒,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热入血室胞宫。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

  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为君;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柴胡与黄芩配伍用于疏散半表半里之邪。其中,柴胡[1]偏于透散半表之邪;黄芩偏于清除半里之热邪。柴胡升散之性,得黄芩之清泄,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半夏、生姜[2]――以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既可扶正以祛邪,又可以益气以御邪内传;

  炙甘草――调和诸药。

  1、本方主治少阳病证。

  2、可以治疗偏头痛此为少阳经之分布、耳鸣如钟如潮、耳聋等症。

  [1] 柴胡:小量3~6g-升阳举陷;中量6~10g-和解少阳;大量10~15g-辛凉解表、退热。

  [2] 半夏、生姜:合之为小半夏汤,有降逆、祛痰涎之功。

  千古一良方--论小柴胡汤的应用 作者:辛定邦编辑:刘铭璞 日期:2011年03月17日 来源:北京展旭医学研究院

  在笔者近四十年的中医临床生涯之中,小柴胡汤是一张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处方,将其方剂作为方根与它方合用或加减使用治疗面不断的扩大,适应性也不断的加强,在临证中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少阳病之主方。少阳病是临床医生最常见之诸多之症之最。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闷,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腹痛,胁下痞硬,心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这其中任何症均可独立成证或病。临床中屡见不鲜。小柴胡汤主治主证几乎涉及到了表、里、内、外,尤其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少阳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疾病处于迁延转化,经久不愈的漫长时期。这个时期机体的生理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有研究表明,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占人群的70%以上,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处于紊乱和较为低下。小柴胡汤在很多人的眼里均拿它作和解剂或感冒发热方看。笔者认为这是片面和低估了该方的作用。小柴胡冲剂上也仅仅只写着不全面的功效说明。小柴胡汤主要还是通过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来抗病毒,来完成它的治疗作用。据统计能治疗的疾病有七十多种,在《伤寒论》中反复出现二十多次。日本有学者发现艾滋病人服用小柴胡汤三个月后,T淋巴细胞开始增加,说明预防艾滋病有效。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小柴胡汤是天然的干扰素,对于胃癌、淋巴瘤等到肿瘤来说,小柴胡汤相当于中药的胸腺肽和细胞介素Ⅱ。尤其是在治疗各种综合病征时,更显出它的多元性和多能性。总之,作为免疫调节剂的小柴胡汤是一剂千古良方,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使用它,研究它和探索它,造福于人类。本篇笔者就小柴胡汤临证使用情况作一介绍。

  一、 胆汁返流性胃炎

  陈××,男,38岁,工人,1998年6月14日初诊。携带电子胃镜报告单前来门诊,其结论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彩色印相显示胃窦附近有大片黄色胆汁浸蚀,自诉胃中烦热、烧心,无痛感,并常常干呕无物。诊而视之,脉泫、苔黄而燥,治以疏肝行滞和胃降逆,小柴胡汤加减与之:

  柴胡15g、黄苓12 g、党参12 g、法夏10 g、生姜6 g、内金10 g、陈皮15 g、厚朴15 g、栀子10 g、白芍15g、甘草10 g

  就此守法守方五剂而愈。推其理,在于胆中汁液不循常道,返流于胃,实为湿热蕴集,肝胆失调,少阳不和所致。故和少阳,利肝胆,调脾胃而效之。

  二、 更年期综合征

  杨××,女,48岁,1994年3月24日来诊。自诉一年前经闭之后,常见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每天时有发乍热,自汗出,睡眠时间每晚不过二、三小时,白日里昏昏欲睡,默默无语,诊而视之,脉细而弱,苔淡,双目灰暗,面色无华,小柴胡汤加减与之。

  柴胡15 g、黄苓10 g、人参10 g、法夏10 g、甘草10 g、生姜12 g、大枣15 g、交藤20 g、当归15 g、白芍15g、炒枣仁15 g、制首乌15 g

  三日一剂,每次150ml,一日三次,于此方基础之上随证加减。一月以后再见此患者已焕然一新。

  三、肠易激综合征

  张××,男,40岁,教师,2005年2月18日来诊。自诉一月以来,脘腹胀满,以脐周为甚,便无定数,时胀时泻,矢气排后,自觉轻松胀减,曾用药多时无效。诊视之,其人脉迟而弱,苔薄白,小柴胡汤与之:

  柴胡15 g、黄苓6 g、党参10 g、法夏15 g、甘草6 g、生姜15 g、台乌15 g、小香10 g、陈皮20 g、砂仁6g、枝核15 g

  服此方加减六剂而愈。其理在肝胃得和,肠胃得调,气机畅达。

  四、 小儿急性泡疹性咽喉炎

  杨××,1978年3月24日来诊。家长代诉一天前开始轻度呕吐,继而始有腹泻。晨六时以后,自测体温38.5℃,上班后来我处诊治。经诊视,压舌后可见咽喉后壁有数粒泡疹,存在色红亮及周围,复测体温38.2℃,观舌苔淡白无异,家长主张服用中药,便以小柴胡汤加减与之:

  柴胡10 g、黄苓6 g、党参6 g、法夏6 g、甘草6 g、升麻6 g、蝉蜕6 g、生姜1片、大枣10 g、桔梗15 g、陈皮10g

  嘱其浓煎,少量多饮,一次20ml,一天可四饮。下午家长携子来测,体温已降至37.5℃。吩咐将上药续煎续服,三日后再来换方,体温正常,呕吐已无,只有轻微腹泻,故在原方上加入白术一味,连服三剂。该患儿病在表里,邪在肺胃,小柴胡汤主调少阳,对小儿之稚阴稚阳正是启托举之功。在治小儿高热上,本人每每喜用此方加减,屡用效佳。

  五、 急性胆囊炎

  陈××,男,49岁,工人,2003年4月3日来诊。自诉前一天吃婚宴后,持续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觉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诊视之,苔厚腻,脉泫滑,右上腹有压痛,轻度肌紧张。吾令其B超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内壁增厚毛糙,胆管显示扩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超过正常值,血清淀粉酶显示正常,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建议其输液和中药配合治疗,病人因抗生素过敏,拒绝输液,笔者即以小柴胡汤加减与之:

  柴胡15、黄苓15、生姜10、法夏10、焦三仙各10、木香10、焦内金10、玄胡15(醋炒)、栀子10、公英10、甘草10、枳壳15、台乌10

  一日四饮,每次150ml,两天一剂,辅以玄胡止痛片,并以少量阿托品片镇痛,三剂后,痛和呕止,六剂而安。

  急性胆囊炎在中医的治疗上,年青时喜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后经临床观察急性胆囊炎患者大都同时有胃炎痼疾,如若药味过猛,胃不受纳,岂能生效,无论何等灵方验药,入胃平此为首要,故用此小柴胡加减。

  六、 小儿淋巴结肿

  王××,男,6岁,2007年8月12日来诊。自诉双侧耳后和颈部有成吕节结性淋巴。曾服用异烟肼一月,未见变化,遂来我处中医诊治。其童面色光白,身体单薄,用手触及淋巴亦可来去滑动,并无任何痛感,其舌苔淡白。家长代诉,其童平时厌食纳差,夜间自汗。日前照片并无结核和肺部感染,该成串淋巴形成约有半年之久,故来中药处置。据其诸证,方以小柴胡汤加减与之:

  柴胡12、黄苓10、生姜2片、半夏6、炒三仙各15、丝瓜络10、公英10、川贝10、夏枯10、砂仁10、枝核10、甘草6

  三日一剂,随情加减,三剂才开始变小变软,服药二月完全消失。

  美尼尔氏综合征

  张××,女,42岁,职工,1974年6月14来诊。自诉近一段时间口苦,身软无力,走路飘晃,晨间起床头目眩晕纳差。终日耳鸣。诊其脉弱无力,并有恶心欲呕之感,苔淡白,面色微黄,甚无血色,方以小柴胡加减与之:

  柴胡15、黄苓10、法夏10、人参10、生姜12、甘草6、大枣15、枣皮10、川芎12、天麻10、交藤15、勾藤10

  此方连服三剂,症状大为减轻,行走如常人,原方续服直至痊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患者气虚血弱,实乃为少阳经俞不利,清阳不升,血不流畅,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而用意在调节内环境,通达气血乎。

  慢性咽炎

  陈××,女,29岁,职工,1985年10月在我处因慢性咽炎诊治多日,用清热消炎,清咽利肺法多方皆无显效。自觉喉中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对其情绪影响甚大,唯恐患其不治之症,诊视之喉头后壁确有淋巴滤泡数粒。后经小柴胡汤加减后,其效显著,拟方如下:

  柴胡15、生姜15、黄苓10、党参10、升麻10、枝核15、法夏10、桔梗15、防风10、甘草10、砂仁6

  后经思量,此证虽称慢性咽炎,但炎症的发生其基本原因仍是风寒之邪,单纯清热消炎岂能收效?实乃为姜夏柴苓共同之功也。

  中医历来就有独阳不生,孤阴不长的观点,不但在生理上如此,在病理亦然,没有哪个病是纯阳之证,也没有哪个病是纯阴之证,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转化。而小柴胡汤的主方正是基于这个宗旨,立足于表里内外,调节火气湿痰,故而一效千年不衰。方中柴胡清轻之品,疏解少阳拂郁;黄苓苦寒,清热除烦,除湿消满;柴苓连合成对,照应表里;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并有和中之意;半夏涤痰湿,且有降逆作用;甘草、大枣、人参在方中扶正胜邪,正胜则邪气易除。该方寒热并用,攻补兼纳,达三焦,调上下,通内外,畅气机,适应性极其广泛,远远超出少阳之方。

  本人几十年细心体会,方中以柴苓姜半为主药,主药之中之主药尤以柴胡、生姜更为牢不可分,方中选用人参或党参应视情三因而变,该方之妙即妙在此中矣。

  许多同道们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多种病证多有妙招和心得,本人在此抛上一砖,意在引玉,共同兴中医,振岐黄,读经典,做临床。

  稿件作者: 辛定邦 编辑:刘铭璞

  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陈瑞春

  发表者: (访问人次:3123)

  《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是一首常用方,在全论113方中使用率最高,运用范围最广,疗效确实很好。

  一、正确理解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是以病统证。如伤寒首论太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阳病,下辖太阳表实麻黄汤证、表虚桂枝汤证。少阳病下辖小柴胡汤诸证等。这就是说,《伤寒论》以六经病为纲,以诸汤证名目,举纲为目,层层深入,剖析六经病千变万化的病因、病机,使其在临床上证药合机,审因论治,取得相应的疗效.

  小柴胡汤证,在伤寒六经辨证属少阳。其病机为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在三阳表证的病机变化中,它可以外达出表,亦可内陷入里。所以,它的两组主证,一为往来寒热,代表病在半表的病机反应;一为口苦、咽干、目眩(实即包括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肝胆火郁证),代表病在半里的病机反应。前者可视为少阳半表证,后者可视为少阳半里证。这些主证的出现,可以由太阳失治、误治,亦可由阳明病转入。但无论其来路如何,总以邪在半表半里的病机、主证为临床特征,便可投以小柴胡汤治疗,使病邪透达于外,不致内陷入里。因此,小柴胡汤在外感热中所起的外达透邪,阻断病邪内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其枢转之机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前所述,从小柴胡汤主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的功用看,引申其治疗杂病,则更是天地宽广,通治诸病。诸如心血管系,肺系,消化系,以及部分神经系病症,只要出现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的病机皆可以小柴胡汤化裁运用。从宏观的病机看,诸如以肝胆为中心,波及脾胃,影响肺气,累及心神,扰乱肝魂,困扰胃肠……举凡兼表之虚证,兼里之实证,挟痰挟饮,气滞兼瘀等涉及的病种甚多,所以说,用小柴胡汤权宜应变,治疗杂病,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此外,关于“但见一证,不必悉具”用小柴胡汤的问题。历代医家各持己见,有的注家认为,只要见到“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症状中任何一病,即可投以小柴胡汤治疗,这种见解有失其偏。因为只见一症,即用小柴胡汤,有其机械性和片面性,割裂了小柴胡汤证的整体意义。所以,仅见口苦或咽干,或目眩就用小柴胡汤,那未能抓住病机实质,多有失误。例如,口苦、咽于、目眩三者为胆火肆虐症,如果仅见其中之一,即用小柴胡汤治疗,而方中所用党参、半夏、姜、枣、甘草之辛甘调和补益的功能,怎能用于一派实火之证呢?这就犯了虚虚实实之戒,无疑是机械地对号入坐。笔者认为,小柴胡汤的病机,能够客观地印证的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不,胃气因和”,这才是“但见一症”的最好注脚,前后相参,正是彼此详略的关系,自然也就不至于捉襟见肘地理解“但见一症”,其互文见义的脉络,自然是一目了然。

  二、深入剖析小柴胡汤方

  小柴胡汤方药只七味,是由三组药配合而成。其一,柴胡、黄芩为肝胆药,柴胡疏肝达外,黄芩清胆内泄;亦可视柴胡为少阳表药,黄芩为少阳里药,共奏疏肝泄胆之功。其二,人参(一般为党参)、半夏和甘草为脾胃之药。其中人参补益肺脾之气,半夏既能和胃又可顺气,甘草有调和诸药、甘守津回之意,共同起到调和脾胃的作用。其三,生姜、大枣,从其性味辛甘透达、温养阳气的功用看,实在是调和营卫而达表的要药,用小柴胡汤治外感表证,姜枣是不可少的。由此,亦可反证少阳表证内传的机制,证明太阳与少阳的比邻关系,和表里相传的反应。

  如上所述,小柴胡汤是取透达外邪、调理脾胃、调和营卫,在半表半里而偏于表的首选方。

  因此,本方治外感表证,既可攻邪,又可扶正,体现了仲景组方的合理性。然而,从小柴胡汤的组成有收有散、有功有补的作用看,用其治疗杂病是不可多得的良方。举凡表里失和,营卫不谐,脾胃不和,肝胆不利,肺气失宣,胸阳不畅,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等病机,所出现各脏腑的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汤宣畅三焦,运转气机。所以说,如能横看表里,竖看三焦,外连肌表,内合脏腑,全面整体地认识小柴胡汤方的原理,将其运用于临床治疗杂病,确可达到左右逢源的效果。这就是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推广应用于临床的真谛所在。

  关于柴胡的用量问题。论中有大、中、小三种用法,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用柴胡半斤;柴胡桂枝各半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柴胡四两;柴胡加芒硝汤用柴胡二两十六铢。综合《伤寒论》本意,柴胡用大量是用于小柴胡汤本证,即少阳证。其次是太阳病已传少阳,但太阳证未罢,而又较轻微,但兼有太阳或阳明里证。用小量是少阳病已解,尚有少阳余波未平。从目前临床来看,多数是用常规量6~10g。这个用量符合伤寒本意,因汉代度量衡大,原方用一两,折算今日量为一钱,约10g。

  此外,关于柴胡劫肝阴的问题。从柴胡有升散达外的功能来看,如肾阴亏损、肝阳亢旺者,当慎用或忌用。但临床上三阳外感用大量亦无碍,对肝胆疾患为必用之药,量大些亦无妨。若用量大,服用时间久,确有伤阴之弊,应当注意。

  三、小柴胡汤应用举例

  (一)小柴胡汤

  运用本方治外感热病,是非常贴切的。从少阳的病机看,外可兼太阳,一般风寒感冒太阳、少阳合病者甚多,用小柴胡汤酌加防风、葛根之类透达即可。

  从临床实际看,时下市售的感冒药,大多数是辛凉药,有的还夹有西药发汗,如强力银翘片、复方感冒灵等。如外感初期即用上药治疗,一是发汗过甚,一是辛凉郁遏,如此治疗,若体质素虚者,必然导致在表之卫气损伤,在里之脾胃受累,其结果就是表里含混,寒热并存,虚实兼有。所以,再用中药解表、西药发汗就不相宜了。取小柴胡汤的调和寒热、透达外邪则是很合拍的。

  [案一]鄢某,男,36岁。因外感服用强力银翘片两天,又服用消炎药汗出热不退,体温38.9度,血象正常,中性不高。恶寒欲衣被,身痛酸软,头疼紧束,口不渴,舌苔薄而白腻,脉浮弦数。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g,党参15g,黄芩、法半夏、防风各10g,葛根1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第一剂后,体温下降至38.3℃,恶寒罢,身体舒适,热退脉静,食纳增,服3剂痊愈。

  目前,临床上中西药杂用,对病情不利者屡见不鲜。如上所述,其弊端就在于打乱了表里传变的正常秩序,使之表里不清,寒热夹杂,虚实并存。此时,如能正确运用小柴胡汤的调和作用,切中病机,可以转败为胜。不然,则酿成仲景所谓的“坏病”,病机变化多端,治疗的难度就非常大。

  (二)柴胡桂枝各半汤

  本方治虚人外感,可与补中益气汤媲美,前者偏表里不和,而后者偏气虚兼表。

  [案二]一妇人,年40左右,因感冒发热恶寒,既用解表药,又用清热药,并用西药消炎抗感染,病延六七日。其主症恶寒发热,身痛不休,无汗或微汗热不退,体温37.5—38.9度,不欲饮食,口淡乏味,二便尚可,脉虚浮数,舌薄白润。投:柴胡、桂枝各10g,党参15g,法半夏、黄芩、白芍各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

  服1剂微汗出,热退,精神好,食纳增,头不疼。再剂一切恢复正常,后予补中益气汤3剂而痊愈。

  柴胡桂枝各半汤,既具备小柴胡汤的调和表里等功能,又具备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功能,合二方为一方,可以通治老年经常感冒,身痛不已,若再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有病可治,无病可防,实属保健良方。

  此外,还可用治风湿身痛、关节酸痛、肌肉掣动。在南方春雨连绵之日,身体素质较差而兼有风湿者,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透达风寒湿邪,加防风、秦艽、威灵仙祛风胜湿,功效尤著。若与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相比,彼则一味攻邪,耗伤正气,此则攻补兼施,发中有收,功效殊不相同。

  (三)柴胡二陈汤

  此方即小柴胡汤原方合二陈汤。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颇为有效。因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肺气不足,经常罹患外感,一味解表发汗有伤肺气,只能以调和寒热的小柴胡汤发中有收,攻中有补以祛外邪。而内有痰饮,用二陈汤理气化痰,或加葶苈子、苏子、五味子降气而敛肺气。柴胡二陈合用,可谓是安内攘外,各建其功。体现了整体辨证的优势。

  [案三]汪某,年逾六旬,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多年,遇寒即发,咳嗽气粗,痰涎壅甚,恶寒低热,食纳差,脉虚数,舌黄白而腻。处方:

  党参15g,柴胡、黄苓、法半夏各10g,茯苓20g,陈皮、葶苈子、苏子各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

  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一般上药服3~5剂,病即缓解。

  从临床实践看,用柴胡二陈汤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功效优于用抗生素。本方长于补益肺脾,温化寒痰,对老年患者无疑是从整体出发,全面调理,从本论治。而抗生素的作用,姑且不能视为寒凉剂,但其负面反应却可损伤脾胃,波及肺气。久病体弱者,两者的疗效是决然不同的。

  (四)柴胡加龙牡合甘麦大枣汤

  此方即小柴胡汤去生姜,加龙牡、浮小麦、麦冬。治妇人更年期综合征,或治精神抑郁症,均能取效。

  [案四]黄某,自46岁后,陆续出现烦躁易怒,今48岁更趋严重,夜梦纷纭,胸胁刺痛,大便不畅,经前一星期加重,脉弦实有力。处方:

  柴胡、黄芩、法半夏各10g,太子参15g,郁金、青皮、香附、麦冬各10g,生龙牡15g,浮小麦30g,大枣3枚,花粉、橘核各15g。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经前烦躁开始服药。如此反复治疗多年,至50岁后慢慢稳定安宁。本病临床多见,其病机为阴血不足、肝郁化火所致,故尚可加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滋阴养血、平肝润燥药。

  本方柴胡加龙牡汤有别于《伤寒论》中的柴胡加龙牡汤,原方有桂枝、大黄、铅丹、茯苓,为治伤寒下后烦惊谵语的病症,是小柴胡汤的变法,主治功用各异。笔者认为,以小柴胡汤原方加龙牡等,旨在调和肝胆、脾胃、气机郁滞之症,合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故治疗妇人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精神抑郁症。原方桂枝之辛,大枣之寒,铅丹有小毒,故均弃之。

  (五)柴胡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是《金匮要略》方,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用。本方合小柴胡汤,治肝郁化火、阴血不足、阴虚阳亢所致的失眠,颇多效验,临床上用于阴虚瘦弱之体或更年期综合征的烦躁、失眠、惊悸等皆有良效。

  [案五]吴某,女,52岁,中学教师。自述心慌不宁,胸闷气憋,精神不振,夜烦梦多,食纳差,脉间歇,每分钟2~3次不等,曾服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以及地西泮等西药,疗效不稳定。察其舌质偏红,苔黄白而腻。处方:

  柴胡10g,太子参15g,法半夏、黄芩、知母各10g,酸枣仁15g,炙甘草10g,茯苓20g,川芎6g,丹参15g,浮小麦30g。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5剂后睡眠安稳,烦躁减,期前收缩基本控制,精神好转,食纳增加。继以上方隔日1剂,前后共服30剂,一切恢复正常。

  本案属阴虚肝血不足,肝郁火化。妇人绝经期前后多有此症,有的症状较轻,有的病情严重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男性群体中亦有部分患者素体阴虚火旺,体质瘦弱,可以出现烦惊、心悸、失眠等症。究其病机,男女均为阴血不足、血不足以养肝,故而肝郁化燥,用小柴胡汤疏泄肝胆,合酸枣仁汤养阴血,加白芍、丹参等增强其滋阴养血的功效,能起到较好的除烦定惊之效。

  (六)柴胡温胆汤

  此方即小柴胡汤去姜枣,合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组合而成。治疗胆胃湿热、肝郁化火的烦躁失眠、耳鸣惊悸、精神抑郁等症。

  [案六]李某,女,16岁,中学生。学生成绩一贯优良。因家况不佳,逐渐精神萎靡,少言寡语,烦躁失眠,幻听恐惧。月经前症状加剧,休学治疗,先西药镇静,住精神病院一个多月,病情未见好转,遂转中医治疗。症见:精神呆滞,两目直视,眼神不宁,少言寡语,夜寐不安,时而烦躁,甚则夜间出走,食纳少,大便不快,脉弦实稍数,舌苔、黄白厚腻。处方:

  柴胡10g,太子参15g,黄芩10g,川黄连3g,法半夏、郁金各10g,茯苓15g,枳壳10g,竹茹15g,陈皮10g,菖蒲、远志各6g,虎杖15g,胆南星6g。 每日1剂,分2次稍凉服。

  前方进10剂后,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食纳增加,夜能安睡,临经前情绪波动减轻,遂守原方加绿萼梅、合欢皮、夜交藤,或合甘麦大枣汤等,治疗近半年后复学,成绩逐渐上升,观察半年,病未复发。

  柴胡温胆汤,用以治失眠、情绪紧张,或忧郁,不失为一剂良方。凡是胆胃湿热,痰热内扰的心悸、期前收缩、耳鸣以及神经系统病症,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上冠心病、间质性肺炎,神经官能症、肝炎、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众多疾病,只要符合肝郁化火、胆胃湿热的病机,在一定的阶段用之均能异病同治,取得明显的疗效.

  (七)柴胡陷胸汤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是治疗肝胆不和,痰热阻遏于胸胃的病症。如支气管肺炎,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嗽痰不爽,胸胁痞满,或胃脘痞胀,嗳气,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

  [案七]王某,男,52岁。平素有气管炎病史。近因感冒发热、咳嗽、胸痛而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经消炎、抗感染治疗1周,病情缓解出院。现症:咳嗽痰黄稠,胸闷胁痛,右侧胸背部均有湿罗音,呼吸不畅,低热37.5度,大便不畅,夜烦少眠多梦,食纳差,口黏舌苔黄腻,脉弦滑偏数。拟方:

  柴胡、太子参、黄芩、法半夏、花粉各10g,川黄连5g,全瓜萎20g,郁金10g,桑皮15g,生甘草5g,百部10g,白及1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前方服5剂后,低热除,咳嗽减,胸痛好转,呼吸均匀,食纳、睡眠明显改善,舌薄润,脉弦数,守方进10剂,临床痊愈。

  本案属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故用上方取效。此外,本方用于肺胃两者病变,如肺之痰热壅甚的,胸膜炎、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如胃之湿热中阻、肝胆气滞的,胃窦炎、胆汁反流、反胃、呕吐、呃逆等。随症加减,皆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八)柴胡泻心汤

  小柴胡汤合泻心汤,共奏疏泄肝胆、调和脾胃湿热之功效。烦躁不寐,胃脘痞胀,胁间胀痛,大便稀软或腹泻等症。

  [案八]谭某,女,35岁。自述精神郁闷,烦躁失眠多梦,腹涨气滞,胃脘至脐腹胀痞,大便稀溏,日三四次,肛门不爽,脉缓稍弦,舌苔黄腻。处方:

  柴胡10g,党参15g,法半夏、黄芩各10g,黄连5g,干姜、枳壳、广木香各10g,炙甘草5g,神曲1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上药进3剂,诸症悉减,大便成形,每日1~2次。继服2剂,诸症消失,饮食正常。

  柴胡泻心汤的运用,病机重点是肝胆火郁,脾胃气滞,湿热并存,气机阻滞。临床多用于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胆囊炎、肠炎、腹泻等,视其病位所在而加减,如病在肝胆加疏肝的郁金、川楝、青皮;如病在胃肠加理气的枳壳、木香、神曲等。

  举凡伤寒学者尽人皆知:柴胡汤证下之,满而不痛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里是指柴胡证误下,损伤脾胃,湿热中阻,气滞不畅,以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行气消痞治之。此间,正说明柴胡与泻心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一同属肝胆脾胃同病;其二,同属湿热并存,气机阻滞;其三,病机重点在中焦,虽下并未损伤脾胃波及下焦,故而说柴胡不中与半夏泻心汤。笔者以为,凡是肝胆脾胃同病气机阻滞,姑论其下与不下,视其病症所在,用小柴胡合泻心汤,临床广泛运用,都有良好的效益。

  (九)柴胡四逆散

  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减,临床用于慢性肝炎、乙肝“三阳”,以及肝硬化等病症,疗效稳定,且有平淡出奇之功。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效,对肝病患者脾胃健运、中焦振奋、恢复健康有直接的作用。

  1.治急慢性肝炎:以小柴胡汤去姜枣,合四逆散加郁金、青陈皮、川楝、茵陈、虎杖等,对急、慢性肝炎退黄快,俟转氨酶下降后,酌加滋养肝阴、健运脾胃药,但养阴不能腻,健脾不能燥,更不能过早进补。

  2.治乙肝“三阳”:以两对半1、3、5阳性为特征,应是包括在慢性肝炎之内。但临床上“三阳”的带菌者甚多,其治疗与转氨酶升高者有所不同。

  一般以小柴胡汤去姜枣,合四逆散加白花蛇舌、白马骨、忍冬藤、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加怀山药、扁豆、白术健脾药,加谷芽、麦芽、炒内金化食药,加川楝、郁金等疏肝;酌加丹参、旱莲草、女贞子等滋阴活血。其中清热解毒药,可视病情选1-2味,不能过于苦寒;滋养肝阴药不可服之过早,可从舌象辨认其伤与否。服药以1—3个月为1疗程,每日1剂。阴转率较好。小孩比成年人更好。但有服2个月即转阴,或转为1、5阳性,也有转阴后半年又复出1、3、5阳性。总之,上述治疗有效,但仍缺乏具体分类用药和确切的统计学观察。但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

  3.治肝硬化:以小柴胡汤和四逆散,加郁金、内金、腹皮、生牡蛎、青皮、川楝、香附、三棱、莪术、炒谷麦芽等。总的治则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但用药均以柔克刚,不用过多攻伐药,这种治法对血吸虫病肝硬化、酒精中毒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均有一定的疗效,必须坚持长期服药,一般需1—2年服药治疗。如有腹水者,适当加茯苓皮、海桐皮、赤小豆等,或短暂用西药利尿,腹水消退后即停用。笔者体会:1)用小柴胡汤合四逆散治肝硬化,能较好地疏泄肝胆,健运脾胃,促进消化功能,有利于机体恢复;2)用活血化瘀药以丹参、益母草、赤芍、香附之类为宜,不用桃仁、红花、土鳖虫之类破血动血药;3)用软坚药,以三棱、莪术为宜,且在脾胃功能健运的情况下用小量为好;4)密切注意伤阴,肝硬化无论用何种疏肝药均有伤阴之虞,必须注意防患。一是用疏肝药如柴胡等,不宜过量,以小量适中;二是注意舌苔、脉象,如舌红少苔,脉象弦硬,应立即调整滋养肝阴药,减少对肝阴的耗损,或采用食疗辅助滋阴健脾。总之,肝硬化是慢性病,治疗是长期的,应以无毒治病为上,不能孟浪,不能求速效。不然,弄巧成拙,反生祸端,必须慎之又慎。此外,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较差,可能是与肝细胞长期损伤有关。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及时调整用药,仍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十)柴胡平胃散

  此即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又可称柴平汤。以小柴胡汤加苍术、厚朴、陈皮而成方。临床上感冒夹湿,或急性黄疸性肝炎。其症状为恶寒、发热、身疼痛、腹胀、大便稀溏,口淡黏腻舌苔淡润、脉弦数等。肝病湿邪偏甚者用之。江南长夏,身染风寒,头痛身热,表证俱在,又见脘痞腹胀,大便稀溏,食纳呆滞,用小柴胡汤外透表邪,用平胃散温化里湿,再加入藿香、滑石,对暑病挟湿,或慢性肝病,或外感挟湿均能取得疗效。笔者是在治慢性肝炎病,进入长夏湿浊明显,用本方常可与温病中的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等方择优选用,融经方与时方于一体,发挥两者之长,疗效十分理想。

  (十一)柴胡白虎汤

  柴胡白虎汤即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而成方。从药物组成看,应是少阳阳明同病。临床上四时感冒,汗出热不减,即有少阳往来寒热,又有阳明热盛,口渴饮水,用本方内外兼治,颇合病机。杂病如结核性发热、肿瘤发热、胆道感染发热等均可选用本方。

  时下,滥用感冒药,发汗过甚,风寒之邪未罢,热甚耗气伤津,酿成三阳合病,前人有柴葛解肌汤,符合病机,与柴胡白虎汤相比,可谓是异曲同工。

  (十二)柴胡五苓散

  此即小柴胡汤合五苓散而成方。用小柴胡透达少阳于外,用五苓散化气利水于内。本方常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偏重于寒湿者(或湿重者),加疏肝药郁金、川楝,加利湿药茵陈、厚朴。如系肝病偏脾胃不足,湿邪困脾,病者身黄溺黄,身体困重,食纳腹胀,大便稀溏,精神委靡,脉象弦缓濡数,舌白腻,用本方透达外邪,利水渗湿。全方可达到疏泄肝胆、健运脾胃、化气利水之功效。前贤有以小柴胡胃苓汤治寒湿发黄,即小柴胡汤、平胃散、五苓散三方合用,看似杂乱,实则井然有序;吴又可的达原饮为湿邪弥漫三焦,其用意亦与柴胡胃苓汤相近,治法同出一辙。

  此外,有嗜茶过甚(有的地方喝茶习惯特殊,将茶叶煮出茶汁,最后连茶叶也一同咀嚼吞食),日积月累,则出现“茶黄”,多为寒湿困脾之征,用上方有独特疗效。顺便提一句:如系茶黄,可以用茶树子煎水服用,亦可退黄。

  (十三)柴胡四物汤

  《伤寒论》有三条原文,叙述妇人中风经水适来,经水适断,均用小柴胡汤调理。笔者以为,实际上是妇人经期感冒,出现往来寒热所以小柴胡汤治之。然而,从临床实际看,由于其临经适来或适断,这与常人感冒有所不同。所以,用小柴胡汤透达外邪是其同,而因其动血则是殊异,故用四物汤合于小柴胡汤之中,内和气血,又切中其异,是治经期感冒的良策。一般说,经期感冒,除有外感之症,尚有血热烦躁之征,故从凉血人手,用生地、赤芍、丹参,改四物之养血为凉血,配合小柴胡汤透达,对于经期感冒的治疗确有其奥妙之处。当然,经期感冒未必都有热入血分,未见是症,那就不必画蛇添足了。

  总之,柴胡剂以小柴胡汤为中心,随证加减,因病择药,在临床上潜心钻研,细心体察,博闻广识,即可领悟小柴胡汤之所以能广泛运用于临床之奥妙。本文虽冗长琐细,但未必能概其全,因个人有限的知识,不当者,祈请批评!

  史载祥教授运用经方柴胡剂治疗疑难发热的临床 经验

  (该文发表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10期)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五方均可用以治疗发热。惜书中言症隐理,且症状繁多难记,故不易被医生正确使用于临床。全国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从医理入手,明确各方之适应证及其之间的联系,使后学易记易用,应用于外感热证每显佳效。结合病案,将其经验概述如下:

  一、 邪入少阳,选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史教授认为,伤寒邪入少阳是由于正气亏虚而不能驱邪外出,致使邪陷半表半里。此时病机特点是:邪证相持,各无进退。证侯特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手足温,口苦,咽干,目眩,舌上白苔,脉沉紧或弦。治宜和解,汗、吐、下三法皆在所禁,以小柴胡汤化裁常获良效。常用柴胡10-20克,疏解少阳半表之邪,黄芩10-15克清解少阳在里之热,半夏10-15克、生姜10-20克、大枣4-8枚、人参5-10克(或党参10-15克)和中补虚以驱邪还表,共奏和解少阳枢机之效而使邪去正安。

  案1:丁某,女,64岁,病案号:335407

  94年4月29日:慢性肾功能不全7年,一天前不慎受寒,始觉恶寒发热,体温37.5℃,周身酸困,咳嗽,咯白痰,口苦,咽干,恶心,时有呕吐,不欲饮食,左胁部胀满,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小便量少,大便质稀,舌淡,苔薄白,脉浮。证属邪犯少阳,给与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0克、半夏15克、党参12克、黄芩15克、生姜10克、大枣5枚、甘草6克、白芍12克、竹茹12克、生石膏30克。每日一剂,水煎取150毫升,分三次服。94年5月13日:用上方5剂后,已无恶寒发热,体温36.5℃,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坐胁部胀满消失,纳食增加,仍有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此属伤寒余邪未清,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清解余邪善后。

  按语:患者素体脾胃亏虚,气血不足,不胜风寒,故偶伤风寒,邪即侵入少阳,出现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初诊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并加入白芍,合参枣益气养血以固根本。《别录》载“竹茹主呕哕温气寒热”,《神农本草经》述“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入此二味,加强小柴胡汤除寒热和胃气之力。

  二、 少阳热化,取大柴胡汤清泄邪热

  史教授认为,伤寒外感变化多端,若因过用热药,或由阳热体质,伤寒邪入少阳多从热化。此时的病机特点是:热郁少阳阳明。证候特点为:往来寒热,郁郁微烦,心下急或心下痞硬,呕吐,口渴,便秘,或下利而肛门灼热,舌苔黄,脉弦滑。治疗上于小柴胡汤中除去人参甘草助阳之味,疏解少阳热郁;加芍药枳实大黄之沉降以涤阳明之热滞。常见药物计量为:柴胡10-20克,黄芩10-20克,半夏10-15克,白芍5-10克,亦可仿柴胡加芒硝汤加芒硝3-5克。

  案2. 菅某,男,33岁,病案号:434540

  90年9月27日:患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肺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症见音哑,胸闷,气短,痰中带血月余,用氮芥、卡铂等化疗,七天后咳嗽剧烈,恶寒发热,体温38℃,头痛身痛,咯白痰,用祛风散寒解表中药和青霉素、先锋霉素V治疗两天体温升至39.6℃,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耳鸣,默默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舌胖暗淡,苔白腻,脉弦数。证属少阳阳明合病,给大柴胡汤原方:生大黄6克后下,柴胡15克,枳实12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白芍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甘草6克。日一剂,水煎取150ml,分三次服。90年9月30日:用药3剂,寒热往来减轻,体温38℃,大便已通仍干,余症也见好转。继以小柴胡汤加味清解半表半里,和解枢机,佐以通腑泻热:黄芩12克,柴胡12克,半夏15克,白芍12克,党参10克,大枣4枚,生姜10克,甘草6克,北沙参15克,苏子10克,全瓜蒌30克,芒硝3克冲,焦三仙各10克。日一剂,水煎取150ml,分三次服。90年10月2日:用药两剂寒热往来消失,体温36.5℃,纳食增加,口苦咽干,耳鸣,便秘,均明显好转,惟仍剧咳,继以扶正抗癌药治疗。

  按语:久病体虚,再加化疗,正气每况愈下,极易感受外邪。起初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痛,似属风寒外感,然与祛风散寒解表中药不效。尔后所见口苦咽干,耳鸣目弦,不欲饮食,舌胖暗淡,苔白腻,又类小柴胡汤证。史载祥教授抓住大便干结,脉弦数主症,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投以大柴胡汤四剂应手而效。再诊时大便通常,脉弦略数,认为是阳明之热已挫,少阳之热未罢,投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主兼清阳明,二剂后热罢,诸症明显好转。

  三、 少阳寒化,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郁温中

  史教授认为,若患者素体中寒,或过用寒凉,均可因寒滞中焦而致已入少阳之邪寒化。此种情况下的病机特点为:邪入少阳寒化。证候特点为: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或不渴,头汗出,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脉弦而缓,苔薄白。治疗上寒热并用,既用柴胡黄芩疏解少阳郁热,用天花粉牡蛎热伤之津,有用桂枝干姜甘草辛散温中,除太阴之寒滞。常用剂量为:柴胡10-20克,桂枝10-15克,牡蛎5-10克,干姜5-10克,天花粉10-20克,黄芩10-15克,甘草5-10克。

  案3:孔某,女,60岁,病案号:594371

  93年12月14日:直肠癌肝肺转移,低热4个月,乏力,两天前开始恶寒发热,一日发作2-3次,体温可达39℃,口苦口干,纳差,时有耳鸣,大便一周未行,舌质暗淡瘀斑,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属少阳寒化证,给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柴胡20克,黄芩10克,党参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半夏15克,甘草6克,大枣3枚,日一剂,水煎取150毫升,分三次服。93年12月23日:恶寒发热无反复,口苦口干及耳鸣消失,给健脾和胃、解毒抗癌中药善后。

  按语:该患者久病体虚,正不内存,邪热凑侵,直入少阳,故在长期低热乏力的基础上出现恶寒发热间作、口干口苦、耳鸣、大便干。虽然少阳郁热比较明显,但史教授抓住反映中焦虚寒的纳差、舌淡胖紫暗、脉细弱症状,断定是少阳寒化症,药仅两剂即显佳效。

  四、 太阳少阳合病,投柴胡桂枝汤和营卫利枢机

  史教授认为,若正气已虚,营卫欠和,太阳伤寒之邪极易传入少阳,此时病机特点为:营卫不和,邪郁少阳。证候特点为:发热微恶风寒,头晕头痛,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脉浮弦,苔薄白。此时当选桂枝汤半量调和营卫,疏散太阳之表邪,用小柴胡汤半量和解少阳以除少阳之郁热。常用剂量为:桂枝3-9克,芍药3-9克,黄芩3-9克,人参3-9克,或党参5-15克,甘草2-5克,半夏3-9克,柴胡6-15克,大枣4枚、生姜3-10克。

  案4:李某,女,15岁,病案号:958223

  96年1月11日:两个月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微恶风寒,经服感冒通后热退,尔后每隔2-7天发热微恶风寒发作,体温37.5-39℃之间,每次持续2-3天,时有咽痛及汗出,三天前再次发作,症状同前,舌淡红胖大,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白血病3.5╳109/L,中性粒细胞1.4╳109/L,淋巴细胞1.8╳109/L。西医诊断:粒细胞减少症。中医诊断:太阳少阳合病。给柴胡桂枝汤:柴胡10克,桂枝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每日一剂,水煎取150ml,分三次服。96年1月20日:药后寒热未作,无不适感觉,血常规恢复正常。继用原方五剂巩固疗效。

  按语:《伤寒论》第151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该患者每次发病均恶寒发热、咽痛身痛、汗出,此为邪犯太阳之外征:虽然未见“微呕、心下支结”少阳枢机不利胆胃不和之症,但寒热往来间断发生,亦是邪入少阳之象。

  五、 少阳邪满周身,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不但有少阳寒化热化之分,兼表兼里之别,而且尚有邪郁少阳弥漫周身之证。史教授认为,其形成机理一因邪气太盛,二因正气太虚,致使正不胜邪,邪气弥漫,故此时以半表半里为中心,形成邪郁少阳弥漫周身的病机特点。其证候特征为:寒热往来,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方中柴胡桂枝以解其外而除身重,龙骨牡蛎铅丹以镇其内而止烦惊,半夏大黄和胃气以止谵语,茯苓以泄膀胱利小便,人参姜枣益气养营卫以固驱邪之本,如此表里虚实泛应曲当,错杂散漫之邪庶可得解。常用剂量为:柴胡10-15克、龙骨10-30克、黄芩3-9克、生姜3-10克、铅丹3-9克、人参或党参10-15克、桂枝3-9克、茯苓3-9克、半夏3-5克、大黄5-10克、牡蛎10-30克、大枣3-5枚。

  案5:纪某,女,53岁,病案号:93288

  86年10月27日:两个月来寒热往来,汗出以乳房以上为重,肢软乏力,头晕,心悸,心烦,胸痛阵作,尿频,腹胀不欲饮食,口干口苦,舌暗,苔薄黄腻,脉沉细,历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西医诊断:颈7-胸8脊髓空洞症。中医辨证:邪郁少阳、邪漫周身。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党参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桂枝8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甘草10克,茯苓5克,肉桂3克。87年3月9日:上方加减出入调治4月余,诸症显著减轻,继用上方巩固治疗一个月。两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语:该病理属西医疑难病症,症状繁多,错综复杂,辨证甚是困难。史教授认为,寒热往来、口苦口干、苔黄腻是邪郁少阳之症;汗出由卫表不固,脉沉细里虚已明;头晕、心烦、心悸、胸痛为邪犯上焦之症;腹胀不欲饮食,尿频是邪入中下二焦之象。该例之邪郁少阳邪漫周身与仲景所属症状不尽相同,然病机则无异,史教授谨守病机,守方调治,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佳效。

  耳鸣是多种耳病的常见症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中西医病名相同,传统医学又称“聊秋”。治宜针对病因,辨症施治,补气益血,清肝利胆,通窍止鸣,疗效颇佳。1:西药新用疗法处方:心痛定10毫克服法:舌下含服,日3次,10天为1疗程,低血压者不易服用。疗效:服用1疗程,有效率达92.7%,扩张全身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作用显著,副作用少。2:处方:女贞子20克,麦冬、生地、白芍各15克随症加减:阴虚阳亢加珍珠母,牡蛎各15克。气虚加太子参15克服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200毫升,分2次温服。疗效:服药5~10剂,有效率达94%)“是药三分毒”,我来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耳鸣”的食疗秘方:1.热盐枕耳取大盐适量,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2.瓜子壳汤用葵花子壳15克,放入锅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坚持数日,可见成效。3.三七蒸酒酿取三七花10克,酒酿50克。同装于碗中,隔水蒸熟。分1--2次连渣服,连服7天。4.响铃猪耳朵用响铃草30克,猪耳朵1对。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2次服。用治气虚耳鸣。5.百合散汤取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日服2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6.芦根松草饮用鲜芦根、瓦松、车芯草各10克。水煎成汤剂当茶饮,1月为1疗程。7.灵磁石饮取灵磁石10克。水煎服,1日2次,连用10天为1疗程。8.活动下巴颏用下巴颏上下左右活动,到大约100下左右时,耳鸣渐止。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9\推荐一个治疗耳鸣的小偏方,方法简单效果好。准备材料:当归15钱、黑豆30克、红糖30克操作方法:先把当归和黑豆洗干净,放进锅里,在锅里装上水,再放点红糖,开火

  \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