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知识:慢性肾炎证治刍谈(一)

 buick5 2016-09-07

慢性肾炎是现代医学病名,包括多种肾小球疾病。其中有部分是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成。目前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从水肿、血尿、腰痛、虚劳等病论治;亦有根据该病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再分成若干证型进行施治。对此诸多诊治虽各有所长,但未免过于纷繁。有鉴于此,笔者通过文献复习,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对该病的治疗如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其“本虚标实,虚中夹实”的病机特点,在诊治过程中,突出温补脾肾,注意清利湿热、重视活血化瘀,法园机活,执简驭繁,对于扭转慢性肾炎的病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是大有益处的。

(一)治病求本,突出温补脾肾:慢性肾炎在其发病过程中,不论水肿存在与否,其病本皆属正虚,病标多夹有邪,实是一种“虚中夹实”的病症。其正虚包括: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但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不同程度的虚损。因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脾主运化,有统血、摄取精徽和运化水湿之能;肾主开阖、有藏精蒸化水液、通利小便之权。如肺气失于通调,水液不能下输膀胱,脾气失于转输,则运化失司难以摄取精徽,肾气失于温煦而开阖不利,则不能固摄精气、排泄湿浊,致使气机升降失常,清浊相混而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尽管慢性肾炎病机复杂,见证不一,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而脾肾两虚,实是慢性肾炎发病的内在基础。如证见轻度浮肿,纳差便溏,气短乏力,平素易感冒者,正属脾肺气虚,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益肺,利水渗湿;如水肿不甚,证见头晕耳鸣,口苦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乃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致,拟杞菊地黄汤加减以滋养肝肾;有些慢肾患者多有病程长,反复浮肿,面色苍白或萎黄,形寒肢冷,纳差便溏,腰膝酸软,小便量少色清,舌淡胖脉弱者,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为大法。可用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化裁施治。方内制附子可适当加大用量,但须先煎以去其毒而存其温阳之性。取王太仆“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景岳全书·肿胀》亦指出:“温补即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因此,在慢性肾炎证治中,应以突出温补脾肾为首务。即使在标急邪实之际,也应在治标同时兼顾脾肾阳气。但在用药时,以温而不燥、补不碍邪、利不伤正、消不损元为原则。中医治病,历来强调治病求本,而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先天温养后天,后天充实先天。通过温补脾肾,旨在固护脾肾的阳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以阻断由阳气虚弱向阴阳两虚进展的过程,这对于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可取到积极作用。

(二)邪去正安,注意清利湿热: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实际上是阴阳失衡、正邪相争的过程,“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邪不两立,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则正安。因慢性肾炎病程长,又多呈一泒虚损征象,扶正固本易为医者熟知,而对其邪实的一面,往往易被忽视。然而病邪在慢肾的病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如风、寒、湿、热、疮毒、淤血、痰饮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湿热之邪,它对慢肾的影响和干扰很大。《中医杂志》1986年10期,有的医学家甚至认为:“没有湿热,就没有慢性肾炎”。慢肾之湿热内蕴者,每有诸如脘闷纳呆,头重如褁,腰肢痠重,口干咽痛,或鼻流浊涕,大便秘结或不畅,尿少色混,舌红苔黄腻,脉象细滑。其产生,一是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每易招来外邪侵袭,如湿、热,或风、寒、湿,郁而化热,酿成湿热;二是由于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内聚,郁久生热而致湿热内蕴;另外湿热滞留,耗伤正气,变生它邪且易招外感,成为病势进展的重要原因。阻断此病理环节有利于慢性肾炎的恢复。湿热之邪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因此,清利湿热在慢性肾炎的证治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可拟用八正散合四妙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通过清利湿热,使邪有出路而达到扶正的目的。即“邪去则正安”也。对某些脾肾阳虚患者,在服用温补药后出现一些湿热症状,或某些慢肾患者久用温补,其效不著,即使湿热征象不明显者,亦可在应证方药中,佐以蒲公英、薏苡仁、半边莲、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等清利渗湿之品,扶正与祛邪并用,这样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名老中医 周之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