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昵称179287 2016-09-08

6月的保山,人们又像往年那样,纷纷挎着竹箩,和着欢快的鸟语和悠扬的蝉鸣,循着缕缕野菌的清香,钻进①座座山林,捡回①朵朵夏日的希望。 大片大片的松林和杂木林,是野生菌的家园。不同的林木·草本腐殖质,养育着不同的菌类。【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野生菌①般生长于松树林·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单生至群生。野生菌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长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带来了野生菌的种类多样化。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与林木为伴的,人们就叫松毛菌·杉松菌·麻栗菌;以其汁液·色泽·形状来称呼的,有青头菌·奶浆菌·糯米菌·马屎菌·荞粑菌·石灰菌·见手青·鬼打菌·蓝菌·白菌·红菌……①进入6月,人们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找菌·食菌·买菌了。捡菌人多数是碰运气,运气好了就多捡些。有经验的捡菌人就不同了,TA.们知道,只要气候没有太大变化,森林没有遭到破坏,当年的野生食用菌只会增多不会减少。于是,TA.们就按照往年的时间,钻进往年出菌的老地方去找菌,①般来说,都要满载而归。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1:大红菌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野生红菌习性:又名正红菇·真红菇·长于原始森林中的①种珍稀野生食用菌,其生长条件十分讲究,只有在气温高,雨水多的夏秋季节森林中才有生长红菌的可能,除此以外的其T.A山地便无法长出红菇。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2:鸡枞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鸡枞的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①般来说,鸡枞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包谷地,茶地。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菌柄与白蚁巢相连,有散生也有群生。在自然条件下鸡枞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白蚁巢就是保山人习惯所说的""蚂蚁孤堆""。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3:奶浆菌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在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上,分布在海拔1600—2800米的温带,常与松树形成菌根。夏季,⑦,⑧,⑨③个月。天气炎热,若遇上短时阵雨,奶浆菌会雨后春笋般长出。成长周期短,持续时间长。生长环境需要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T.A最大的特点就是,弄断T.A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像牛奶①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有非常好的通肠道功能,但不可①次过量食用。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4:刷把菌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因形如刷把而得名有很多的品种,颜色艳丽,有红·黄·白等色。像葡萄状枝瑚菌·葡萄状珊瑚菌都可以食用,①般别名帚菌·刷把蕈·扫把菌·笤帚·红扫把。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5:青头菌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青头菌,又名变绿红菇·青冈菌·绿豆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为生长期,雨后产量多。均以成对形式出现,深林中只要发现①朵,在不超出①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①朵。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菌盖最初为球形,本身具有与青草①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表皮往往斑状龟裂,老时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菌褶白色,较密,等长,在雨季来临时,沟洼地带最容易发现其踪影。菌柄长中实或内部松软,可食用,味道鲜美。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6:牛肝菌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牛肝菌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牛肝菌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下·林边草地,喜潮湿,易腐烂,8-9月份为盛产季,红脚牛肝菌 单生或群生于坚硬木林下,常见于夏·秋季节。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此菌初期呈红色为主的色泽,且大型,易被发现。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味道香美,是极富美味的野生食用菌之①,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7:见手青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见手青,生长在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群生,是具有伤变后呈靛蓝色显色反应特征的①类牛肝菌的统称,物种数量庞大,隶属于牛肝菌科,大部分归到牛肝菌属。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见手青是①类具有显色反应特征牛肝菌的统称,菌肉压伤或手碰伤后呈靛蓝色,故名见手青。菌盖宽8—16cm,半圆形,中部微凸,盖缘微下卷,盖表面干燥,有微细绒毛,平近光滑,盖表色泽较菌管层面深暗,粉红色,粉蔷薇红色,色泽粉艳,少呈深红色,盖缘有时呈酒红色。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盖肉厚1.5—2 cm,坚脆,菌管层面色泽明亮,茶花黄色,淡黄色,手触摸或压伤后迅速变蓝,菌肉生尝微甜,闻之有菌香气。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NO8:马屁泡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马屁泡又称牛眼睛,①般生长在山坡·荒地多数群生,有黑心和白心两种。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保山】大山里的捡菌人:采菌也是一门大学问

来源:普洱生活网

http://www./yuedu/127586808.html

http://km.house.ifeng.com/column/shenbian/shb20


——大山里的采菌人


跟随采菌人的脚步,跋山涉水,在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寻觅大自然馈赠的精灵。


对于土生土长的羌族人来说,记忆里每年七月中旬开始采松茸,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松茸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整个夏天,仿佛随雨水和雷声而来的,全是鲜美肥嫩的神菌。



盛夏的北川神秘大山里,忽晴忽雨,在深山老林的原始森林中松茸也在疯狂的生长,又到了本地山民忙碌的季节,采松茸是当地人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夏季一过,这些深藏在原始森林里的精灵将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获得更多的收入,她们就必须抓紧时间努力采摘这些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在这个时节里,每一座山上都有采菌人。他们趁着夜色上山,背着竹筐,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一公里才能采摘到一朵松茸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采松茸是当地人从小就必须学会的一项生活技能。

早晨的雾气刚刚消散,松树挨着栎树,栎树挨着松树,太过年轻的树林一般是长不出松茸的,必须树龄达到50年以上,疏密相当,洁净的厚土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半腐烂干枯的树叶和松针,松茸就藏在叶子下面,纷纷躲避着采菌人的眼睛。


采菌的过程非常辛苦,森林里经常没有路,荆草丛生,树木纵横。而且,穿行在深山老林里,有时也会有危险相随,在路途中遭遇蚊虫叮咬,扭伤脚,被荆棘划伤身体等意外时有发生,山民们已是习以为常。



大概没有一种食物可以像松茸这样,只需要雪山水,洁净的厚土,就在原始森林吸收着大地灵气生长,整个生长过程,与现代农业完全无关,只靠老天赐予鲜美和清甜的滋味,所谓山珍,这是极好的。人们每年享受着它的存在,绝不过度索取,也不刻意维护,就像相处了多年的老朋友,不用言语就早有默契。


大概没有一种食物可以像松茸这样,只需要雪山水,洁净的厚土,就在原始森林吸收着大地灵气生长,整个生长过程,与现代农业完全无关,只靠老天赐予鲜美和清甜的滋味,所谓山珍,这是极好的。人们每年享受着它的存在,绝不过度索取,也不刻意维护,就像相处了多年的老朋友,不用言语就早有默契。


http://www./p/lbbNh3.html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03大红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JPG (207.33 KB, 下载次数: 0)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02吴传艺正在采摘大红菌.JPG (192.54 KB, 下载次数: 0)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08新鲜的大红菌亮泽艳红.JPG (196.3 KB, 下载次数: 0)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12吴传艺把整理干净的大红菌移到烘烤炉.JPG (62.13 KB, 下载次数: 0)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14烤干后的大红菌,都保持着鲜艳的红色,一副秀色可餐的模样。.JPG (194.12 KB, 下载次数: 0)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波塘大山里的采菌人——吴传艺
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6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