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七八岁的孩子,看看这4条相处之道,孩子对抗不再愁

 鸿蒙圣主 2016-09-08

  
  一位妈妈的问题:

  儿子7岁半,在刚才我让孩子刷牙!催了几遍没反应!我又说去刷牙!上来从我脸上删了一巴掌!我很恨的揍了他一顿!嘴还特别硬!我问他:谁教育你打人的?谁教你打妈妈的?他不说话!他爸让他和我道歉!一点都不认真的说我错了还不行吗!哎!气死我了!一晚上和我说我只要一写作业腿就疼!背也痒!在那墨迹的我一直忍着。

  桐阳妈回复:

  非常理解这位妈妈的感受,妈妈从来不打孩子,结果孩子出手打了妈妈,妈妈很意外,肯定很委屈,很难过。妈妈首先需要安抚自己的情绪,照顾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和孩子都会犯错。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7.8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加,妈妈催促他刷牙,他很反感,加上前几天孩子牙疼。孩子做作业腿疼,背痒,孩子心理很烦躁。

  孩子在很烦的情绪之下,是不会处理这个情绪的,所以这一巴掌属于发泄情绪,孩子内在情绪发泄到妈妈身上。

  同理妈妈在孩子出手的时候,也和孩子用同样的方式发泄了自己的情绪,打回去。

  妈妈需要向孩子表达对你的伤害,重点是内外一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育儿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也要让孩子尊重我们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不可能改变 ,妈妈要爱自己,安抚自己受到的伤害。同时接纳孩子,等母子双方冷静下来,好好沟通,我们不打孩子,同时也不能让孩子打父母。

  孩子的叛逆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两三岁的时候,西方有可怕的两岁。第二个阶段七八岁的时候,“七八岁狗也嫌”。第三个阶段十二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叛逆。

  这三个阶段虽然最叛逆,却是孩子心理形成最关键的阶段。

  我们怎样和七八岁的孩子相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自由,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像三岁左右的孩子,不满足会哭闹。8岁左右孩子能够有自己的想法,不再用哭闹解决问题,需要自由,不想服从权威。选择沉默,或者顶嘴,或者其它方式对抗。

  比如,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你让他写作业,他偏不写。很多类似的事情,简单一句话,你让他往东,他非要往西。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行为背后要表达,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孩子了,我需要自由,我需要做主,你干涉我太多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自我意识,但是心智不成熟,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还不完善。比如,处理自己的情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对父母的付出,对父母的管教,他们不会理解。所以,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家长怎样和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处呢?

  1.平等,尊重,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在没上小学的时候,朋友还不固定。但是到了小学,孩子有了自己的交际圈,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在朋友当中大家感受到的是平等尊重。即使有冲突,孩子很快就会和好。

  他们也希望父母能够尊重他们,不要总是命令,催促,限制他们的自由。所以只有和孩子做朋友,孩子才会和父母说心里话,孩子才可能合作。

  2.给孩子选择自由,和孩子划清界限。

  比如,孩子放学回来,妈妈可以问,你先做作业还是先玩。如果孩子选择先玩,那几点开始写作业。如果时间到了,你没做作业,需要妈妈提醒吗?如果孩子忘记做作业,你是选择让老师质问,还是选择愉快。每次的沟通,都让孩子感受到自由,拥有选择权。

  3.欣赏肯定孩子的进步。

  虽然此阶段的孩子非常淘气,也很有主意,但是依然需要家长的持续关注。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

  我大女儿每天回来让我看数学得了100分,写字得了★。我说,你现在算数都会两位数了,又增加了新本领。你的字写的比爸爸和妈妈还好。女儿很有自信,不会写的字,让我写到废纸上,说我在田格本上写不好。

  昨天给孩子姑奶奶打电话,把她的作业本都让姑奶奶看。家长欣赏和鼓励孩子,会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最后孩子享受在学习的乐趣当中。

  4.和孩子沟通用事实加感受,然后说出需要,明确请求的方式。

  昨天的文章,我给大家分享了一种方式先跟后代的方式,打开孩子的心。今天再分享另外一种方式。通过陈述事实、表达感受、告知需要和明确请求的方式。

  比如:妈妈看到孩子乱扔玩具,家里非常不整洁。很多父母会说,你总是把玩具到处扔,也不知道收拾,我要给你说多少次,不要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你就是不听!然后开始和孩子对抗。

  不伤害孩子,不引起对抗的方式是这样的。

  我看到你把玩具扔到地上了(陈述事实)。

  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表达感受)。

  因为我希望家里保持整洁(告知需要)。

  你什么时候可以收拾玩具呢,如果不收拾,我会按照垃圾处理。(明确请求)

  妈妈没有评价孩子,只是把事实陈述出来,表达感受,告诉妈妈的需要,如果你乱扔,我会当垃圾丢掉。孩子如果喜欢玩这个玩具一定会收拾。

  比如,孩子不刷牙,妈妈经常会催促。

  变换一下方式:

  我看到你还没顾上刷牙呢(陈述事实)。

  这让我感到很心疼,上次你牙疼,妈妈心理很难过(表达感受)。

  因为我希望你牙齿健康,没有蛀牙(告知需要)。

  你什么时候可以刷牙呢,如果不刷牙,引起疼痛,你自己承受痛苦。(明确请求)

  这种方式通过实践非常管用,并且推广到很多父母,用在他们孩子身上也非常有效果。

  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那一天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意外,让我们很难接受。所以,一切的一切,需要父母能够静心,能够给自己时间,让我们跟上孩子的脚步去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