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石”与探春有同样的悲情

 快乐老年435 2016-09-10

《红楼梦》里的男主角贾宝玉,对“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十分反感,让他真正感兴趣的应该是“留意于姊妹之间,委身于闺阁之道。”

《红楼梦》里的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她个性鲜明,精明能干,富有心机,有“玫瑰花”之诨名,是脂粉里的英雄。她关心家族大势,有经世致用之才。

曾奉王夫人之命,代理王熙凤管理家事,并主持大观园改革。对纷乱的家事,她头脑清晰,善于决断,曾使责任不清,缺乏规章的大观园,出现了焕然一新的景象。

贾宝玉与贾探春,原是一父两母的同袍兄妹,但性情与志向迥异,价值观相差甚远,怎么能说有同样的悲情呢?

“顽石”与探春有同样的悲情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庸才,只有用错地方的人才。凡看过《红楼梦》都知道,贾宝玉的前身是一块顽石,但却不是一块普通的顽石,是娲皇氏准备炼石补天的一块顽石,他真正的价值,应该是去补苍天的。

(原文)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女娲氏练就的石头,培养的目标,是去补天的,这三万六千五百都已入选,完成了补苍天的伟大工程。只剩下这一块未用,为什么未用?

石头自己说是“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具体无什么材没说,估计可能是,当初练石时,娲皇氏没有计算好,多出了这么一块。

都是同样的石头,独他一块是“多余的”,娲皇氏也没给他安排其它任务,“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不管不问了。

我们不难想象,此顽石当时是什么心情,参选补天的众石都已入选,独他一个名落孙山,于是怀才不遇的他,“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抱怨苍天对他不公,抱怨自己命运不佳,抱怨自己有补天之才,无法得以实现之志。

可想其悲号之声,在大荒山里多么的凄惨无比。可能是一僧一道听到了石头的悲叹之声,于心不忍才来到青埂峰下。

当得知此情况后,看其石头实在可怜,顿起怜悯之心,给石头一点补偿,便让他“到红尘去,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后来才有了这“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无奈的故事来。

贾府里的“玫瑰花”——贾探春,大家都说她的悲剧是远嫁,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顽石”与探春有同样的悲情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却偏生于“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的环境里,而且还是家族末世,有再大的经天纬地之才,也没有实现个人抱负的平台。

(原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到最后只能是,在遥远千里之外,空怀一身重振家族的愿望与抱负,遥望着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走向衰亡或离散,而又无法挽回,世上还有比这更无奈,更痛苦的事情吗?

“顽石”与“玫瑰花”,两兄妹,一个是前世具有“补天”的栋梁之才,另一个是今世具有扭转乾坤之志的伟大抱负,但他们的才能最终都没能得以施展,没有给他们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说的伯乐,就是给人才提供施展理想与抱负的机会与平台。

观古今中外,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人才的浪费,怀才不遇,个人志向的泯灭,如果说这是人才个人的悲情,不如说是整个社会漠视的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