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先锋】浅谈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选择

 一克拉的幸福6 2016-09-10



导读

本文根据某商住楼商业用房部分使用C60高性能混凝土,为了得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和强度有保证的混凝土配合比,从原材料的选择和砂率选取、水胶比的确定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并对设计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选择较合适的配合比进行施工,同时为以后生产类似标号混凝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而且也应用广泛,此时高性能混凝土被施工建设所普遍使用。


在国际上所应用的C60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是成熟的配比技术,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也成熬的应用C60高性能混凝土,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但是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C60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还相对落后,使用这种材料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混凝土所用的材料、配比设计和施工等内容,在应用过程中还不是很完善。


本文根据某工程需要使用C60高性能混凝土,经过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经过反复实验得出最佳的配合比,并应用到实践当中。


工程中C60高性能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的选择
3.1水泥选择


C60高性能混凝土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应选择与高性能减水剂相适应的水泥,水泥等级应与配置混凝土等级相适宜,水泥标号低,水泥用量大,不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水泥标号高,水泥用量低,不利于和易性。本文选用海螺牌P.II52.5水泥。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表l所示。

3.2骨料选择


骨料形成混凝土骨架结构,并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而且细骨科要比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大,因此,骨料的选择非常关键,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得到有效改善。经过大量实践研究,泥在骨料中含量过大,不利于混凝土的干缩、强度和和易性等性能的发挥,特别会使混凝土的收缩增加,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文章中选用2.8细度模数的天然砂,1.2%的含泥量,0.3%的泥块含量;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0.5%的含泥量,0.1%的泥块含量和8.8%的压碎指标值。

3.3矿物掺合料选择


要想使混凝土达到高性能,水泥的用量就比较多,但是单纯使用水泥不仅增加混凝土的成本,而且会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水化热造成较高温升,形成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因此,混凝土中需要掺人替代水泥的矿物掺合料,使水化热能够有效降低,避免出现建筑裂缝的问题。

3.3.1矿渣粉

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矿渣粉的作用是改善胶凝材料的物理级配,让混凝土工作性得到改变,同时与水泥水化物(Ca(OH)2)发生化学作用。生成低钙型水化硅酸钙凝胶,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本文的矿粉为S95级,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原材料成分表



3.3.2粉煤灰

由于粉煤灰具有形态、微集料和火山灰效应,它的掺人改善料胶材的级配,不仅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而且改善硬化混凝土孔结构,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match。并能使混凝土的水化热降低,从而使混凝土温差和干缩产生的裂缝有效降低。本文的粉煤灰是I级,具体的化学成分如表1。

3.4外加剂选择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选择应从适应性,减水率,保塑性、减缩性四个方面考虑。宜选择与所用水泥适应性好、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兼有减缩性能的外加剂,从而减低单位用水量,降低总胶材用量,不仅能提高混凝土初始流动性,并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降低混凝土自收缩性。本工程中选用的PCA-I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6.2%,其掺量为0.8-1.0%。


工程中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配合比设计要求



在设计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第二,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施工中一般采用泵送方式,由于季节的不同,混凝土稳定的工作性能要求稳定,混凝土在长距离的运送情况下,也要使它的性能均匀稳定。第三,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随着水泥的用量增加,以及较高的胶凝材料的用量,所产生的水化热也会升高,因此,在设计混凝土过程中要限定水泥和胶凝材料的用量,使产生的水化热得以控制,确保混凝土能耐久性高。第四,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主要通过控制集料含泥量降低混凝土自收缩。除此之外的抗渗、抗冻等指标,应该根据工程的需要来综合考虑。

4.2配合比设计参数确定


(1)C60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宜在0.29-0.34之间选取

(2)“双掺”技术是矿物掺合料使用的技术,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的可泵的性能提高,降低产生的水化热,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也能有效降低。

(3)因为混凝土中的砂率不仅能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而且能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收缩性,所以在确保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低砂率


(4)220-240mm是混凝土控制出厂的坍落度,650-700mm是扩展度,入泵坍落度要大于等于210mm,扩展度也要大于等于570mm,并控制坍落度经时损失在较小值,这样形成混凝土和易性比较好。

4.3配合比试配


经过上述的混凝土材料技术和性能的参数配比实验,然后试配C60高性能混凝土,其中42%是所取的砂率。在试配表中可以看到,除了第一组,其他的各组的混凝土拌合物都能满足泵送要求,而且总量的胶凝材料越多,它的扩展度和坍落度就越大,经时损失减小;当矿渣粉和粉煤灰总掺量不变的情况下,总胶材的增加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强度,当总胶凝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粘聚性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强度和工作性确定第六组是最佳的配合比例(如表2)。


表2 C60混凝土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结论

(1)C60高性能混凝土制作必须严格控制所用原材料质量,保证所需材料的标准合格。

(2)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要控制在220-240mm,650-700mm是控制的扩展度;入泵坍落度和扩展度分别要大于等于210mm和570mm。

(3)C60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优质掺合料,使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在水泥用量降低的情况下保证性能,同时使混凝土粘度降低,达到所需要的高性能混凝土标准。

参考文献
[1]马显红.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136-140.
[2]张山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1,(19):98.
[3]蔺胜江.双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J].山西建筑,2012.38(15):104一106


本文来自  混凝土与本文来自中国混凝土网,作者:汪方生,文章仅供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问题敬请联系后台小编,感谢感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