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hjmhjmhjmm 2016-09-10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译文】    追怀心事,感叹今我,春风也不能染黑花白的头发。

 【出典】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注:


  1、《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2、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题小序:慨然,情绪激昂。追念,回忆。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青年时代在山东一带率领义军与金兵作战的事。按辛弃疾聚众起义时,年二十二岁,已是青年时代了。古人对青年、少年的概念并不严格。词的第一句又用“壮岁”可证。

    壮岁旌旗拥万夫句:青年时代,高举着帅旗,率领着万人大军。作者在《进美芹十论剳子》中说:“粤辛已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蠭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壮岁:少壮之时。旌旗,古时军队用以指挥或开道用的旗子。旌旗是总称。杜甫《北征》诗:“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万夫,形容军队之多。

   锦襜突骑渡江初句: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襜(chān音禅),衣服遮前体的叫襜。锦襜,好看的衣服。突骑,骑兵中的突击队。渡江初的初字,应作以前解。即作者是回忆渡江以前的战斗生活,不是指渡江时与敌人作战的情形,也不是说某一个具体战斗。

   燕兵夜娖银胡觮句:在燕地一带的义军,夜里整理好了弓箭,准备明天向金兵发起战斗。娖(zhuo音捉)整理或准备。银胡觮(原字为“革”旁加“录”,音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一说娖为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银,银白色的箭袋。

    汉箭朝发金仆姑:宋军早晨向金人发起攻击,用金仆姑箭射向敌人。汉:代指宋。金仆姑:箭名。《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前句的燕兵与本句的汉军是一个故事分成两天写的。前天晚上燕地的军队在作战斗准备,第二天早晨宋军向金兵发起攻击。这两句因前后对偶关系,写为燕兵、汉军。燕兵,就是在燕地的义军,或北方籍的宋兵。

    春风不染白髭须句:欧阳修《圣无忧》词:“好景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作者流露出老年人无法实现挥戈上阵,杀敌报国的壮地,这是对南宋小朝廷的血泪控诉。髭(zī)须: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平戎策:平定金兵的策略。辛弃疾曾多次向南宋朝廷上疏陈述抗金救国的策略。作者上疏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等。戎,指金兵。

    换得:落得个。

    东家,东邻,邻居。

    种树书,《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烧儒家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书”。这里说的是关于农业的书。辛弃疾从“籍后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到“万字平戎策”,结果落得个三次罢职,回家种田为民。他满腹怒火与不平,尽情的吐诉,真不知当时那些当权者看了这首词有什么感想。


    3、译文1:

      回忆我在壮年的时候,曾高举着帅旗,率领万人大军,其中有一支身穿漂亮军服的骑兵突击队,向金人发起冲击。这是在渡江以前的事。在燕地活动的义军,夜里准备好装饰着银白色花纹的箭袋,以便明天战斗。汉军在第二天的早晨用金仆姑箭,飞快地射向敌人。战士们勇敢地向敌人冲去,杀得敌人大败。

    回忆以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可叹今天的我,胡须都发白了。春风能吹得万物生长,但是不能把我已经白了的胡须再染成黑的。我曾多次上过洋洋万言的平定敌人的策略,但是得不到支持与采纳,到最后却落得个:罢职回家,不得不向东邻家借种树的书,学习种树的知识。

     译文2:

    年輕時,成千上萬的義軍簇擁在抗金的大旗下,我帶領穿著棉衣、騎著快馬的勇士渡江,衝鋒突擊敵營。金兵在夜間握著空箭袋,傾聽遠方生息,為防暗襲。天剛亮,宋軍萬箭齊發,射向敵人。

   追憶往事如此豪壯,可歎如今的我,春風能染綠萬物,卻染不黑我的白鬍子。年華一去不復返。我上奏給皇帝的上萬字的抗金策略。不僅不被採納,反而因此罷了官,倒不如換來東家的種樹書,還有些用處。

   译文3:

   壮年时我举着大旗带着一万多的士兵,身着锦绣短衣的骑兵出其不意,刚刚渡过长江。金人的士兵晚上还在准备箭袋,我们汉人的金仆姑一大早就向他们射过去了。

   追忆往事,感叹今日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黑了。还是把那几万多字评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邻居换换种树的书吧。

   译文4:

   在那难忘的青年时代,高举义旗率众抗击金兵,突破敌人的包围,英勇渡江归南宋。金兵万分惊恐,夜间使人用箭囊听动静,宋军拂晓万箭齐发,向敌人发动猛烈进攻。

   追怀往事,感叹今我,垂垂年老胡须白,变黑枉自盼春风。过去上了那么多抗金意见和建议,今天却落得种树难平戎。  


   4、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时,家乡山东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的父亲早亡,祖父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对他进行着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辛弃疾也亲身体会到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让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远大志向。

     二十一岁时,辛弃疾聚集二千余人,参加了耿京的抗金义军。不久,金主完颜亮因战败而死于内乱,辛弃疾建议耿京抓住时机与南宋朝廷联系,以便协同作战,给金国以致命打击。耿京采纳了这一建议,派辛弃疾渡江联络。宋高宗亲自召见辛弃疾,并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授辛弃疾天平军承务郎。

     可是,辛弃疾完成任务返回山东复命时,却发现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怒发冲冠,咬碎钢牙,他手持利剑,率五十骑敢死队,杀入数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连夜押到建康(今江苏南京)斩首示众,大快人心。

    然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江南的风和日丽,在短时间内就消融了人们心头的靖康之耻。宋高宗赵构和大部分朝臣只想苟安,对金屈辱求和,辛弃疾率部渡江归宋后,就被解除了武装,义军官兵像流民一样被散置在各州县。辛弃疾也饱受猜忌和排挤,辗转各地担任着一些闲职,始终得不到重用。

    辛弃疾胸怀大志,渴望归宋后,能一展宏图,不料虎入平川,大业难成,陷入了深深的苦痛和悲愤之中。但他豪气不减,始终想着抗金,想着收复失地。即使在最失意、最郁闷的时刻,在抒写孤独与悲哀,抒写痛苦与眼泪时,他仍以英雄自许。这种奋发的精神,伴随了辛弃疾一生,也永远地在稼轩词中闪耀。

    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他不顾自己官卑位微,上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写了《九议》,进一步陈述打击敌人,恢复国土的主张。可惜朝廷对他的这些真知灼见置若罔闻,不予采纳。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江西茶商赖文政拥兵造反,声势浩大,朝廷屡战屡败,情急之下,宋孝宗任命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辛弃疾慷慨赴任,充分施展军事才华,周密部署,围追堵截,成功地捕获赖文政,平定了茶商叛乱。辛弃疾还对茶商造反的原因作了调查研究,写下《论盗贼札子》的折子上奏皇上。在奏折中,辛弃疾说民为国之本,民之为盗,是贪官污吏逼迫的结果,因此皇上应该讲求弥盗之术。

    虽然在江西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就,但辛弃疾志不在此,他的理想是挥戈北上、重整山河。因此,他的词遍布愁云忧雨,流淌着悲情孤愤。

    江西造口有座郁孤台,四十多年前,金兵入侵江西,残杀百姓无数,隆裕太后怀抱太子仓皇南逃,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金兵一路追杀掠夺,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孤独、失意的辛弃疾登上郁孤台,追往事,叹今昔,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寄托了对深受金兵蹂躏的百姓的同情和抗金杀敌、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是一位不屈的歌手,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高歌。然而朝廷始终让他担任着一些闲职,将他从江西调到湖北,期间还召回杭州做了一段大理少卿,让他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抗金北伐的机会。

   淳熙六年春(1179年),辛弃疾又接到调令,从湖北调往湖南。离前线更远了,辛弃疾痛苦万分,失望郁闷,在同僚置酒饯行之际,他笔走龙蛇,泪洒宣纸,写下这首缠绵悱恻的《摸鱼儿》。

   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每到一处,辛弃疾总能有所作为。来到湖南后,他结合当地情况,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英勇威武的“飞虎军”。有人诬告辛弃疾浪费钱财,朝廷下金牌诏令他停止组建。这时“飞虎军”的军营即将完工,只是缺瓦,辛弃疾就把金牌藏起来,下令所辖居民每户上交几片瓦,终于艰难地完成了“飞虎军”的组建工作。此后许多年间,“飞虎军”都是当地最精锐的一支军队,成为维护湖南政局的军事支柱。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辛弃疾离开湖南,调任隆兴府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当时恰逢旱灾,粮价飞涨。辛弃疾到任后,立刻宣布如果有人囤积粮食,搞投机倒把,就地问斩。他还紧急从外地买入粮食,救济灾民,一个月内就稳定了粮价。

    可惜的是,辛弃疾的这些行为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没过多久,就有人弹劾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说他“奸贪凶暴”、“惟嗜杀戮”。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连闲职也干不了了,他退居江西上饶带湖,过了十年恬静自然的隐居生活。

    淳朴宁静的农村生活让辛弃疾的心灵得到慰藉,他舔干伤口,取号“稼轩居士”,学习陶渊明寄情田园,留恋山水。

    1191年,在江西上饶闲居了十年的辛弃疾终于再度被朝廷启用,出任福建安抚使。福建有着很长的海岸线,辛弃疾到任后,便扩军备战,筹建海防。但他的一系列措施再次招来既得利益者的不满,没过多久,就被人诬为“残酷贪饕”,再度遭弹劾罢官。由于带湖的住宅不幸失火被毁,辛弃疾便把家迁到铅山瓢泉,再次过起了闲居生活。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辛弃疾心灰意冷,他在瓢泉栽花种树,试图忘记过去的一切,让时间抹平心中的伤痛。

   公元1203年,韩侂胄做了宰相。这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韩侂胄为了在朝中树立威信,企图以出兵北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便想到了辛弃疾这面旗帜,任命他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辛弃疾又调任镇江知府。

   镇江处在抗金前线,历史上是无数英雄建功立业之地。三国时期,孙权十九岁就继承父兄基业,统率东吴大军,在此坐镇。他不畏强敌,战斗不息,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魏蜀,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连一代袅雄曹操都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由衷赞叹。

   然而,当今大宋人才凋零,缺少孙权这样霸气十足的英雄,镇江一带的防务接近荒废。辛弃疾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处境的艰难,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临京口(镇江)东北的北固亭,俯瞰长江,借古讽今,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虽然力主抗金,但主张的是有策略的进攻,他筹集了许多钱财,为军士置备盔甲武器,并收集北方金人的情报,积极为北伐作准备。他还履次向韩侂胄提出建议,希望做好充足的准备,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自己愿意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

    然而,韩侂胄只是一个玩弄权术的小人,他刚愎自用,轻敌冒进,不仅对辛弃疾的建议置之不理,并且产生了反感情绪,有人弹劾辛弃疾“奸赃狼藉”,韩侂胄趁机罢免了辛弃疾。1205年秋天,身心俱疲的辛弃疾带着失望,重新回到了故宅闲居。

    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南宋下诏伐金,由于准备不足而全线溃败,只得再次屈辱地向金求和。金人提出必须以韩侂胄的人头作为议和条件,韩侂胄大怒,准备再次对金用兵,就又想到了辛弃疾,任命他为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在得知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

    辛弃疾躺在病床上,看了韩侂胄发来的任命诏书,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仰天悲叹,上奏请辞。韩侂胄收到辛弃疾的请辞信,以为他嫌官职太小,继续进封辛弃疾的官职。然而诏书还没送到辛弃疾手中,公元1207年9月,壮志未酬的抗金义士、一代词人的辛弃疾便在铅山故居高呼“杀贼!杀贼……”,含恨而终。

    辛弃疾在词中不仅大量地使用民间口语,还肆无忌惮地使用叹词、助词等,更高的是,他凌空抓取古代的人事、典籍、诗文来随意使用,稍加剪削而别出境界,将用典的库房变成了诗词的原野。他不但改造了“书袋”,改造了语言,还把宋词的内容也大大地改造了。现在,我们远远看去,他的语言在将近1000年前,就已经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而他的作品更是远远地在历史中奔腾耸峙,颇有不可一世的霸道劲儿。


   5、这首词大约作于瓢泉隐居的庆元六年(1200年)与人唱和时。

   上片意气风发,追忆少年旧事,先有当年奉表至扬州,正值金主亮被部下射杀,稼轩等率骑兵乘乱南渡归宋事,后有夜闯金营,活捉叛将张安国的场面,豪壮而有英雄气,"壮声英概,懦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时人洪迈《稼轩记》)

    下片以"追往事,叹今吾"承转,进入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春风"句诙谐中有辛酸至情,末句"却将"二字带出英雄不得不放弃壮年抱负终老田园的落寞与悲愤。正符合"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于词"(《词苑丛谈》卷四梨庄语)。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也评道:"哀而壮,得毋有壮士暮年之概也。"


   6、《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退闲以后的作品。此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从豪气入词,慷慨激昂;下片写心伤透骨,沉郁苍凉。虽然作者自称戏作,实际上感慨遥深。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乘机进行起义活动。山东济南的农民耿京,领导一支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当时才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归附耿京,为耿京部掌书记。辛弃疾建议义军和南宋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们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宋高宗。高宗得讯,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辛弃疾等回到海州,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人,义军溃散。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五十名勇敢义兵,直趋济州(治今山东巨野)张安国驻地,要求和张会面,出其不意,把张缚置马上,再向张部宣扬民族大义,带领上万军队,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渡过淮水后才敢休息。到临安,把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处置。但宋高宗没有抗金的决心,又畏惧义军。辛弃疾南归之后,义军被解散,安置在淮南各州县的流民中生活;他本人被任命为江阴佥判,一个地方助理小吏。这等于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使他们深感失望。后来辛弃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为进行练兵筹饷,常被弹劾,、罢官,闲居江西上饶、铅山近二十年。他处处受到投降派的掣肘,报效国家的壮志难酬。这首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夜娖银胡觮”,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汉箭”句,指义军用箭攻击金人。四句写义军军容之盛和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作者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但却不被高宗重用,亦不采纳他的平戎之策,长期被闲置不用,使他壮志沉埋,无法一展怀抱。因此在转入下片后,追怀往事,不免深深地叹息:“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上二句今昔对照,一“追”一“叹”,突出了经历的岁月之长及遭受的挫折之多;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一句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化、极端沉痛的地步。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政治现实,对于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感受,不言而喻。陆游《小园》诗:“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中的“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和这两句意境相近,也写得很凄凉;但联系作者生平的文韬武略、英雄事迹来看,这两句的悲慨程度还更使人扼腕不已。

    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真如彭孙遹《金粟词话》评辛词所说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词。


   7、“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今昔对照 ,一“追 ”一“叹”,包含多少岁月,多少挫折 ;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

     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 ,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 。


   8、春天来了,江南的草木开始泛青。望着窗外的片片嫩绿、丝丝细雨,却没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欣喜,反涌出辛弃疾“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惆怅。不是吗,春风可以一年一度地染绿大地,却不能染黑既白的银发。岁月在飞逝,生命在渐枯,春风又能如何!


  辛弃疾是一世英豪,万古词圣。他在及冠之年,就敢率五十名壮士夜袭五万人马的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这一非凡的壮举,既威震于当世,又灿亮于青史。然而,辛弃疾何其不幸,他所面对的,是软弱昏庸腐败堕落而又嫉贤妒能残暴无道的南宋统治集团,一边是仁人志士遭贬遭杀,一边是庸官俗吏高踞庙堂。一边是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一边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为文武双全的英雄豪杰,作为一心想“试身手,补天裂”而又不能沙场效命的辛弃疾,怎能不满腔悲愤,仰天长啸!“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在他二十三岁南渡之后的数十年里,总是位沉下潦,身居闲职。在地方官的位置上东迁西调,直到满头冰雪,也没有跃马挥戈的机会。他的内心,该郁积着多少悲怆与痛苦!“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面对万象更新的春天,困虎笼狮的辛弃疾,怎能不悲从中来,发出“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撕心裂肺之叹!


  英雄不幸后人幸,辛弃疾的人生中,虽然命运多舜,壮志未酬,但正是这种矛盾与痛苦,孕育和喷发了不朽的雄词丽句,给后世留下了六百多首豪气冲天的词章。他的词,浑雅博大,骨高格遒,一派胜慨英风,满纸豪情壮志,千载之下读来仍催人奋起。春风虽然没有染黑他的华发苍髯,但他的首首雄词,如声声春雷,震响在人类心空,万古不息!时光带走了他忧伤寂寞的衰朽之躯,而他“男儿到死心如铁”,用自己的一管弱笔,一腔热血,将意兴飞扬,豪气勃发的青春,永远定格在历史的春天。


  自古英雄多磨难,更何况你身处腐朽衰败的时代!如果你不想与浊流合污,不想与奸小为伍,你就注定了不能沐浴和煦惠风,而只能忍受霜刀雪剑。哪怕你有盖世的才华,冲天的巨勇,你也无力回天,只能带着满腔的忧愤,把“栏杆拍遍”!辛弃疾啊辛弃疾,你的悲剧在于你所处非时,所忠非人。你要报效的,不过是以赵氏为首的一窝社鼠,是一堆早该扫进历史垃圾箱的腐臭之渣!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挣脱了愚忠的樊篱,你还会有铿铿锵锵的热血之呼,还会有悲悲怆怆的春风之怨吗!


  时光不会倒流,白发不会再黑。古往今来,官僚主义的黑洞,吞噬过多少英雄豪杰!但愿人类的春风,能让万木争荣,百花争艳!但愿每一位有志之士,在和煦的春风里,追赶春天的太阳!(陈天生)


   9、读你,如读一部写满曲折和厚重的《宋史》。

   读你,如读一篇写满苍凉和孤愤的传奇。

   南宋的落日沉重而艰难,即使是鲁戈重挥,也无法阻止它一寸一寸滑向地平线。惨淡的夕阳浑浊无光,宛如冬眠时被惊醒后尚未惺忪的眼睛,那是怎样的一片寂静和苍凉?

   凄冷的北风呼啸而过,你手中的吴钩锃亮如水,在高楼的掩映下反射着远处的夕阳,泛出一片血红的颜色。

   天涯已远,芳草枉自在你空旷的寂寞里连绵无边的春色。细柳长垂,临波无语,只为绾起你万缕闲愁。罡风从西北劈面刮来,一阵比一阵凛冽,吹老了你锋利的吴钩,吹老了你沉默无言的心事,你筋力全无,但依然举足,缓缓地从衰朽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衰朽。

   你肩负着沉重的屈辱和寂寞,一步一步地走上那座傲然兀立的小楼,走进那片硝烟尚未散尽的天空。

   你的寂寞很空旷,笼罩了分裂成南和北的辽远的天空,每一只南归的雁儿都只能在上面写下雷同的两个字:寂寞。四起的暮霭与稀疏的炊烟渐渐溶为一体,模糊了你执着的眼神,也模糊了南宋风雨飘摇的天空。

   锃亮的吴钩闪着眩目的寒光,在你掣剑挥空的一刹那,天地为之失色。斑驳的栏杆在一瞬间黯淡了自己的容颜,为你无法言说的心事已经苍老成一份无法拾掇的凄凉。灯光也已黯淡,雄壮的军营和凄厉的刁斗在你的梦里淡褪成苍白的回忆。追杀义端,生擒张安国,你率领义军南归,一时声震南北,壮士为之奋志。然而,在柔弱的江南,你所能面对的,除了歌舞升平,便是和议遮道。你黯然伤神,挥挥手,把珍藏了一生的兵法和盘托出,只为换回那一张泛黄的《牛经图》

   倚尽危栏,枯瘦的双手在苍老的栏杆上再次拂过,如风拂过吴钩的锋刃。

   郁孤台下,河水汤汤而去,不时激起的漩涡里,涌动着多少血泪和沉痛的故事?只怕已经无人能够说清。从陆放翁痛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到你无奈于“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你只是无言,虽然你宽大的袍袖飘飘,却依然无法遮蔽身后那一片疮痍满目的山河。

   黄昏里的鹧鸪一声紧似一声,似乎在应和着你的心事:国运陆沉,不如归去!只是,身后那漫天的胡尘,又怎能堙尽你骨髓深处那一片浓郁的济世情怀?

   显然南宋朝廷并不在意这些,虽然整个时势已成定局,然而,你总是无法忘记曾经的金戈铁马,曾经的血染黄沙。面对慨然功名的后生,你却只用了一首小词,将自己曾经的传奇处理得如此波澜不惊: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也许是因为你慨然不群,也许是因为你志在恢复,也许是因为你真正地全力防备金人南侵,也许是你全然没有揣摩游走在杭州花柳丛中公卿们的真正心意。南归之初,你锦襜突出,孤军深入,擒得叛军归巡示众。一时之间,“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然而,尽管你文韬武略皆为一时之望,尽管你腹笥广博,但你的劲直和慷慨,使你在和南宋王朝驶入完全不同的轨道,你成了肉食者眼中的“鸡肋”。你只能往返奔波于一些不足与事的职位。你自己都嘲笑自己:“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水调歌头》)十年之内,转职十一次,这样的履历,在中国历史上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了。

   历史的灯火已然阑珊,阵地上的旌旗已然靡乱,南宋的王气已经无数承续,而你傲然兀立,又是在等待谁的期盼与召唤?我不知道,我只觉得诗丛与刀锋之间的你面目愈发冷峻,如北宋那个最寒冷的冬季。


   10、冬至,农历24节气,第22个。民间习惯将其作为节日看待,叫“冬至节”。冬至起九,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从这一天起,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黑夜即将过去,白昼就在前面。

   过了冬至,就是“小寒、大寒”节气,俗语:“小寒大寒,对头过年”。我们的年,叫春节,寓意着春天来了。

    冬至,就像一位春华秋实、饱经严冬的老人,惜别了银装素裹的冬季,迎接着万物复苏的春日,静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人的一生,恰一年四季。春耕、夏播、秋收、冬储——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欧阳修曾这样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当初,年青遇到春天,高兴地赏花饮酒。如今,又碰上了春天,已是满头白发。岁数不等人啊!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哇。

    辛弃疾在《鹧鸪天》中写到:“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回想往事,自己已经老了,春风能把草木染成绿色,却不会把自己的白胡子染成黑色。时光不会倒流啊!

   人老了,就像这节气到了冬至。还有活力吗?

   有!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只有终点,没有尽头。今夜冬天的晚上,就是,明日春天的早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02年6月10日,台历上记下,这崭新的一页:今天我退休。

   回忆欢送会:那年,我和同事送别战友;后来,同伴送我离别大家。谁都经历如此变化,客观规律、自然法规,不可抗拒。

   退休,好比冬至。漫长的冬天过去,温暖的春天就来。退休,只是环境的改变,还有许许多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做。过了“数九”,“打春”就不远了。

   笑对今日事,喜迎明年乐。

   苏轼的《浣溪沙》告诫人们:“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一个人老了,就不会重又年青起来呢?人总是由少年逐渐到老年,江河都是从西边流向东边,不要因为自己衰老了,就消极悲观。

   冬至刚刚离去,小寒近在咫尺。

   如此甜蜜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活越年轻。

   大寒走,立春来。明媚和煦的春天,在向我们招手,再向老年朋友们招手。因为——冬去春又来!


  11、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叔本华

  读着辛弃疾的词:“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似乎觉得我不再年轻了,已经挥手告别了长头发的髫年,依依惜别了血气旺盛的青年,在划了一个椭圆形的曲线之后,越来越接近年龄的阑珊处了。一副夕阳渐沉,西风徐来,一种沧桑般的美感,似同一块软饴,慢慢的炀化在手掌当中,需要我悉心的品味才觉得甘美,甜润。夕阳如轮,守着一几清茶,看着急速东去的汤汤流水,倒也觉得这个世界是至善至美、清碧澄明的。看着自己悠然凭栏而倚的影子,嗅着清风中吹来的野菊花的香味,顿时,觉得这个空间里并不唯我寂寞。总觉得有一个始终“倚仗紫门外,临风听暮蝉”的影子,遂后产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羁旅之途的感觉。

  闲暇下来,无所事事,旧事犹如氤氲的浪,冲我一会荡起,一会跌落,仿佛置身于追溯的清流中。

  忽然,一尊一生中伴着我,仁爱地关注着我的身影,顷刻间愈来愈近。我的眼前一亮,一股暖流瞬间在身体里流动起来,只觉得这个世界是蜜做的,我就生活在这个蜜罐里头,从而是那样的放松,悄然变得无忧无虑起来。

  我的童年、中年,就是在稔熟的身影的陪伴和庇护下,慢慢走着我的幸福的人生路。

  我小时候,身体羸弱,时有疾病光顾。曾经在四岁左右的光景里,我住进了广州市陆军总医院。我住院前后,大约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离不开母亲的怀抱。是母亲用眼泪、用心来护佑我。我的病好了,母亲却大病了一场。每次谈到这个事情时,母亲先是长长的吁了一声,然后才说到:“你的命是拣回来的,也差点没要了我的命。”

  康复后,总是和其他孩子不同,身体一直是不好不坏。如果冬季有了感冒,那最先得上的就是我了。所以,母亲和父亲就特别的疼爱我、关注我。

  以后,慢慢地长大,开始去上学了。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母亲总是在门口或者在院子里和树荫下伫立着,等着我。有时因贪玩回来晚了,母亲就责备说:“可吓死我了,以后放学早点回家。”是良知感动了我,每次下课,我都是第一个走出教室,背着小书包欢快地往家走。有时候离家老远,我就大声地喊:“娘,我回来了。”为的是让母亲放心。

  大约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放学回家。我家的门前有一个小菜园,种着十分繁茂的向日葵,把整个院子遮掩得暗影婆娑。母亲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纳着鞋底。那个时候,我们穿布鞋都要靠母亲手工制作。先打袼褙,然后剪裁,再粘压,费时又费力。母亲看见我回来了,就拎起小板凳,走过绿荫斑驳的向日葵的夹道,回屋把锅掀开。我一看是我最爱吃的花卷。

  母亲的花卷做得很特别,拧得像麻花一样的形状,放上花椒和盐,一个个摞放在那里,十分的诱人。饥肠辘辘的我也顾不上洗手,拿起来就吃。一边吃着卷子一边喝着土豆汤。当吃到第八个花卷时,母亲竟然害怕起来,马上制止我:“儿啊,可别再吃了,别撑着,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这才罢手,拍了拍尚未填满,尚有剩余地方的肚子,喝了一瓢凉水,然后,拿起篮球直奔学校的操场而去。

  大约在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放学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顷刻间四处一片汪洋,天地一片昏暗,仿佛要发生天塌地陷的事情。由于道路湿滑,我一下子滑到了路旁的沟里,身上顿时凉意袭来,我竟然哆嗦起来,我爬出沟沿,低着头,继续往回赶。突然头顶上没了雨丝,耳边也没有了风声,我抬头一看,是母亲的身影。她把衣服脱下来为我挡雨,自己却浇得响透,我当时觉得特别的幸福和温暖。这件事情伴随着我走过每一天,我丝毫都不敢忘却这件事情。


  在我的记忆里,唯独有一次,母亲没有伫立在那里等我。

  我记得放学回家,走到院子里,隔着小院的门槛,我都像往常一样地喊:“娘,我回来了。”打破了往日的惯例,没有回声,屋子里静悄悄的,寂寞得让人害怕。我觉得有一种不详之感。进了屋子里,没有看见灶膛边上的热气,没有嗅到飘香的饭菜的味道,只看到锅台上放着一个倒扣着的水瓢,屋子里也没有母亲的身影。我禁不住大哭起来,边哭边往外走,是邻居家的张二婶告诉我:“你娘有病送到医院了。”

  我当时觉得懵了,撒脚就往医院跑,只觉两脚生风,眼前的景物急切的向后倒退。当我到医院看到病态的母亲时,一头扎在她的怀里,眼泪竟如大雨一样恣意的流淌出来。

  高中毕业以后,我赶上了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跟着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了父母,心中未免十分的惆怅。看不见在那里久久等待的母亲的身影,听不到母亲唤儿的声音,感受不到那种亲情和氛围,内心里有块石头,永远在悬着,越背越沉重。有时在夜里,因想起母亲那期待的身影,时常泪湿枕头,醒来不免还要掉几滴清泪。在慢慢的时间消磨中滋生了沮丧,倒也越来越记起读书的快乐,越来越想念母亲。

  大约在我下乡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有机会回家去看母亲,就在要走到我家院子的时候,我的脚步竟然停止了。产生了“近乡情更怯”的心情,竟然对着家发呆起来,心里面一个劲地打鼓,不知如何来应付这种场合,在院子外面徘徊着。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院子里传了出来:“是我儿回来了吧。”

  门瞬间开了,一张黧黑而清癯的脸倏地出现了,那是久久在那里等待的母亲。

  我也说不清楚,母亲究竟在那里等了我多久,只有母亲自己知道。

  当我问及母亲时:“娘,你的脸怎么这么黑呀。”

  母亲回答时却是淡淡的,深怕让我伤心:“在外面晒的呗。”

  后来,邻居家的张二婶告诉我:“你走后,你娘天天在外面坐着,数着日子,和我唠叨,儿子走了多少天了。早晨一直坐到晚上,天黑了,什么也看不见,才搬起小板凳回家。”

  听了张二婶的话,我的心里隐隐作痛,是我给母亲带来了忧愁和伤痛,我对母亲有愧啊!

  以后,我回了城,结了婚,自己过起了日子。有时因为忙,没有回家去看母亲,母亲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她来看我。她悄悄地在我单位的楼外看着我。她的身影就是在人海茫茫当中一眼都不会认错。当我看到她伫立在那里时,我的心里不停地涌起波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我就急忙出去和她说话,把她劝走。从此,我再也不敢怠慢了,就是再晚也要到母亲那里报个到,陪她说说话。然后,我再回家,这样我才能安稳的睡觉。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调到外地供职。见母亲的机会就很少了,每次回家我都不敢提前告诉她老人家,怕她在外面久久的站立,看到她期盼着我回家的孑然身影,每看到一次,我的心灵就震撼一次。

  有一次,我回家去看望母亲,这个消息竟然被我的小弟不小心说了出去。我的母亲一天竟然没有吃饭。早晨起来后,就在外面等我,小弟叫她回去她也不回,很执拗地说,不见到我儿就不回去。

  当我走到院子外面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我的母亲。她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和以前判若两人,是时间、是操劳、是思念让她如此憔悴。那天是夕阳西下的傍晚,我看到夕阳映在她干瘪的脸上,银丝不停地被风吹拂着。一根竹杖,一个板凳,一张病容的脸,而更让人心里感动的是一颗焦急等待的心。

  我不知为什么,竟不敢迈动我的脚步,怕惊着久久伫立的母亲。

  多少年过去了,时间却像一把刻刀,越久越是刻得深。恐怕我这一辈子也不敢忘却母亲永远期待的身影。

  多少年后,我也有了儿子,正应了母亲那句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也在期盼着儿子回家时,心里面母亲等我的身影又一次出现了。就有一种别样的波浪,使我感到人间什么叫母爱。懂得什么是龙的传人,什么是泱泱五千年文化的国度。

  陆游有句诗:“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江声似旧时。”多少年啊,想起母亲来,心中是永远也放不下的那种思念。母亲的身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记录着她的爱,记录着对儿女们的情。她永远的铭刻在每个儿女的心里。

  我要说一句让我释怀的话:“母亲万岁!”(风雨花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