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云社家谱考

 甲午童 2016-09-10
德云社家谱考
王不二  2016-09-10 18:17:01 举报
阅读数:13万+
德云社一本家谱,到底有多少错别字?

家谱代代相传,通常下字考究,尤其是主打传统文化的班社。

就像《德云社家谱》这样……



一行之内三个字,分别犯了三种忌讳:

1)习惯:“以儆效尤” 是个常用成语,“警”字的误用属于中学语文考试范围。
2)繁简:“发指” 是头发竖起来的意思,故从“髟”部,繁体是“髪” 而非“發”。
3)统一:“耻”字原本算不上错误,但通常在一篇严肃文章中,不可以混用。

这里的混用,包括:
时而用简体,时而用繁体;
时而用官体(如“臺灣”),时而用俗体(如“台灣”);
时而用楷体,时而用行体……

古人之“恥”,从心耳会意。
《六书总要》说: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俗讹作耻。 

今人之“耻”,并非繁体简化,学术上的叫法是:自然讹变。
如图,隶书和行草中的“恥”,慢慢就讹变为“耻”——

与之类似的,“歴”也讹变为“厯”——

所以你在简体文中写“耻”,毫无问题;在隶书或行草中写 “耻”,尚可一辩;可偏偏这是一本繁体版的方正启功体!字体还是盗版的,混进了不少奇怪的东西——

将盗版家谱拉到最上方,连标题都是别字:

古人有三个不同的字,如今都统一写成“系”:

系列的系,繁体是“系”;
关系的系,繁体是“係”;
维系的系,繁体是“繫”。

现在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力推简体了吧?
就是为了照顾你们这些文盲啊!!!

同样的道理,简化为“钟”字的也不尽相同:
钟表的钟,繁体是“鐘”;
钟爱的钟,繁体是“鍾”。
——这就是钱鍾书不愿把名字改作“钟”的原因。

而我随手翻到家谱第29页,关于邢文昭的 “情有独钟”:


前面我们提到:头发从“髟”,繁体为“髪”。
所以毛发蓬松的松,也从“髟”部,繁体为“鬆”。
而松树的松,繁体就是本字。
确切地说,矮大紧对应的不是高晓松,应该是高小鬆……

翻到家谱第14页,朱鹤松的尾部不是很紧啊……

好个家谱,连名字都能写错!

或许有人不服,说万一人家朱鹤松起名时,原本就是想松松垮垮的呢?
好吧,那我们来到第34页,史爱东的《武“鬆”打店》——


不仅是名,这家谱连姓也不放过。
比如第40页,高峰的恩师——“範”振钰:


作为姓氏,“范”的繁体和简体是相同的。
看偏旁也知道,只有跟模子和车轨相关时,才能写成“範”啊!


再翻下去,光别字都能写一本《德云社冢谱》了。
最后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十大班规——

德云社第十一条班规:

如果繁體字用不凖,就不准用繁體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