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寻鲜记

 关陇之 2016-09-11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文人空间寻访吴中太湖。

探饮食之源,求学问之道。



老子《道德经》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从此刻起,烹调鱼鲜,仿佛就不光是美味之道了,甚至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大学问,这恐怕就是中华饮食文化之精深的另一表现吧。又《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人皆吃,而人人未必皆懂得吃。众生百味,终是难解,只因有些滋味,才下舌尖,却上心头。













随着社会进步,渔耕获食的方式早已不在,但这种隐埋在我们原始基因中的生活体验,乃是最真最乐的情趣。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曾记载其捕鱼宴饮之乐事:『鱼入网者圉圉,漏网者噞噞,寸鲵纤鳞,无不毕出。集舟分鱼,鱼税三百余斤,赤鱼白肚,满载而归。约吾昆弟,烹鲜剧饮,竟日方散』。这种与天地山水同乐的生活,真叫人感受到一种率性放旷的快意,非精舍美馔可比也!













文人的美学追求贯穿五感,对于口味的喜好,他们也自有标准,即以清淡自然为尚。他们认为清淡的口味有助于怡养淡泊的性情,故先人有云:『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流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不追求珍馐美馔的口腹之欢,乃是清心养德的根本。又有言:『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功夫』。不以物喜,安得平淡,这才是真旷达。












《晋书》所载,吴郡张翰,乃喜食鲈鱼之人,『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于是辞官归乡,并留佳句:『秋风起兮嘉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后李白赞曰:『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莼菜与鲈鱼,岂止是一种味道,更代表着一方水土。文人对故里味道的追忆,幻化成了一抹乡愁。









太湖晨时溟溟依旧,寒烟轻笼,草木含露。只见渔者往来,不禁忆起昔人寻鲜之境,正是:『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灵岩山房文人宴  食材探源


- 本 文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