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路科研经费预算评估

 songsgt 2016-09-11

探路科研经费预算评估

  目前,在科研经费预算评估中,还存在着预算评估基础薄弱、评估认识存在偏差、评估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
    为此,开展科研经费分配决策中的预算评估研究,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估体系,对于深化经费预算管理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经费预算评估的指标体系
    科研经费预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内容完备、设置科学、指标实用的基本要求。
    科研经费预算评估体系与方法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为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一是预算评估指标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整体,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能反映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实际、完整、合理、科学、实用,并能为有关部门和人员所接受。
    对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进行预算评估,涉及的因素比较复杂,要想比较正确地判定某个课题的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必须借助科学的方法。
    在明确科研经费预算评估目的之后,    就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排列,建立系统的递进结构层次模型。典型的决策问题的递进层次结构,一般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三个基本层次。
    二是预算评估指标具体内涵。预算评估基本标准,一般包括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
    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评估及风险评估的案例和研究成果,总结以往科研项日投资的实践,结合委托—代理链的分析,笔者认为科研经费预算评估指标除了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外,还应包括预算风险性指标。
    科研经费预算评估指标及具体内容见表1。
    
科研经费预算评估的实施对策
    全面推进科研经费预算评估,必须建立预算、执行、审计、评估等各自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实现管理权、执行权、监管权的分离。一方面,要科学设计科研经费预算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与预算评估工作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
    第一,完善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的激励包括预算管理人员与预算编制单位的激励。
    一是预算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预算管理人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角色是具有双重性的,决定了只有对其实施有效    的激励约束,才能有效地数发其监督的积极性,为开展预算评估创造良好环境。
    因此,需要科学考察分析预算管理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培养预算管理人员的高层次追求。
    二是预算编制单位的激励机制。经费预算分配的决策者(群体)与预算编报单位在项目信息上是不对称的,这就要给预算编制单位一定的资源作为奖励,以促使他们把信息透露出来,这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种交换。
    因此,对科学、实事求是编制预算的单位,实施优先安排项目,增加一定预算额度等办法进行激励。同时,对弄虚作假者,则给予取消项日、削减预算额度等办法予以惩罚,以此提高预算信息的可信度。
    第二,加快预算评估法规体系建设。
    要通过预算评估来强化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先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其地位、作用及实施要求。国家已经颁发实施了一些关于科技评估、预算评估的规章制度,强调了科技评估活动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地位。
    但目前,尚无开展预算评估的相关规定,应该加快立法进度,尽快制定《科研经费预算法》《科研经费预算评估暂行条例》等法规制度,并严格执法,积极开展守法教育,增强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意识。
    第三,推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先进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信息    系统,并将其纳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整合各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其是要构建与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沟通的广度、深度、真实度及规划计划与预算的一致性。
    同时,构建一套确保信息有效传递的运行机制,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使信息反馈经常化、制度化。建立项目负责人履历档案数据库,记录项目负责人的诚信记录,为今后建立项目负责人市场提供基础。
    系统建立还要重视通过网络搜集与项目预算评估相关的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研究动态等无形资产信息,为将来的预算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