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二荤铺

 沈维鑑 2016-09-11
豆汁是最具有北京特色的小吃之一,可以说喝豆汁是北京人的专利。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宋、辽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髓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外地有称豆浆为‘‘豆汁”的,曾有外地人初到北京,见招牌上写着“豆汁”,就进店要了一碗,喝了一口眉头紧皱,勉强咽下去后招来店员,很客气地小声说:“这豆汁别卖了,基本上酸了。”而店员则回答说:“好说您哪,不是基本上酸了,根本上就是酸的,这豆汁和您那豆汁可不是一码事您哪。”所以,很多人把喝豆汁作为检验是否是北京人的一个方法。如果喝完豆汁眉开眼笑,打心眼里往外满意地吁口长气,就是地道的北京人;若是眉头紧皱,嘴角直咧,甭问一准是外来客。《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昧在酸成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北京的豆汁根本不是特意做的,它是用绿豆造粉丝、粉皮的下脚料。粉坊把绿豆用水泡透,放进水磨中磨成浆水,再将浆水沉淀,淀粉取出后做粉丝、粉皮,剩下的青中透绿的下脚料则放在一边发酵,等到发出酸味来,就成豆汁了。店家再以极其便宜的价格买来,加工为成品后出售。豆汁的加工方法是把生豆汁买回来后,再进行一次沉淀,见细碎的固体颗粒物都沉底了,就把上边发酵过的绿色汤水放到锅里煮。等到汤水开了,再把沉淀物投入,一次一勺,边熬边搅,添加沉淀物和火候掌握要恰到好处,这样熬出来的豆汁才能不稀不稠、酸中带臭。豆汁的喝法是就着焦囤和虾油辣咸菜,趁热喝下去。豆汁原料便宜,自然价格不贵,一碗豆汁只值几分钱。但便宜归便宜,北京人喝豆汁绝大多数并非图省钱,而是专门图个乐子。当时北京豆汁有四大名家:琉璃厂的豆汁张,东安市场的豆汁徐和豆汁何,天桥的舒记豆汁。在各个有名的豆汁店中,各色人等齐聚,甜畅淋漓地享受豆汁带来的快乐。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实在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可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七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 可。很多人在事隔多年后,念念不忘的东西,就是北京的豆 汁。如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隐居上海,蓄须明志,拒绝的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他对北京的豆汁终难忘怀,只要有人给他捎豆汁,就必以国际饭店美餐一顿相酬谢。梁实秋客居台北多年,朝思暮想的就是豆汁。可见,豆汁是全体老北京的最爱。
爆肚也是北京风味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多为回族人经营。解放前的回民多无固定职业,他们凑点本钱.一口锅、一袋面,弄些油与作料,做些小吃糊口,素有“两把刀指羊肉刀、切糕刀、八根绳指挑箩筐的绳过营生”的说法。为了糊口,小吃的活儿越做越精,许多品种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优、特产品,爆肚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北京爆肚比较有名的有,天桥的爆肚石,东安市场的爆肚王.后门的爆肚张,其他还有爆肚杨、爆肚冯、爆肚满等。羊爆吐的吃法很讲究,要按羊肚部位选料加工成肚板、肚葫芦、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任顾客挑选。爆肚除要新鲜以外,功夫在爆上,爆熟的时间也因部位不同而不一样,爆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才会使爆肚又脆又鲜。吃爆肚的人要是会喝酒,总要喝上二两,再吃两个刚出炉的烧饼,那个美劲就甭提了。特别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说法,很讲究在立秋的时候吃爆肚。和豆汁一样,爆肚也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但好这一口的腕儿不在少数,梅兰芳、马连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万春等梨园名角和曲艺艺人就很喜欢吃爆肚。近些年来,由于广受欢迎,而且鲜肚货难以保证,像以前分部位供应已经很少看到,报读到味道也大打折扣了.其实,让人嘎虐味道变差的不仅是爆肚,还有很多小吃也是这样,一则是生活好了,寻常吃食很难称之为美味了;二则现今生产北京小吃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外地员工,缺乏对本地饮食的热爱,加之火候不够、制作不够精良等,让人特别是老北京感到不是很正宗。现在振兴老北京的小吃也成为政协委员经常呼吁的项目,也是政府要花气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老北京和喜欢北京小吃的人,就快有口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