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话中医第二十二期:月儿将圆,采椒的姑娘她回来了吗?

 为什么73 2016-09-12


素材/张渊

主播/苏仁娜

小编/张丽群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这首唐诗,以精巧的手法,将花椒描绘的玲珑可爱。今晚,我们相约国医战队夜话中医专栏的第22期节目,一起了解可爱的花椒籽儿。

花椒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具香气,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两侧常有一对扁平基部特宽的皮刺;小叶5-11,对生,近于无柄,纸质,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7厘米,宽1-3厘米,边缘有细钝锯齿,齿缝处有粗大透明的腺点,下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锈褐色长柔毛。

花椒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至西南,我国华北、华中、华南均有分布。四川汉源花椒,古称“贡椒”,自唐代元和年间就被列为贡品,长达一千余年,史籍多有记载。甘肃天水、陇南地区的花椒,自古有名,曰:秦椒出天水,蜀椒出武都。今日之川菜百味,更是“麻”字当头,而正宗川味,其椒必取自汉源,汉源花椒主要用于火锅主料、烧菜、炖菜等佳肴的制作。

           


     

关于花椒之名,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重过田园生活。

在治水大军中,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长得花颜月貌,聪明过人,取名花娇,她整天跟着爷爷四处奔波,为治水民工和当地百姓治病。大禹疏通了三峡,正要转移到别的地方,这里却闹流行眼病。一个和花娇要好的姑娘,因眼病疼痛而骨瘦如柴,她在花娇爷俩的治疗下,终于眼病好了,这姑娘百般感激。但生眼病和各种疾病的人陆续不断,花娇见此情景,不忍心随爷爷转移而离开这里,便向爷爷提出留在三峡。爷爷念她十三四岁,人小体弱,放心不下,坚持要她跟随远征。花娇决心已定,就去找大禹叔叔给爷爷说情,大禹见这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有一颗为民之心,十分喜欢,但要当场考考她的医术,就提出几种疑难病症要她处方,她都能对答如流按症施药。接着让她独个一人医治了一个人的眼病,她真正做到了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很快把患者的病给治好了。爷爷见了点头称是,大禹满意地说服了花娇的爷爷,将她留在三峡了。




花娇送走了爷爷和治水大军,她跟以往同爷爷出诊一样,身背小药箱,走东家,串西家,哪家有病哪家治,天长日久,治好了很多病人。当地百姓个个喜欢她,称花娇为“神医姑娘”。后来,由于这一带森林密集,土地潮湿,湿热性眼病广泛流行,严重地区,人们挨家挨户病倒呻吟不止,有的还害瞎了眼。见此情形,花娇心急如焚,一人又忙不过来,于是就发动大家寻找一种开白花、结小子、味麻性烈的药物来治疗,疗效十分显著,治一个好一个,从此,它就成了主治眼病的特效良药。人们为了采摘方便,便将此种树苗移栽到自己的房前屋后,为了预防眼病,每日三餐的菜肴中,也加些清香味麻的小红籽儿,日长天久,这小红籽儿就成了调料,它和辣椒一起,成了菜的特有风味——麻辣味。   

从那时起,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后人们为了纪念花娇姑娘,便把这无名的小红籽儿称为“花椒”。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蛔虫、阴痒等病症。

好了,本期的夜话中医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祝大家晚安。


把你的中医故事通过我们的口说给大家听,一起感悟中医学习的酸甜苦辣。

欢迎来稿:1838029708@qq.com

每周日晚静静聆听中医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中医情怀——夜话中医


每周一期

温暖中医人

感悟中医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