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小姐写在前面的话: 故里日本“见行”民宿游学之旅回来的第15天,生活继续,可是回想9天的日本之行,走过越后妻有,与同行22位看乡村、聊人生,说商业模式,记住了长野芬芳的清晨,记住了月夜深山里徒步,抬头窥见皎洁的月光。 经历、体验、思考、学习,这才是一次旅行最大的意义。不仅仅只是略过的风景,而是希望把日本民宿乡建的今天,变成我们可以抵达的明天。 干货文之后,还有关于日本乡建的线上分享会, 分享我们团队精心制作的调研报告 拉至文末,报名参加
作为“见行”的第一站,名古屋出城,一小时车程,即进入美丽的妻笼宿。一个明治时期的老村落,静谧的矗立在大山深处。举手投足间,竟有几分唐时古风。 这个第一个100%按原貌保存的150年古村落,至今依然能保留当地古朴的风貌和在地文化,并未过度商业和喧嚣。他们很注重对来此的游客从种种细微的动作里培养他们的意识,而不是来此消耗景色。 真正有生命力的古村落,不是为旅游观光而存在的景点,它需要有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自然安静地生活在其上。可是,当我们把一个地方变成所谓的“景点”,就往往担心它不够新,不够完善,又有太多现代的理念和欲望想要加诸之上。一不小心,就过度商业化,反而失去了这片土地的“根”。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节制之美,这和他们所崇尚的极简主义是一以贯之的。而我们国内,大多数古镇都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比起景点建设,是否者更应该注重保育意识,在地文化的体验宣传、对游客潜移默化的行为教育、对在地居民和传统的保护呢? 创意——唤起人们对老物老城的关注 饭岛町是一个以编织品享誉日本的小镇,制品曾经销往全亚洲。随着时代发展,编织品使用大大减少,米娄工艺面临失传。村民通过组织一年一度的米娄马拉松,重新唤起国人人对这座小镇的记忆,更挽救了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 看到他们有趣的马拉松海报,村民和游客一起参与的兴奋感,突然也觉得很想参加看看是什么感觉。如果一味地讲传承、讲保护,人们总有腻掉的时候,中国那么多值得保育的工艺和文化,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些有趣好玩的事情,让老物和老城与现代人之间产生更多的连接。 生态——善用设计,与大自然共存 10年前,他们放弃了东京的繁华,来到山梨县的森林。由此,零能源零排放的森林办公室诞生,生长之家的草坪上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永远铭记那些阳光绚烂的时光。 这就是位于山梨县的森林办公室。利用日光,空气的流动,风能,当地植被,加上各种高新技术的运用,一门一窗,一桌一椅都有不一样的设计巧思。利用双楼层高低差的设计,形成对流空气,夏季室内比室外温度低至少5度以上,无需开空调;双层玻璃、地热系统、防冻溶液的设置,以抵抗当地冬季零下17度的低温环境;整个项目采用当地森林的原生木材,严禁过度的砍伐,员工每月拓展活动就是森林保育工作.......
美学——如何用美学拯救一个没落的乡村 20年前的越后妻有,就像今天的中国乡村,没有生计,环境艰苦,只剩孤老独守乡村。可是,从2000年至今,15年的坚持,6届艺术祭,艺术品散落在村庄、田地、空屋、废弃的学校等760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既充满当地风土人情,又与大自然及社区息息共生。因为大地艺术祭,新潟县的经济收益达到了46 亿日元。十五年的坚持,让这个破败潦倒的小镇重获新生。 比如光之馆,是一个有4间的旅馆,设计师利用光线和天幕构成一日4个不同梦幻天空,四周是寂静的森林与远山。这间旅馆需要提前1年才能预定成功,只能明年再约。
让人感慨的是,没有这些艺术家15年的坚持,相信这些美丽的老屋、村庄早已在这个地球消失。相比之下,国内又有多少空心化的村落正在与传统一起,快速消失。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正快速发展,一成不变的旅游景区、农家乐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乡村生活方式的想象。人总是向往美好的东西,换一个角度,以艺术带动乡村经济,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家——重新定义家的理想模样
从“家”的概念出发,设计出的12套可实现的未来住宅,就是House Vision的理念。作为本次“见行”之旅的偶遇,这次展览确实震撼到了大家。 用冰箱代替门,实现全新的物流生活;将家进化成家电,实现全屋多媒体连接;通过走道连接房间,尝试公共空间最大化和私有空间最小化,实现舒适的租赁住宅形态;以窗口作为房间的延伸,实现多功能空间设置...... 居世界领先地位的Airbnb与奈良县吉野町联手打造了一个有趣的项目,建筑师长谷川豪利用吉野的杉木设计的“家”,使社区成为主角,希望由此与地域之间建立新的关系。 展会结束后,房间还将被运回吉野町,并在Airbnb中登记入册。东向有日出房,西向有阳光房。设施在移建至吉野町后沿河设置。由此,通过利用Airbnb旅行者的兴趣将进一步与当地深入结合。这个“家”在当地人与到访的旅行者之间建立起新的关系。 这是继三宅一生展之后,最令人惊叹的住宅展。以「家」为主题,连接了各种产业链,探索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如果今天的家,是一个个隔绝的孤岛,我在日本的这个展里,看到家与人、城市、和乡村的重新聚合。 我想无论乡村再造还是民宿经营,都离不开“家”的概念,一个更合适的居住环境,才能把更多的人留下来,而文化、设计、智能都是未来家居发展的方向。 这一路的见行,还有很多的思考未能言细。 响应故里的社群号召,我们将举办一期线上分享会,分享【见行——日本民宿乡建考察之旅】。 这一路的思考和收获,如何实现乡村活化? 如何用日本的经验再造国内乡村? 日本民宿的发展模式,对于我们有哪些是可以借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