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之美』作强之官

 同尘医馆 2016-09-12
\

『中医之美』作强之官---肾

2016-08-22 14:44阅读:7
中医之美(13)
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
从外形来看,中医的肾与西医所指是同一个脏器,但对于肾的功能认识两者有很大差别,不能等同。
从五脏在躯干中的位置来看,肾是部位最下、最深、最里的一个脏器,其中藏有人体最重要的物质——“精”。
“藏精”,就是肾的第一个重要功能。
中医把构成人之形体的初始物质、基本物质叫做“精”,它来源于父母,所以肾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
肾精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主管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人从出生,日渐长大,七八岁时齿更发长;十多岁时男子能产生精液排泄精液、女子开始按期来月经,生殖功能逐渐发育成熟;二三十岁时精力旺盛;四十后面部出现皱纹,发脱齿稀,这些都是人体的自然生理过程。
古人认为主宰这一生命现象的是肾精,一切与生长、发育、生殖有关的问题都与肾有关。如小儿的发育迟缓,包括囱门闭合迟、长牙迟、走路迟、说话迟、以及智力发育迟缓、个子瘦小等;青壮年的性欲减退、不孕或不育等;中年人的未老先衰,包括面部皱纹出现早、发白早、牙齿松动早、女子绝经早等。
二是充实各脏腑阴阳之气:
古人认为各脏腑阴阳气的盛衰,由肾精(包括肾阴肾阳)决定,即肾之阴阳是各脏腑阴阳也是全身阴阳的根本,所以肾阴又称“真阴”,肾阳又称“真阳”。
肾的阴阳不足,所出现的不仅是肾脏本身的问题,同时还会出现其他脏腑的症状。
肾阴亏虚时,会出现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悸失眠、心烦咽干、动则气喘、腰膝酸软、遗精、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除了肾以外,还影响了心、肝、肺等脏。
肾阳不足时,可出现面色晦暗、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小便频数、大便溏泄、阳萎早泄、脉无力而迟缓等阳虚内寒的症状,影响了心、脾等脏。
我们常会发现,一些有慢性胃病、哮喘、慢性咳嗽、慢性肝病、高血压等患者,母父或亲属之中往往也有这些疾病,西医认为与遗传有关,也就是遗传基因决定了人一生可能会得或容易得某些疾病,中医则认为与肾精的盛衰有关。
肾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主水”。
水液,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之一,性属阴,在体内的化散输布,需要得到阳气推动,肾阳起关键作用,特别是水液的正常排出为肾所主管,称为肾的“气化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
若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既可以表现为小便淋漓不畅,也可以表现为尿频(饮一溲一),甚则遗尿等。所以,小便不能自控(遗尿)的现象,多在小儿肾气未充或老年人肾气已衰的情况下出现。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中医也认为病在肾,由肾的精气不足、气化异常所致。
汉代张仲景的肾气丸(即现代中成药:桂附地黄丸)就是治疗个病的重要方剂。
至此,我们知道,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有肺、脾、肾三脏,各脏作用途经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如水液代谢异常引起的水肿病,有可能治肺,也有可能治脾,或治肾。
这也体现了中医看病的复杂性。
肾的第三个作用是“主纳气”。
纳气,即吸气。肾主纳气,是说肾气有支持肺的呼吸功能,使吸气深长的作用。所谓“肾为气之根”,就是此义。
如果肾气虚弱,摄纳无力,会表现为气喘,动则气急,呼吸浅短等,多见于慢性心、肺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人们常吃的胡核肉,是一种具有纳气平喘作用的食品,慢性咳喘,肾气已虚的患者,每晚嚼食一枚胡桃肉和一片生姜,可以起到较好的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若喘甚者,也可用宋代的一首名方“人参胡桃汤”(连隔胡桃肉一枚,人参小指粗一寸长)水煎服。
另外,价格昂贵的冬虫夏草,也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证,不适宜肺有实邪的喘证。
肾的其它功能和联系为:生髓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肾在五脏之中是位置最下、部位最深的一个脏器,与五体即皮、肉、筋、脉、骨的对应关系也体现出这一特性,即对应其中部位最深的骨。
骨中有髓,髓为肾精所化生,肾精充盛则骨髓、脊髓、脑髓充盈,骨骼才得以滋养而生长发育。肾精充足,则骨骼粗壮,身材高大;若肾精亏虚,不足以养骨充脑,就会引起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身材矮小,老人骨脆易折,头晕耳鸣等。
故古人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另外,齿的性状和营养来源与骨相同,所以说“齿为骨之余”,牙齿坚实,表明肾精充足;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变脆松动、早脱等,表明肾精不足。
“精血同源”,肾精可化生血液,精足则血充,而头发赖血滋养,所谓“发为血之余”,故头发乌黑浓密者,肾精充足;头发细软稀疏,枯槁无光泽,容易脱落者,肾精亏虚。年青人脱发而头发黑亮者,则不属肾虚,不能通过补肾来治疗。
肾开窍于耳,耳靠肾精充养以闻音,年老肾精不足时,多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肾司二阴,即肾参与大小二便的管理。通常尿液的正常排泄依赖肾的气化;大便的正常排泄有赖肾之阳气的固摄、推运和肾之阴津的润滑。
如果肾气不足,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尿频、遗尿,大便不通或久泄滑脱,可以试用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
肾阴不足则大便秘结难解,可以试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唾为一种清稀甘甜的液体,从舌下缓缓泌出,用以保持口腔、舌面湿润,俗称“唾沫”,为肾之阴精所化。当其不足时,可表现为舌面光红干燥无津。古代养生家常用舌抵上腭,让舌下唾液缓缓泌出,待口中津满,再慢慢咽下的方法来补养肾精。
古人认为,恐易伤肾。比如,突然过度的惊恐,会导致大小便失禁,称“恐则气下”。在小儿时期如果受到过度惊吓,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的发育,所以恐与肾有关。
肾在五行属水,水为阴性的代表,水的滋润、静谧、趋下等特性,在相当程度上喻示了肾的特性。故肾以“封藏(闭藏)”为贵。
肾精受之于先天父母,必须保持充足,不能过多耗散。肾的功能都趋于内敛之势,突出体现于贮藏精气,而纳气、固摄生殖之精和控制排尿等则皆属藏精功能的具体方面。
肾的封藏失职,小便清长频多,男子遗精、滑精,女子带下清稀量多、崩漏不止,或过度的性生活,冬天大量出汗等均会耗损肾精,久而久之则会影响健康,出现早衰等现象。
『中医之美』作强之官---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