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中医(39)之 官窍

 中医知识圈 2018-09-13


  官窍是五官与九窍的统称。官是指机体有特定功能而又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如:眼、耳、鼻、口、舌等。窍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门户、窗口。舌在中医中也是窍,称为苗窍。
  通常将眼、耳、鼻、口、舌统称为五官。头面部七个孔窍(两眼、双耳、双鼻孔和口),称作七窍;七窍加上前后二阴称为九窍。习惯上五官也可以称为窍,但前后二阴只能称为窍,不能称为官。头面部的官窍也可以称作上窍、清窍、阳窍;前后二阴则称为下窍、浊窍、阴窍。
  官窍的生理功能是:一、是体内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外界各种变化通过官窍传之于体内,而体内的生理状态通过经络气血反映于官窍。二、是体内外物质交换的门户。机体所需的食物和清气通过口鼻摄入体内,而体内浊气和代谢产物则多通过口鼻及前后二阴排出体外。三、邪气入侵或外出的通道。外邪通过官窍侵入体内,而机体的病邪也可以通过官窍被驱逐出去。
  官窍生理、病理变化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五脏常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由于经络的联系和气血的流通,官窍不仅与相应的脏腑有着特殊的联系,而且与其它脏腑亦不无关系。如耳,肾开窍于耳,而心寄窍于耳,脾气主升清而濡养耳,胆经入其中而影响耳。这种官窍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理论,在临床上治疗五官疾病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cqh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