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视抑郁症,减少自杀悲剧

 渐近故乡时 2016-09-13


昨天是张国荣60岁诞辰,他是《霸王别姬》中风华绝代的虞姬、《倩女幽魂》中痴情儒雅的宁采臣、《东成西就》中搞笑不断的黄药师……47岁的他却纵身一跃结束了生命,让人悲痛唏嘘。而今,关怀身边的抑郁症患者,鼓励他们坚持治疗,或是更好的纪念。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而在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

刚刚过去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抑郁症是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度抑郁症患者中15%的人有过自杀行为。”

医学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抑郁症的主要成因。但需要明确的是,抑郁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而病理性抑郁才是我们常说的抑郁症。此外,遗传并不意味着有家族抑郁史的就一定会得病,抑郁症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除了共通的情感创伤导致的原因外,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则更为多元和复杂,其中低龄化患者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受父母的焦虑影响。

初中生小敏(化名)说:“爸爸妈妈总对我说,我的同学们会影响我以后升学。我现在每天在学校,都觉得我那些同学是敌人,所以我一句话都不想和他们说,看到他们我就心烦低落。”


中国学生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和升学压力,近几年中高考前后,来就诊的年轻患者明显增多。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识并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并尝试借助医学手段来治疗。

据了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是阻碍患者接受治疗的“绊脚石”。即便患者已经认识到抑郁症是疾病,但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普遍存在歧视和偏见而不敢去面对。

如今,这一现象已经明显好转。90年代刚开始门诊时每天来心理筛查和咨询的只有2、3个人,而现在光上周日上午半天就有72个病人来做筛查,而且很多都是家人陪同前来的。”

日前,中国出台《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强调加强精神疾病防治,明确提出“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康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未来必然会有更大的改观。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医护人员投入到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同时加大力度培训提高基层、社区医护人员的临床心理治疗水平。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刊载文字及图片由小编于公开途径搜集,原作者如不同意在本公众号上刊登,请及时联系小编,声明版权。本公众号内容或服务仅用于会员个人学习、研究或分享,不用于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