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人生》丨颇得老子道法之人眼中修道的目的

 秦岭之尖 2016-09-14
大道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她淡得极致,用我们的舌头去品尝却无味觉可感;她寂静极致,用我们的耳朵去听却无声可闻;她轻柔极致,用我们的手去抚摸却无触觉可感知。


文/方崇阳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欢迎加入腾讯道学《道德经》研读共修群

隐士庚桑楚,颇得老子道法,后又被唐玄宗诏封为洞灵真人。(资料图)


颇得老子道法的弟子


《庄子 庚桑楚》提到了一位隐士庚桑楚,颇得老子道法,后又被唐玄宗诏封为洞灵真人。文章描述到:老子有一个弟子叫庚桑楚,只是帮助洒扫庭院,干些粗活,默默无闻,就是这一位庚桑楚,偏偏得到了老子的真传道法。之后,庚桑楚离开了老子,来到了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畏垒山的地方,在山的北面定居下来。而跟随他来的还有庚桑楚的一些弟子,在这些弟子之中,那些自以为是、虚浮表浅的人,那些以仁义自居、装模作样的人都被庚桑楚赶了出去,只留下那些实在无华、自然淳朴、天性自在的徒弟一起生活,体悟道法,修行合真。


就这样过了三年,畏垒山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年年丰收。畏垒山地区的百姓们就相互议论道:“庚桑楚他们刚刚来的时候,我们都认为他们比较怪异,也不和我们交往,只管他们自己修行悟道。而我们这三年来,如果说每天都有好收获那也不见得,但如果说每年收成我们却都有盈余,这确是真正的福报。这样看来,庚桑楚是个圣人啊!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参拜他,供养他,为他修盖祭祀的场所呢?”


天道运行,万事演化。(资料图)


违背了我们修道的目的


百姓这样的议论传到了庚桑楚那里,庚桑楚听到之后有些怏怏不乐。他的弟子们很奇怪,但又不敢问庚桑楚为何听到此事不开心。于是庚桑楚就对他的弟子们说了:“我的徒弟们啊!你们为什么要奇怪我会不开心这件事呢?天道运行,万事演化。当阳春之气发生,则天下的花草自然生长。到秋季来临,自然百果结实。这春秋融合了大道,并无心于草木能够生发与结果。我听说真正的得道者,归隐起来,独自在小屋之内修行,而不会被那些百姓所发现、所崇拜。现在,这里畏垒山的百姓却要把我当成贤人、圣人来供奉,这就违背了我们修道的目的,我也不能忘记我的老师所讲的道法真言。所以我会为这件事不开心。”


世上最真的美。(资料图)


发散出这世界最真的美


庚桑楚又说到:“那些能够吞下大车的巨兽,一旦离开山林,总免不了落入猎人的罗网,受束缚伤害之难;那些能吞下巨船的大鱼,一旦离开水中,就会被千万只蚂蚁围困,折磨而死。所以,鸟兽不会厌烦山林高险,鱼鳖不会厌烦海洋深远。而要修持大道,保全真性的人,总需要归隐自身,避开纷扰,不去彰显那些身外之事,不再受凡俗所累,不再被外物所拘。”


《道德经》第35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大道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她淡得极致,用我们的舌头去品尝,却无味觉可感;她微细极致,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却无色可见;她寂静极致,用我们的耳朵去听,却无声可闻;她轻柔极致,用我们的手去抚摸,却无触觉可感知。真正得道之人,也是如此,太平淡,太朴实,太自然,以至于可以让人忽视他的存在,但他的存在,却可以发散出这世界最真的美。


方崇阳道长简介:无锡市道协副秘书长,周铁城隍庙住持。江苏无锡人,2008年至2011年于武当山道教学院学习,2011年至2012年于中国道教学院讲经班进修,2010年荣获全国“崂山论道”玄门讲经二等奖。

(本文由腾讯道学授权发布,文/方崇阳,选编自方崇阳道长著《道德经与人生》,文汇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