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娘酒酒是放火烧出来的

 镜花水月00039 2016-09-16
 
 

客家娘酒,是汉族客家人用糯米酿造的一种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无论男女老少,都会饮用。娘酒对于非客家人来说,是甜型黄酒,而对于更广泛的世界品酒人士来说,我们以更大众的方式称呼它——甜酒。

甜酒的酿造过程非常复杂。以著名的珍珠红为例,其酿造过程从种植糯米到成品,有近20个程序,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其中更有一道特别的火炙工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放火烧……

首先是原材料糯米,传统的酿酒师更愿意选用当地山区一年一熟的水稻。糯米生长于丘陵山涧,沐浴阳光与山泉水的自然恩赐,当其自然生长成熟时,就开始了严苛而甜蜜的旅程。

原材料强调的新鲜,不仅仅是1年内的稻谷,更强调当天加工,当天使用。因为甜酒是发酵酒,陈年原料一旦投入生产,后工序再无提纯操作,不新鲜的稻谷将会给酒体带来不愉快的陈旧味。

珍珠红有一道叫作“竹篓渗娘”的传统工艺。其操作的目的就是糟液分离,这种分离方式是利用酒液的流动性,不施加外力,这样分离出的酒液非常清澈,能够缩短澄 清时间,从而保证酒体的鲜味。“竹篓渗娘”属于传统操作,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且成本高,但对于保持酒质却异常重要。

为保持甜酒的独特风味,珍珠红坚持沿用传统火炙工艺,火炙对手工的要求度极高,过程也很讲究:首先在炙酒场地,需摆好垫底的砖块,放好清净的火炙酒小坛,加入经“竹篓渗娘”的娘酒酒基,盖上碗和盖,堆扎好稻秆。

然后均匀取4—5处点火,铺上谷壳,以暗火烤炙,随时压灭明火,当暗火烤1小时后,坛内的酒液升温至微沸,盘开坛口,用干净的器具搅拌,微沸一小时,当全部小坛上下一致沸腾均匀,才可以装坛。

传统手工的日渐式微,除了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之外,更重要是成本的增加。而对于珍珠红来说,手工却是保持独特风味的产生的重要一环,即便手工生产的人工成本大约是机械的8倍左右。

酿造车间主任李师傅,已经在珍珠红酒厂工作超过30年,而他的父亲,也是珍珠红酒厂的工人。两代人,为美酒奉献了全部的青春,感情之深可想而知。质朴纳言的李师傅,提到珍珠红的生产过程时,却如数家珍,这是一名酿酒师的骄傲,传统技艺在他的心目中,是崇高而自然的。

源自1516年明朝才子祝枝山走马上任兴宁知县开设“珍珠红烧酒坊”而传世的珍珠红,历经五百年,手工的传承穿越岁月时光,却依然光彩绽放。这也许就是李师傅反复提及的“用心酿,放心喝,好喝”的简单话语里,所蕴藏着的一颗酿造中国甜酒的心吧。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