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四川农村人才懂的赶场(赶集)

 睿智。启点 2016-09-17

整理自网络


小时候,每次到“赶场”的时候,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不仅热闹,还有好多好吃的。今天小哇带大家再

摆一摆记忆中的赶场天

还记得小时候,经常陪爷爷一起去赶场。早上天还没亮,爷爷背着背篼,我就跟在后头。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但丝毫不觉得累。


“赶场”不是每天都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个别地方逢双赶场。场镇也就兴旺起来,赶场天也就非常闹热。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在几米宽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将马路挤得水泄不通。


挑箩筐的,背背篓的,提菜篮子的,也有空手纯粹去场上看热闹的,都是屋前屋后的熟人,隔老远看到就喊:今天你也赶场啊?

有些人因为家里还有农活要干,所以就急急忙忙买着一筐筐的生活、生产用品往家赶。


那时候,家里没什么钱,所以会背包谷、麦子、谷子等粮食去卖,大人就经常感叹,肩膀还在痛,钱已经花完了。钱真不经用啊!


有的赶场是为了买所需的东西,有的顺便约亲友办事,有的去街上找剃头匠剃个头,有的卖出家里产的或亲手制的东西,也有人只是去看看热闹。反正都各有各的安排~


打拥堂的菜市场

赶场最多的就是菜,不同的菜,每次都是买很多菜回家。村民们把自家田地种的蔬菜带到集市上贩卖,天然无公害。虽然不用电子称,但用杆秤也不会缺斤少两。


摆个摊摊,卖花椒海椒等佐料的很多。现在有了超市商场之后,很难见到这种了,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买东西的感觉,真实,亲切。


还有卖咸菜的,农村的自己家里都有,一般这种是卖给在镇上住的。


当然,少不了要买菜种子的。

走,上街(gai)去割点肉。

在牲畜交易区都会有卖鸡的、卖鸭的、卖鹅的、卖小猪的等等,应有尽有。不过大人经常赶场去捉猪儿(买小猪儿),或者自己家的母猪下小猪儿了,到镇上去卖小猪儿!!


这个是叶子烟,农村的老头一般都把这个卷在烟杆里抽。


小时候同样因为很穷,家里好不容易养大的鸡可以生蛋了,但还是舍不得吃,都会背到街上来卖,这才是最纯正的土鸡蛋。


好吃的

记得以前每次去镇上赶场的时候,有时候起得早,没吃早饭!父母都会给我一块钱让我自己去随便买点吃的。

路边的花生糖、米花糖,又香又实惠。

甘蔗,是小时候的挚爱啊!买上一根能吃好几天。

只要有柜台,正上面永远都会摆放着装满糖果的罐子。水果糖、薄荷糖、芝麻杆、奶糖、饼干……有多少钱,才能买多少个糖。


还有各种水果,很多都是农民自家产的。

赶场过后,有的坐在茶馆里休息,喝茶,或者打一场牌!



衣服的

集市上的服装摊,卖的不是牌子,价格便宜,但爷爷奶奶还是舍不得买。


纯手工的工具

农具一般都是纯手工制作,质量没得说。

这些竹制器械都是“篾匠”一根一根慢慢编制的,都是好手艺。不过,现在感觉都很少看到了。

“铁匠”现在很少见了。不过铁制器械依旧是农村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要消失的老手艺

现在理发一般都是去理发店,可是那时候农村的男的一般都会去找剃头匠剃,剃个板寸能管好久,不但技术好,关键是便宜!

还有裁缝,衣服上有个修补的交给他们就好了。

还有补鞋的,现在很多鞋坏了都是直接扔了吧?不然就是走多久才能找到一家修鞋子的。


那些年我们赶过的场,背过的背篼,

记忆中仍然鲜活而生动!

你还记得你老家的赶场时间吗?

赶场你最喜欢买啥子吃啥子?

欢迎大家补充!


关注中外历史、罕见老照片、逸闻秘史、探索神秘、奇异事件,大嘴侃历史 微信号dazui100

每天再看点:回复数字 0~9 看看会发生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