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三|嬴政即位

 剪刀_石头_布 2016-09-19


嬴政的太爷爷,秦昭襄王,励精图治,带领秦国一直占据着战国末期的霸主地位。他不停的征伐,还夺来了西周的宝鼎重器。随后,韩魏两国无法抵抗秦国日复一日的征伐,举国听从秦王的号令,虽未灭亡,但也离灭亡不远了。看起来,秦国已经很接近统一天下的节奏了。


但就在这大好局势下,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薨了。


三年三王


等了几十年的老太子嬴柱终于登上了王位,成为了秦孝文王。跟他的父亲一样,他也即将成为一位野心勃勃的秦王。他即位之后,立刻干了两件事,一是如约立嬴异人为自己的太子,二是让赵国人把嬴政和他妈送回来。


十岁的嬴政终于跟着他的母亲“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秦国。在秦国,由于吕老板的努力和坚持,嬴政成为了秦王的嫡系继承人。


不过,秦孝文王是否野心勃勃真的无从说起。因为他在位时间只有三天,他就只干了这两件事。


等了几十年,做了三天的秦王,秦孝文王就追他老子去了。


接下来即位的就是我们的老熟人,孝文王的太子,嬴子楚了。子楚在经历了各种风雨后,终于成为了秦庄襄王,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孝文王的老婆,华阳夫人则顺利成为了秦国太后。而刚刚从赵国“归来”的嬴政,则成为了秦国太子。当然,吕老板也终于拿到了他风险投资的第一份回报,他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但是,吕老板还是不满意,因为当时嬴异人说的可是裂土封地。不过秦国自商鞅之后有法令,非军功不得封侯。那咋办呢?只能想法子去立军功呗。


军功就军功嘛,大不了挑个软柿子捏。


刚好,据说东周王室正在积极联络其他几个国家,要联合他们攻打秦国。秦国不怕被打,就怕无仗可打,更何况东周当时已经是个名存实亡、极其弱小的国家了。于是,庄襄王就派吕相国带兵灭了东周。


这个仗打得实在是太没有悬念了,史书上没有任何细节,只写了个结果:周既不祀。


而吕老板呢,归来后就被封了个“文信侯”,封地是河南洛阳十万户。


庄襄王小试牛刀成功。本以为打仗挺难的,没想到那么简单。赢子楚不禁有点沾沾自喜。于是,秦军继续征伐。


但是,子楚小看战国六雄的实力了。在此之后不久,他手下大将就打了一场大败仗——之前说过,败给了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联合国军,一直被打回函谷关内。


随后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秦人用反间干掉了信陵君。


好了,这下没障碍了。跟他的爷爷一样,子楚也即将成为一位野心勃勃的秦王。


匪夷所思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在即位的第三年上,嬴子楚也薨了。十三岁的太子嬴政成为了秦王。秦国的大权在短短三年内换到了第三个秦王手里。


这个事情太吊诡。秦昭襄王干了五十六年,他儿子和他孙子一个干了三天、一个干了三年,加起来连他的零头都没干到。若只是一位秦王暴毙也就算了,连续两位秦王都这么短命,而且死得莫名奇妙的,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啊。


难道这不是自然死亡,而是一场政治阴谋?那么,背后的主谋是谁?


秦王连环暴毙背后的遐想


请嫌疑人们按顺序登场。


1号嫌疑人:儿子们(赢子楚和嬴政)


中国历史上先君暴毙或者退位,有不少跟自己的亲生儿子有关。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赵武灵王,虽然是退位后被杀掉的,但终究是死在自己的亲生儿子手里。再比如我们之后要讲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曾逼迫他爸退位将皇位让给自己。


所以,我们首先要怀疑的对象,是两届秦王各自的儿子。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很小。


政治暗杀是需要相当大的能力的,需要网罗很多党羽,同时控制好整个朝政的顺利过渡才行。大家想想,嬴子楚回国没几年的时间,他爷爷就挂了;而他爹在秦国做太子几十年,人脉、人望、对秦国政治的熟悉程度比他儿子要强多了。让嬴子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超越他爹几十年的积累,这可能性太小了。


再来说说嬴子楚的动机。他爸做了三天秦王就薨了。这样的政治交接对于嬴子楚这个官方继承人来说根本不是好事。新威未立,新恩未附,如果老臣不买嬴子楚的账,另立新君,那就前功尽弃了。从嬴子楚的立场来说,肯定不希望出现这么动荡的局面。


所以,嬴子楚牵头谋害他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至于说嬴政要害他爹,那就更扯了。嬴政当时还是个小屁孩,完全没有政治影响力。


儿子们可以下场了,这件事应该跟你们关系不大。


2号嫌疑人:老婆们(华阳夫人和赵姬)


第二个怀疑对象是各自的老婆。老婆谋杀亲夫的事情也不是说没有,但是出现频率比第一种要少得多。


我们先来看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有动机,因为她儿子的嫡子地位并不牢靠。之前我们说过,嬴子楚之所以能成为嫡子,是因为太子特别喜欢华阳夫人,要为她立个嫡子,确保她以后太后的地位。但是男人么,总是容易移情别恋的,如果说当太子的时候,还需要夹着尾巴做人,当了秦王,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况且,子楚他爸对子楚并不是特别喜爱。所以,华阳夫人怕时间一长,自己太后地位不保,故而主动下手,主动干掉了秦孝文王,并伪立遗诏,完成子楚即位的法律合法性问题。


这个想法倒是挺好的,但华阳夫人应该没这魄力。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狠心干掉自己的亲老公,并把自己的未来交付给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来路不名的儿子头上——这么搞风险实在有点大啊。


我们再来看赵姬。


赵姬有动机杀自己的老公吗?有挺多动机的:第一,急着做太后;第二,她老公不能满足她的风流癖好,对此不满意,要换老公;第三,她对她老公抱有仇恨,当年逃离赵国不带着他们。


赵姬确实是个风流成性的女人,但是她不蠢。当时的情况是,她老公正当壮年,而且她的地位是正室,儿子是太子,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如果她老公死了,她那十几岁的小屁孩儿子就会即位成为秦王。对于一个赵国女子来说,当然是年富力强的嬴子楚比较靠得住了,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孩,即便这个孩子是亲生的,也是靠不住的想法啊。


除了动机,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执行能力。老婆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小九九,但是即便她们下决心要干掉自己的老公,也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杀秦王,那可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没有好办法和很强的执行力,绝对是要失败的。


因此,老婆们也可以下台了。


3号嫌疑人:吕不韦


现在,舞台上所有的聚光灯都射在了吕不韦先生的身上。


不得不说,他是政治暗杀背后最有可能的策划者。两次秦王暴毙他都是最大的获益者。


第一次秦王暴毙,子楚上位,他的风险投资真正得到了回报,先拜相后封侯,风光无限;第二次秦王暴毙,更是他自以为的亲生儿子即位,同时他自己也在爱情和事业上双双丰收。


况且,吕不韦是个商人。商人是什么?商人就是为了追求高回报,会使出各种无下限手段的人。吕老板能干出送孕妇给别人做老婆的事,杀两个人,应该也不会有任何道德障碍。


更重要的是,跟儿子、老婆们不太一样的是,吕不韦在这件事上具有极强的策划和执行能力。他有钱,可以结交大臣,买通近臣;他有诡计,可以想得出低调而万无一失的暗杀计划;他有驱动力,干掉秦王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所以,吕不韦的可能性极高。


4号嫌疑人:其他可能性?


除了吕不韦,还有别的嫌疑人吗?


有。


这个嫌疑人叫“天意”。


所谓天意,就是一种纯粹的历史巧合。比如,我们可以设想,秦孝文王在当了几十年太子后,突然得知消息知道爹死了,先是大悲,后来又是大喜,引发了脑溢血,导致三天之后病亡……


这也是有可能的。先后两位秦王都是死于非他杀的意外死因,是老天等不及了,要嬴政早点出来统一天下。


OK,YY到此结束。


这么的,嬴政当上了秦王。委国事于相国文信侯吕不韦,并称呼他为“仲父”(二爸爸的意思)。


嬴政的统一之路就要开始了,尽管这条路上仍然艰险重重。


插曲:韩国的“阴谋”


韩国之前在昭襄王时代就已经举国投降了,但毕竟没有被灭,他们一直都不安分。同样作为诸侯国,为什么一定要臣服在秦国底下呢?他们觉得秦国国内是有机可趁的,于是,他们就设计了一个阴谋。


韩国人打仗是完全不行的,所以就不要指望他们派出几万铁骑踏平函谷关了。


事实上,他们只派出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郑国,职业是水工,即水利工程师。韩国人的想法也挺奇特的,他们想让这个郑国去说服秦王,修建一条引泾水、沿北山,往东注入洛河的灌溉渠,意图是让秦国把资源投入到国内建设上,从而达到削弱秦国国力的目的。


郑国去了秦国,由于他的专业,秦王同意修建这样一件水利工程。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可能是情报工作没做好,韩国人的意图被秦王发觉了。秦王哪是吃素的,立刻大发雷霆,要杀郑国。


郑国说,韩国人派我来修郑国渠,确实是为了削弱秦国国力。但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太短视了。修建郑国渠的确让秦国在几年的时间内无暇攻击韩国,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但等这条渠建成了,秦国才是真正享万世之利的国家啊。


嬴政是聪明人,也很开明,认同了郑国的观点,让他继续主持施工,最终完成了这项水利工程。最终,如郑国所说,这条灌溉渠有效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并大幅提高了这些土地的单产效率,使得秦国关中一带愈加富饶。


这件事算是个插曲。可笑的是,韩国的计策是完全实现了,目的也达到了,但也无法改变自身被灭亡的结局,最后还成为了万世的笑柄;而秦国呢,作为这个阴谋的“受害国”,却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获利颇丰;而水工郑国呢,则因为设计和修建了这样一项工程,造福了关中百姓,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从这件事过程中的各方表现来看,秦国不灭韩国,简直是没有天理啊!


======

本系列文章版权专有,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