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指导孩子的预习功课

 8690玫瑰 2016-09-19
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是学习的三部曲。预习,实际上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尤其对于初中及以后的学生而言,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是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的。
1、预习的目的
北京六十五中学习手册规定: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甚至说,每节课预习10分钟,就可节省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一般而言,预习是指在听课之前主动地了解和钻研将要学习的内客,目的是为听课做好准备。国内外各种学习理论,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随后思维水平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学生很难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都能集中精力,只会用“有限的精力”来学习。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2、不正确的观点
有的学生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白白浪费时间。有的学生认为,如果课前把新课的内容都学习过了,和上课就没有新鲜感了,提不起精神听课。也有的学生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往往只是草草地地浏览一遍,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理解预习的目的、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造成的。还有一种观点是通过各种学习班提前学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已经学会的内容还要到课堂去学,肯定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这就是过犹不及了。
3、预习的作用
预习可以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
  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预习后带着自己的问题上课,目的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