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句话,其实道明了咽喉其实是人体阴阳升降通道的一个重要“交通点”,换句话说,我们学中医,其实可以从咽喉小病,明白中医阴阳五行升降的重要医理…… 胃足阳明、脾足太阴、心手少阴、小肠手太阳……等等经脉皆从咽喉而过,中医讲一气周流,阴阳二气实为一气,这一气分为阴阳二气,阴气带阳沉降,阳气带阴上升,是为阴阳交合,那么咽痛小病,到底蕴含什么阴阳之理呢?
阴火咽痛是什么医理?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患者,本身是阳虚体质,经常有脾胃湿气、怕冷等阳虚之证,然后吃了一些比较热性的食物,会如何呢?首先这些热性食物,先入中焦,而患者中下焦皆阴寒过甚,此热性之物,到了中焦经过脾胃运化后,本可补充入下焦坎元之中,但坎元下焦过于阴寒而拒入,会如何? 我们知道,阳热之性是上升的,此患者本身阴寒体质,热性无法纳下归藏,必会升腾而上,然后因为经脉都经咽喉而过,热冲于此,热而肿痛,这就是阴火咽痛了,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法纳下之证。
刚才说了“坎元”这个名词,实际指的就是坎中,也就是肾中的元阳,坎就是八卦中的坎卦,坎卦是一爻和三爻为虚线,二爻为实线,虚为阴,实为阳,在人体中,也就是说坎卦是由阴津把阳气封藏起来的…… 那么,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阴虚体质,本身就阴津不足,这股阳气能封藏吗?当阴虚患者吃了热性食物,进入中焦,一样无法纳下肾中封藏,因为阴津不足,封藏作用不足,此时这股热能量,也同样会上冲而经咽喉要道,发为肿痛
怎么辨证是阴火还是阳火呢? 所谓遇病先辨阴阳,咽喉痛之病,怎么辨阴阳?不妨用三个指标吧: 1.干痛还是湿痛; 2.舌润还是舌燥; 3.真渴还是假渴; 先看干痛还是湿痛,就是指我们先要观察患者的咽喉,是干而红肿,还是湿而不太红肿,还有病人自述咽喉处是非常火热而干涩,还是仅仅痛而不太干涩,干而红肿的多是阴虚阳热太过之痛,仅痛而不干的,多是阳虚阴火上冲。 然后第二点,舌诊,润燥,也是判断阴火阳火的重点,第三点要注意,咽喉痛之病,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渴,因为痛处皆有火,又在咽喉之处,多数会口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清真渴还是假渴。 真渴者,由内到外觉得渴,假渴者,仅是因为咽喉处有想喝水的感觉,实际喝上了,也喝不多或者根本不想喝,真渴当然就是阳火咽痛了,假渴就是阴火咽痛。
懂了咽痛原理,也知道如何辨证了,接下来就是治法了: 阴火咽痛,可用四逆汤加桔梗射干; 阳火咽痛,可用甘草汤或桔梗汤; 总的一个大方向就是,阴火咽痛,其根本在于中下焦之寒湿,治法在于祛其寒湿之邪,加以治咽痛的要药,而阳火咽痛,其根本在于中下焦之阴津不足,治法在于补其阴津,火自灭也。 治法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用药思路,这里仅从伤寒经方,作为一个大方向的来讲讲,临床实践不可照搬,仅作参考。 金华佗特约作者:邓远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