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清热药(转)

 ~鱼鱼~ 2016-09-21

    清热药的概念:凡是寒凉的药性,以清解里热、治疗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的性味功效特点:药性寒凉,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肌体的热得以清解,所谓的“热者寒之,寒者温之”是也。

    清热药适应的范围:清热药主要用于治疗温热、高烧、烦燥、口渴、便秘、尿黄、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清热药的分类: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病证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肮脏火热证);清热燥湿药(性味偏苦燥清泄,功能是清热燥湿,主要治疗湿热泻痢、黄疸等证);清热凉血药(主入血分,功能是清除血分的热,主治血分实热证);清热解毒药(功能是既清热又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清虚热药(功能是清除虚热、退骨蒸,主治邪热伤阴、阴虚发热)。

    清热药的配伍应用:里热兼有表证,治疗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以达表里双解;若里热兼积滞宜配通里泻下药同用;虚热证又有热邪伤阴、阴虚发热及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之异,则须清热养阴或滋阴凉血除蒸。

    清热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本类药物性味多寒凉苦燥,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易化燥伤阴、阴虚患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味苦性寒,归脾经、胃经、肺经,清热泻火,清泻肺胃之火;大寒清热力强,外用敛疮收涩止血,善清肺胃实火,用于实热证。内服生用打碎先煎,外用煅后研末敷。

知母:味苦性寒,归胃经、肾经、肺经,清热泻火,清泻肺胃之火;苦寒滋阴降火生津润燥,善治肺胃、肾火,虚热、实热证均可应用。便溏者不宜用。

芦根:味甘苦性寒,归肺经、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治肺胃气分实热,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善治胃热呕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用鲜品生津作用强。

天花粉:味甘苦性寒,归肺经、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润肺燥,消肿排脓;治肺胃气分实热,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善治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不宜与乌头同用。

竹叶:味苦甘性凉,归心经、胃经、小肠经,清热泻火利尿,治热病烦渴,热淋口疮。偏于清心、胃、小肠之火,除烦。

淡竹叶:味苦甘性凉,归心经、胃经,清热泻火利尿,治热病烦渴,热淋口疮。偏于清心胃之火除烦。

桅子:味苦性寒,归三焦经、肝经,清肝火,用于肝火目炎之目赤,头痛,眩晕;善清三焦火,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性寒滑,便溏者慎用。

夏枯草:味苦性寒,归三焦经、肝经,清肝火,用于肝火目炎之目赤,头痛,眩晕,散郁结;善治瘰疬,瘿瘤,乳痈。可熬膏服。

决明子:味苦性寒,归三焦经、肝经,清肝火,用于肝火目炎之目赤,头痛,眩晕,明目通便。便溏者慎用。

荷叶:味苦性凉,归脾经,清暑升阳,止血;治疗暑热头痛,脾阳不振,泄泻纳呆,血热妄行。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味苦性大寒,归肺经、胆经、少阳经,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应用不当皆见苦寒败胃,伤阳苦燥伤津副作用;善清肺、胆、少阳经热,止血,安胎,偏于清上焦之火。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热酒灸用,止血炒炭。

黄连:味苦性大寒,归心经、胃经,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应用不当皆见苦寒败胃,伤阳苦燥伤津副作用;善清心胃火,除烦止呕,偏于清中焦之火。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萸黄连善舒肝和胃止呕。

黄柏:味苦性大寒,归肾经、膀胱经,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应用不当皆见苦寒败胃,伤阳苦燥伤津副作用;善清肾火,清下焦湿热,偏于清下焦之火。盐水炒清相火,配苍术为二妙丸。

龙胆:味苦性寒,归肝经、胆经,清热泻火,清下焦湿热,清肝胆实火力强。苦寒甚,用量宜小。

苦参:味苦性寒,归肝经、胆经,清热泻火,清下焦湿热,清热燥湿,利水,杀虫。反藜芦。

秦皮:味苦性寒,归肝经,清湿热止泻痢,泻肝明目;治疗湿热泻痢,肝火上升,目赤肿痛。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味苦性凉,归肝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温热病,痈肿,外感风热,清暑热,凉血止痢。脾胃虚寒,疮疡脓清者忌。

连翘:味苦性凉,归肝经、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温热病,痈肿,外感风热,清心火,消肿散结。为疮家圣药。

穿心莲:味苦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燥湿偏治湿热泻痢;善清肺火,凉血消肿,咽喉肿痛,治温热病,热毒痈肿疮疡等。不宜久服,多入丸、散、片剂或入胶囊。

大青叶:味苦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治温热病,凉血消斑力强,热毒痈肿疮疡等。

板兰根:味苦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解毒利咽效佳,治温热病,热毒痈肿疮疡等。

青黛:味苦性凉,归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止血,治温热病,热毒痈肿疮疡等。不入煎剂,作散剂冲服。

蒲公英:味甘苦性凉,归胃经,清热解毒消肿,善治乳痈,利湿通淋,治热毒痈肿疮疡,热淋,黄疸。用量过大可致泻。

紫花地丁:味甘苦性凉,归胃经,清热解毒消肿,善治疔疮。毒蛇咬伤,治热毒痈肿疮疡。

鱼腥草:味苦臭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治肺痈要药,利尿通淋,热淋。不宜久煎。

金乔麦:味苦臭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治肺痈要药,排脓祛瘀,瘰疬、毒蛇咬伤。用水或黄酒隔水炖服。

土茯苓:味甘苦性凉,归膀胱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善治梅毒,汞中毒而至的肢体拘挛,又治热淋,事下。服药时忌服茶,注意茯苓区别。

射干:味苦性凉,归肺经、胃经,清热解毒,利咽肿痛,喉痹,清肺火,降气消痰。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慎用。

山豆根:味苦性凉,归肺经、胃经,清热解毒,利咽肿痛,喉痹,清肺胃火,消肿抗癌,亦治风热黄疸,癌肿。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白头翁:味苦性凉,归经清热解毒止痢,治疗泄泻,痢疾,凉血止痢,治热毒血痢,阿米马、阿米巴痢疾。虚寒泄 。虚寒泄痢忌扫。

马齿苋:味甘性凉,归凉血止血,血淋崩漏,便血。肺经、胃经,脾虚肠滑得忌服。

野菊花:味辛甘性凉,归经,清热解毒,治疗痈肿疮疔,与菊花味辛,长于清热疏风有别。

贯众:味辛甘性凉,归经,清热解毒,治疗痈肿疮疔,凉血止血,杀虫,用于流感腮腺炎,乙脑;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生用杀虫,清热解毒,炒炭止血。

白花蛇舌草:味辛甘性凉,归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治疗痈肿疮疔,热淋,湿热黄疸,善治痈肿,毒蛇咬伤。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常山:涌吐截疟。

败酱:解毒祛痰排脓。肠痈、肺痈,胸腹血瘀作痛,肝炎。

鸦胆子:治痢、截疟,蚀疣,灭滴虫;休息痢疾,鸡眼,阴道滴虫。

蚤休:清热凉血解毒,温病高热发斑,抽畜,痈肿热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癌肿。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味甘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疗热病热入营血分,及各种血热出血病,热病伤津,口渴肠燥诸证。甘寒滋腻,助湿碍胃,易恋邪。

玄参:味甘性寒,清热凉血,滋阴,泻火解毒;治疗热病热入营血分,及各种血热出血病,目赤咽痛、白喉,瘰疬。反藜芦。

牡丹皮:味辛甘性寒,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瘀血退虚热作用好;治疗热病热入营血分,及各种血热出血病,善治无汗骨蒸。

赤芍:味甘性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作用好;治疗热病热入营血分,及各种血热出血病。反藜芦。

紫草:味苦辛性寒,归经,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治疗温热病入营血,痘疹之要药。性寒滑利脾虚便溏者忌。

水牛角:味苦辛性寒,归经,清热凉血,解毒定惊;治疗温热病入营血,惊风、癫狂。镑片或粗粉,先煎3小时以上。

五、清热退虚热药

青蒿:味苦性寒,归经肺经,清解虚热,凉血、解暑、截疟要药;用于温热病后期及阴虚内热各种虚热证。不宜久煎,截疟用鲜绞汁服。

地骨皮:味苦性寒,归经肺经,清解虚热,清肺降火,凉血止;治疗肺热咳嗽,血热出血,用于温热病后期及阴虚内热各种虚热证,善治有汗之骨蒸。

白薇:凉血退热,解毒通淋,治疗一切热病,温热后低热,阴虚低热,产后低热,外感低热不退,咳嗽低烧,热淋,痈肿疮毒。

六、清热明目药

决明子:清肝泻热恋,通便降压。

青葙子:清肝明目。

密蒙花:清肝补虚明目。

谷精草:上行疏散退翳。

木贼草:发汗散风热,退翳明目。

注释:清热为清泄里热之义,清热药性寒凉,适用于里热证。

清心火为清泄心经火热之义,清心火的药物性味苦寒,适用于心火亢盛之证,如温热病入心包之神昏谵语;杂病热扰心神之失眠、烦燥;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淋痛及口舌生疮等,药如黄连、竹叶等。

清肝火为清泄肝经火热之义,清肝火的药物性味苦寒,适用于肝火亢盛之证,如头痛、胁痛、目赤、惊痫等,药如龙胆草、夏枯草等。

清肾火为清泄肾经火热之义,清肾火的药物性味多苦寒,适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肾火偏亢之证,如潮热、骨蒸、盗汗、遗精等,药如知母、黄柏等。

清肺火为清泄肺经火热之义,清肺火药性多苦寒或甘寒,适用于肺经热盛之证,如咳嗽、痰黄、咯血等,药如黄连、石膏等。

清胃火为清泄胃经火热之义,清胃火的药性味苦寒或甘寒,适用于胃热之证,如阳明经之壮热、烦渴;胃火上炎之头痛、牙痛、齿龈肿、口臭;胃热壅滞之脘痞;胃热气逆之呕吐等,药如黄连、石膏等。

清虚热为清解虚热之义,又称为退虚热,清虚热药大多甘寒,适用于阴虚发热之证,如阴虚火旺之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温病后期津液损伤,余热未尽之夜热早凉;小儿疳积发热等,药如地骨皮、银柴胡等。

清暑热为清解暑热之义,清暑药物性味大多甘寒,适用于夏季暑热之证,见高烧、汗出、烦渴等,药如青蒿、金银花等。

清热生津为清泄热邪,生养津液之义,清热生津药性味大多甘寒,适用于温热在气分及肮脏内火亢盛之证,药如芦根、天花粉等。

清热泻火为清泄上炎火热之义,清热泻火药物性味苦寒,适用于温热病在气分及肮脏内火亢盛之证,药如石膏、桅子等。

清肺利咽为清泄肺热以通利咽喉之义,清肺利咽药物性味苦寒,适用于肺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失音之证,药如射干、山豆根等。

清热消痈为清解热毒以消散痈肿之义,清热消痈药物性味苦寒,适用于热毒痈肿及肺痈、肠痈等证,药如蚤休、败酱草等。

清肝明目为清解肝火以明目之义,清肝明目药物性味苦寒、甘寒,适用于肝经火热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翳障等证。药如青葙子、夏枯草等。

清热凉血为清泄血分邪热之义,清热凉血药性味苦寒、甘寒,适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及杂病症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药如生地黄、牡丹皮等。

清肺排脓为清泄肺热以促使肺痈脓液排出之义,清肺排脓药性味苦寒,适用于肺痈咯吐脓血痰液,药如鱼腥草。

清热解毒为清除火热以达解除热毒之义,清热解毒药性味苦寒,适用于热毒证,如温病高热、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等,药如金银花、半边莲等。

清热燥湿为清热并能燥湿之义,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而燥,适用于湿热证、湿热泻痢、黄疸、湿疹、湿疮等,药如黄连、苦参等。

清热除烦为清泄心火以解除烦恼之义,清热除烦药性味苦寒或甘寒,适用于温热入营血,皮肤发疹、发斑之证,药如青黛、大青叶等。

散郁结为疏散因郁所致的结块之义,适用于肝气郁结,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互结之瘰疬、痰咳等证,药如夏枯草。

 清热除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