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

 王者登峰 2016-09-22

每一周有2天假期,大节大日有假期,每年还有寒假和暑假。这些假期如何利用,是值得家长和学生好好计划计划的。

学生在学时,早上7:00-晚上5:30绝大多数时候是自己不可控的。而唯一能可控的就是晚饭后到休息前这么2.5-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这2、3个小时还要有作业,留给自己的反省、思考时间所剩无几。所以想依靠学时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显然是很难的,而假期则为自己留出了不少的时间。

三类假期学习任务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假期期间,学生在学习上,主要做好3类学习任务:

第一类:基于之前所学、所练内容的梳理和掌握

第二类:基于老师任务的完成

第三类:基于即将要学内容的提前预习(自学)

不同的基础会有不同的侧重重心,学生基础差,侧重重心就应该放在1;如果基础基础一般,侧重重心就应该放在2;如果基础很好,侧重重心就应该放在3。

而这里所说的侧重重心,不是想着自己怎么样去完成、去完成多少,而是去思考怎样做出质量、做出效率、做出深度。

而在现实中,家长对于孩子的帮助更多的是让孩子补、补、补。差的要补;一般的要补;优秀的还是要补。貌似不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就不叫重视教育。

而事实上,大家都看过学习金字塔,在金字塔中,听课的吸收率始终是最低的。而主动教授是最高的。而就高中之前的这些知识,被社会广为诟病,认为是学了基本没用的知识。但是换个角度去想:中学之前是要求孩子学知识吗?有多少家庭是这么样的情况: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小学补课——有钱;

初中补课——有钱;

高中补课——有钱;

大学补课——没钱。

在学生真正想要去学习知识的时候,家长去省钱,为学生的成家做准备;而在孩子最不应该花钱的时候,家长去玩命的花钱。

国家9年制义务教育,是给予家庭的福利,而更多的家庭认为免费的不好。选要选个好学校,选了好学校又不好好学,认为免费的不好,还是花钱的好。这种矛盾纠结,完全不符合逻辑的思维,更多的是因为孩子不佳的表现,而让自己慌乱了阵脚,干出来前后想不通、讲不通的事情。

学生知识学习过于死板,一方面是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关系,但是与家庭的教育也同样脱不了关系。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给学生算算时间,去看看学生有没有针对学习思考的时间,有没有自我掌握的时间,有没有家长与学生能够就学习问题交流的时间,有没有学生之间交流经验的时间,如果这些时间都没有,即便能硬学出一个好成绩,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力能维持多久,学生这样的成绩又能维持多久,学生的这种学习配合又能维持多久,能维持到真正学习知识的大学吗?

要想充分利用好假期,就不能给学生安排太满。满了就意味着学生的执行必然是急急唬唬、毛毛躁躁的。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关于假期间学习的建议:

任务1.所学整理,越清晰越好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趁着假期的空闲,将之前所学内容拿出来整理,目标:之前所学在大脑中越清楚越好,越清晰越好。

现阶段,太多的学生不会整理自己的所学知识。即便自己被动的整理了,也是打打马虎眼,没有任何主动性。

整理看似是一个无关轻重的学习任务,但是恰恰是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学习→知识应用最佳的衔接。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整理都不会,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学生是没有高效自学能力的。

初中的数学章节,如果自己学会整理技巧,一天就可以整理得非常清楚。而事实上,也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整理技巧的领悟,看上去貌似就是把知识变换个位置,变换一个布局,变换一个所属。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同样的知识,整理出来的内容,会因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而有所区别:往往对知识理解得越深,整理出来的内容越精简;对知识理解得越浅,整理出来的内容越臃肿。

所以学会总结总是从臃肿开始,在思考中去精简。而这些是需要执行时间和反思时间的,在这一点上,假期无疑是最合适的。

任务2.基础牢靠掌握和应用丰盈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学生对于基础的理解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认为基础就是教材上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于“基础”这个字眼儿是不感冒的。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优秀与否,说白了就是与基础是否扎实有最直接,最核心的关系。

基础不仅仅是知识点,还有知识点的应用方向,知识点的应用思路,这些都属于基础知识的部分。其实,考试就是考基础。

要想使得基础丰盈,就需要先掌握→再丰富理解→再勤于总结。随着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越来越深,总结越来越多之后,对于自己所做的题,难度系数自然会越来越低。

所以丰盈化的基础是基于最为简单的课本知识点,而正是因为知识点简单,反而需要学生去无限熟悉它,熟悉到像“吃饭”、“喝水”那样熟悉。因为这些是学生所有学习任务围绕的基础。

任务3.效率作业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当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更多的是“盲从”。貌似学生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为老师、为父母做的。要么需要监督、要么被动消极应对,而这些相对来讲,还比较好调节。通过合适的方法,恰当的引导,就能够很好的调节过来。

还有一种,这种一旦出现,调节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这种情况就是:做题没提高,做题效率又很低,同时做题质量不高,又要玩命的完成,在完成的时候,习惯依赖于答案,认为看懂就是会做了。

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思维依赖,大脑相对僵硬且直接,很难应付知识的灵活应用。而这并不是其最大的问题,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于任何改善意见的有始无终。因为僵化的思维不足以应付在执行意见的过程中,灵活的与自身情况主动契合。

所以我反复强调学生在练习之前一定要弄清楚“针对的是什么”,在练习中要做到“知道考察的是什么”,练习过后要能做到“知道总结的是什么”,只有基于这样的基础,再去谈作业效率完成三要素:限时、闭卷、独立。才能做到高质量、高价值的完成作业。

任务4.深度自学与笼统预习

利用好假期——学出收获满满上面讲的3项任务针对的是已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和拓展,而第4项任务则是针对即将所学的内容做预热。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预热方式:如果学习能力强的,可以用深度自学的方式去超前学;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就采用笼统的预习,知道大概的整体架构和基本内容即可。

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自(预)学策略,优秀的学生不要驻足不前,成绩差的学生不要狗熊掰棒子。做适合当下最适合的,而不是一味的去追随,如果自己都不能很好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别人给予你的建议始终是有失偏颇的。

总结

假期间,建议学生有休憩娱乐的时间,但是也要有学习的时间。自己要做好玩学结合。学要有方向,适合自己节奏的学,这样的学才谈得上高效,才会觉得学完之后,有收获。只有自己学完之后有收获,自己玩的时候才会肆无忌惮,玩完之后,才不会产生空虚的惧怵感。

文章为原创,观点的提出角度是对学习深层次的剖析。 更多学习方法深度剖析的细节文章,每篇文章都有语音辅助,关注“福聿学习之道辅导” 公众平台(微信平台号:tianji_365)找到对应文章即可,如有疑惑或者经验交流,加微信 juece365交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