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知晓养生小诀窍,拿下秋季常见病

 西关fqj 2016-09-22

????【导读】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昼夜温差也将逐渐加大,真真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身加棉” 的日子。秋分过后,养生诀窍不可不知!秋季常见病如何拿下?


养生小诀窍


不要吃降火药

秋分时节,燥金当令,血脉不足则皮腠干枯,肌肉萎软,要注意心脏和皮肤类问题。秋行燥令,天气干爽,草木黄落,寒气及体,易燥咳不止,大便干燥。此时,不可以吃降火药,一味地降火容易伤胃气,冬天会病痛连连。


做轻缓运动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秋季以养“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


早睡早起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保持平和心态

确切经过一夏的生长,万物逐渐结出果实,步入秋天收获的季节,世间万物都呈现出从容安定的状态。秋分时节,要顺应节气,与大自然保持一致,应当收敛神气,保持平和心态。即在精神情志方面要收敛各种嗜好、欲望,保持宁和的心境。



如何应对秋季常见病?


感冒

进入秋季后,早晚的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是感冒的高发季节。

汤药法,分分钟治疗感冒!

近2000年以前的古人可以让感冒等疾病“覆杯即愈”,源自他们对中医药体系的熟练应用,如下是由经方化裁而来的感冒基础方,可据家人具体症状抓药。

基础方:

葛根60g 麻黄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干姜60g 附子20g

以下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减:

1.嗓子痒、咳嗽:

加麦冬45g 五味子20g

2.黄鼻涕:

加黄芩45g

3.黄痰:

加瓜蒌30g

4.白痰:

加半夏15g

5.偏头疼:

加柴胡30g 黄芩45g 川芎45g


鼻炎

秋天,冷空气一来,很多朋友鼻炎、过敏性鼻炎又发作了。肺开窍于鼻,鼻炎的问题属于肺寒重,且胃经起始点“起于鼻,交頞中”,与长期的脾胃虚也有关系。

汤药法:

①小青龙汤:主要针对流清涕的患者

麻黄30g 桂枝45g 干姜45g 细辛30g 白芍45g 五味子30g 半夏45g 炙甘草45g

②葛根汤:主要针对鼻干、鼻塞不通的患者

葛根60g 麻黄30g 桂枝30g 白芍30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咳嗽

进入秋季,呼吸道的防卫能力会减弱导致病情加重。很多朋友,特别是老慢支、肺气肿、支气管炎患者,表现的主要问题是咳嗽、咳痰。受秋燥的影响加上肺气得不到很好的肃降,则容易引发此病。

汤药法:

小青龙汤

麻黄30g 桂枝45g 干姜45g 细辛30g 白芍45g 五味子30g 半夏45g 炙甘草45g ,咳嗽有黄痰,加瓜蒌30g (文中汤药只是参考剂量,用药一定要咨询经方医生)


皮肤干痒

肺气,通于秋,肺合皮毛,肺气宣降能力不及,津液疏布障碍,容易引起皮肤的干痒。

外洗法:

麻黄30g  石菖蒲30g  艾叶45g  川椒30g  蛇床子30g  青盐15g ( 一剂),适量清水烧开,小火煮30分钟,趁热擦洗痒处,即可快速止痒。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