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律师的心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上海专职律师 2016-09-22

来源:公司首席法务官(CorporateCLO)

作者:仁哲  健君


编者按
近些年律师形象屡屡被搬上荧屏,《何以笙箫默》中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何以琛律师,《离婚律师》中口若悬河的罗鹂律师,《金牌律师》中日进斗金的苏东律师。对看多了律政剧的人来说,律师似乎是一份令旁人羡煞的职业:生活中西装革履,严谨而不失风度;法庭上口若悬河,从容而不乏自信;工作中日进斗金,富有而不失自由;动则出入富丽堂皇的高档写字楼,静则安坐典雅舒适的咖啡屋。

然正如俗语所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事实上,广大的律师同胞正过着在外人看来有面,在内行看来并不富有的生活。


一、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律师却没有自由


故事一:有一次大学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在一个度假酒店,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已经午夜时分了,王法官他随即也拿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说:'李律师吗?我是王法官呀!明天你的案子我们研究一下,问题应该不大,不过我今晚请朋友吃饭,在某某度假酒店288包厢' 二十分钟后,有人敲了敲包厢的门,门被打开了。当我见到西装革履的律师丈夫站在门口时,我晕倒了……。

外行看到的“自由”更多的停留在形式上,比如律师可以不用打卡上班、可以随意休假、不用久坐办公室,然而这形式上的自由是由律师与事务所松散的契约联盟关系决定的,律师只是通过缴费的方式获得了律师事务所的“会员”资格。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很多律师事务所的经营模式有点像百货商场,而律师就像商贩一样租个摊位独立经营,他们互相竞争,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因此他们不得不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寻找为自己服务买单的客户,为拥有资产的老板们打工,如同蜜蜂一样辛勤创造财富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日趋重大的经济压力,所谓的自由只是更多的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经济基础,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中国律师尤其是青年律师仿佛走在平衡木上,过着独木桥,每天为了案源,为了客户尽心尽力,却没法给自己降低一丝一毫的担忧,因为大部分律师都只能用“生计所迫”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当一个律师还在为自己的消费能力、生活质量、时间支配能力担忧时,这似乎与我们所看到的“自由”相距甚远。而正因如此,律师才是真正渴望自由的群体。 



二、不均衡的分配模式,造就了律师的不眠之夜


故事二:一名美国总统死后飞进天堂,上帝带他到一间小屋说:“这就是你的家。”总统住了几天觉得地方太小,环境也一般。一星期后有一名律师请总统到他家做客,总统到了律师的家吃过饭参观后很惊讶的发现律师住的洋房,私家游泳池,硕大的网球场和豪华跑车。隔天,总统向上帝大声抗议。上帝听后说:“是这样的……你看,500年来就只有这一名律师来到了天堂。”

热播剧《何以笙萧默》中,时尚女王米菲尔要继承老爹的亿万财产,承诺拿30%的抽成给咱们的男神何律师,可男神就是任性,说不接就不接,千万收入就这样被拒之门外。可能够如此任性的律师同仁又能有几人?

四年的专业学习,外加一年的不眠之夜,顺利的拿到梦寐以求的“红本”——律师执业证,然而几年过后发现自己与那个法庭上滔滔雄辩的大律师的梦想越来越远,最初的激情与兴奋早已退却,每天萦绕心头的问题是:“怎么就没人来找自己打官司呢?”这或许是多数青年律师的真实写照。没有案子,当然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更不能向男神那样任性。

据权威统计,中国境内20%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占有了80%以上的律师业务收入或者说客户资源。现在律师的竞争非常激烈,存在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市场的“二八定律”决定了少数大律师、名律师占据了大部分的法律服务市场。



三、“潇洒”是包装的需要,内心是无尽的疲惫


故事三:有一位刚拿到执业证的律师,很兴奋的去订做了一件律师袍。做好后试穿时,因为习惯手插口袋,左插右插,哎?怎么没有口袋呢?“师傅,怎么没有口袋?”新科律师焦急的询问着。只见师傅不急不慢的说:“少年律师你不懂,哪有律师把手放在自己的口袋的,他们都是把手伸到别人的口袋里啊!”
 
人们都喜欢与成功人士合作。尤其是律师,他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要让别人想信你,相信你会成功,这样客户才会喜欢你,才愿意掏钱买你的服务,因此当事人都不愿找一个生活落魄的人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而当事人的这种心理决定了律师必须包装自己,来满足当事人的心里,来赢得市场。就如同夜店女郎,打扮的妩媚妖艳一些,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缔约机会。

对于“潇洒”的包装无外乎衣着光鲜,有自己高大上的办公场所,开着自己的豪车,经常出没于高档娱乐场所或社交场所,有的甚至住着自己的洋房,主动为司法人员的酒水买单,这样的潇洒决定了许多律师都是负翁,也使得许多律师不得不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说服当事人尽快从口袋里掏钱,以为自己的“潇洒”买单。其实律师对这样的“潇洒”是恐惧的,他们会担心,明天是否能接到新案件,明天是否还有收入,明天是否还有这样的生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隐藏在潇洒的背后,这些只有律师本人才知道,他们不可能告诉别人,更不可能告诉当事人。律师从某种角度看是个弱势的群体,他们要受市场的控制,要受牛奶和面包的诱惑,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疲惫。


四、被公权力束缚了“拳脚”律师的辛酸无奈


故事四:据媒体报道广西律师吴良述前往南宁青秀区法院立案期间,因法院“不予立案,也不出具收件回执”,立案争议被引申为信访事件,律师被转引至信访部门,而随后又因信访部门工作人员怀疑律师用手机录音引发法警实施了“抢夺律师手机(导致其裤子被扯烂)、背后控制、关门、放倒在地、脚踏胸口”等一系列行为,超出了法定授权范围,滥用强制手段,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一张涉事律师衣衫不整站在法院门口的照片,一时间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

有这样一个段子:美国律师跑到国防部取证,在门口喊︰“把那个秘密文件给交出来!”(众笑)国防部说:“这是什么人啊?”“律师!”律师?那不交。国防部的秘密文件、五角大楼的文件哪能随便给你。不交可以,律师转身到法院申请法院命令交出,法院一命令,国防部不得不把文件交出来。其实在美国律师的权力非常大,这也是他们能够在各行各业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相比之下,中国律师在公权力面前却显得低三下四,交涉地位极其低下。

律师作为以维护他人权利为主业的群体,但自己的许多执业权利却得不到保障,比如律师自身的人身权利受侵犯的问题、会见难的问题、阅卷难的问题、调查取证难的问题以及庭审过程中律师不能充分发表辩护意见的问题等等。有些公权力机关并不是被律师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相反处处阻碍和为难。许多律师在法庭上胸有成竹、口若悬河,但也免不了拿到判决后的辛酸无奈。当然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能够挺起胸膛,勇于前进的律师越来越多了,作为推动法治进程的一股洪流,律师已不甘该被公权力所束缚,试图挣脱枷锁,在合法合规的情境下化解自己的辛酸与无奈。


结语
纵观美国历任44位总统,其中有23位曾经做过律师,美国内战以来的州长半数有过律师的经历,美国参议员中也有超过50%的人当过律师。律师可谓是美国社会的风云人物,在一连串的社会、政治、经济案件后面,往往是律师相互间的激烈较量。笔者相信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中国律师必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律师群体当前虽没有美国律师般强大、富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中国律师不可小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