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诗歌赏读(34)

 江山携手 2016-09-23

 

并非我在失控

布罗茨基(俄国)

 

并非我在失控:只是倦于夏季。

日子荒于你伸手抽屉取衬衣之际。

但愿冬季来临,用雪窒息

所有这些街道,这些个人类;但首先,闷死

枯萎的绿色,我愿和衣而眠或索性捡本

借来的书,而一年倦慵节律之所剩,

像只遗弃它盲主的狗,

在普通的斑马线上横越马路。自由

是你忘记如何拼写暴君姓氏的时候,

你的口涎甜过波斯馅饼,

虽然你的大脑被公羊角般拧紧,

没有物体落下你浅蓝的眼睛。

 

                           (常晖译)

 

读后感:不知道其他的读者是怎样去读布罗茨基这首诗的,这首诗乍一读来,不好一下子理解。但细细地去梳理下来,让我们读到了这样一个表达上的线索,即时间和时间作为前提和铺垫所带给作者以及我们阅读者的点滴感受。沿着这样的表达,我们看到了诗人“失控”的理由来源于他复杂,深刻,痛苦强烈的人生感受,正如诗人在诗中所描述的:“日子荒于你伸手抽屉取衬衣之际。”“而一年倦慵节律之所剩,/像只遗弃它盲主的狗,/在普通的斑马线上横越马路。”所以,即便“是你忘记如何拼写暴君姓氏的时候,/你的口涎甜过波斯馅饼,”那样的“自由”到来时,仍不能避免“你的大脑被公羊角般拧紧,/没有物体落下你浅蓝的眼睛。”这样的书写让我们悟到现世人类生命中生中的死和死中的生,透过一个个体生命的体验现身说法,也是诗人本身的自我描述,反过来又从个人延及到整体。

作者简介: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0年生于列宁格勒。15岁即辍学谋生,打过许多杂工,很早开始写诗。发表在苏联地下刊物上,1964年受当局审讯,被定为"社会寄生虫",判刑5年,后来当局迫于舆论压力,在其服刑18个月后予以释放,1972年被放逐后移居美国,起初8年在密歇根大学任驻校诗人,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1987年因其哀婉动人的抒情诗作品获得诺贝尔奖。其英文写作也十分出色,诺贝尔奖提及他对"英语特性的掌握令人惊讶。"自称为"俄语诗人与英语散文家的愉快结合。"著作诗集《诗选》(1973)、《言论之一部分》(1980)、《二十世纪史》(1986)、《致乌拉尼亚》(1984)、以及散文集《小于一》(1986)《论悲伤与理智》(1996)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